【林婉婷高雄報導】不少父母送孩子去學英語、德語和日語,對印尼語、越南語等不以為意,然而語言與文化何來高低之分?平安基金會所屬海員/漁民服務中心舉辦「漁妳同在:東南亞母語學堂」,上課時間為4月中到6月底每禮拜六上午10點至12點,地點在高雄中會過港教會。除了教授子母音、問候語、生活用詞外,還有音樂互動、手作料理等趣味內容,6月底將有成果發表會。

(攝影/林婉婷)

印尼語課開場,老師劉麗娜以地圖介紹印尼文化、族群、宗教與景色,開啟在座大小朋友的學習興致。接著帶大家回顧上禮拜教過的字母發音,例如「B、P」,「C、J」,「D、T」這三組子音,在印尼語發音裡聽起來只有些微差距,對學生而言很難分辨,但劉麗娜為大家加上母音,不但能清楚辨識也很好記憶。有些名詞印尼語與英語類似,如花瓶(英語Vase,印尼語Vas),甜甜圈(英語Doughnut,印尼語Donat),電話(英語Telephone,印尼語Telepon)。有的跟台語相似,如麵(台語mī,印尼語Mie),米粉(台語bí-hún,印尼語Bihun),肥皂(台語sap-bûn,印尼語Sabun),這些小細節都讓學習過程更有趣。

(攝影/林婉婷)

另外印尼語也有場合變化,如我有兩種說法:Aku和Saya,後者為較為正式禮貌的用法;辣椒為Cabe和Cadai,同理後者為正式用詞,但去小吃部用餐就不用這麼正經。Bapak和ibu在家指稱爸爸、媽媽,但在外就可加入姓氏,代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Kakak laki-laki 為哥哥,Kakak perempuam 是姊姊,但如果介紹時對象在場,就不用強調性別,可直接用Kakak。

(攝影/林婉婷)

越南語發音更講究,算是進階課程,不過講師潘美梅在中午下課前用越南美食喚回學生注意力,也分享她在台灣發掘的越南美食地圖。例如越式法包是美味鹹食點心,酥脆麵包夾醃豬肉、火腿、各類蔬菜,並塗上豬肝醬,光想像就令人垂涎三尺。還有甜與鹹等口味多變的糯米粥(飯)、河粉與完全使用魚肉漿做成的鮮美黑輪等;潘美梅笑說越南常吃綠豆,台灣人則愛吃紅豆,料理出不同口味但各有特色。

越式法包(相片提供/維基百科)

「身處多語言的台灣,只學習英文是不夠的,還要學習多種語言。」過港教會傳道師月慧靜說,大人們或許不希望孩子沈迷於網路,但又無法下定決心讓孩子到教會學習,始終感覺歐美和日韓語言才是主流,她也花費不少心力與時間與家長溝通。然月慧靜指出,附近如佛公、小港、草衙等地國小都有越南、印尼語課程,還有阿美族語課,母語課在台灣是不容忽視的教育要點。

(攝影/林婉婷)
(攝影/林婉婷)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