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裡的安息(下)

本插圖取自《神奇的毛線》

劉玉雯(繪本工作者)

安息日的精神

法老的系統太苛刻了,太過勞,太不人道,上帝聽見以色列人的哀求,決定要領他們離開埃及。上帝自己花了六天創造世界,在第七日安息了。祂和以色列人的約定中,也特別提到要守安息日。所以相對於法老王的汲汲營營、追求更多更好的功利思維,安息日的提出,就是要打破或抗衡法老王的系統。《安息有時》的作者布魯格曼指出:「這位上帝更為留心聆聽那些被棄者的哀聲……使人從那不能休止的系統逃脫出來(出埃及),得以進入互相守望的鄰舍關係所帶來的安息之中。」在法老的系統中,所有人都被迫進入競逐廝殺的暴力循環中;然而上帝的安息,則是離開剝削、不人道的系統,唯有如此,方能實踐彼此守望、成為鄰舍的開始。

安息日並非該日表面上不工作而已,其背後的精神,就是不要以色列人進行無止息的勞動,禁止慾望的無限上綱,不要人們為著更多、更好而陷入焦慮恐懼。人的生命不是商品,不應該一直焦慮把自己變成市場主流商品。安息日的精神,也意味著拒絕大量的廉價、過勞的底層勞工,為著過度消費、過度生產的社會做功德。安息日的精神,是要以人道來對待人──特別是社會群集中弱勢的。它代表不要再有壓迫,不要再有階級,讓上帝國的公義臨到。所以在十誡的第四誡有關守安息日的誡命之後,隨之而來的都是和關顧生命有關的規定。鄰舍是要彼此照顧關心,彼此的關係不該建立在威脅或競爭之上。

分享的安娜與獨占的王子

關懷生命這個主題,其實是很多繪本不斷重複變奏的主題。例如《神奇的毛線》,故事是關於安娜意外發現一個毛線盒,但毛線怎麼織都用不完。於是,安娜就替鎮上所有的人、動物、建築物都織了毛衣,結果小鎮因此聲名大噪。此時,一位王子遠渡重洋而來,打算買走安娜的毛線。在被安娜拒絕後,王子便派小偷將毛線盒偷走,據為己有,沒想到打開時,裡面卻空無一無。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價值思維。王子代表的,就是一種要更多、什麼都商品化的價值觀。在王子的認知中,世界就是以商品買賣形式存在。只要有錢,任何東西都能夠據為己有。王子代表的,就很像法老王的價值觀,人與人的關係是彼此競逐的,是對手;我要擁有你沒有的,才是贏家。生命就是一場無止盡的競賽。因為世界商品化了,所以一切是用貨幣來衡量。越有錢的人,能占有的就越多,房子、土地、風景、物質生活。王子的世界裡,分享不存在,獨占才是準則。

但此種思維所衍生出來的問題,除了競爭之外,可以看到忌妒(我沒有但你有)、憤怒(得不到)、暴力(買不到就用搶的)都會出現。當他發現盒子是空的時候,他詛咒小女孩「永遠不會再快樂」。他似乎認為快樂也是一件商品,是可以藉由物質上的累積而獲得,他認為「占有」是快樂的來源。其實王子也想追尋快樂,他想占有快樂。只是,在法老的價值系統中,真正的快樂似乎不是這個思維能夠理解的。

反觀安娜,完全是王子的對立面,也體現了安息背後的價值觀。她獲得了毛線,但她並不把毛線據為己有。身為既得利益者,她並沒有把這份禮物視為理所當然。我們有時候是那個小女孩,而神奇的毛線,可能是我們生來就享有的某些社會群集上的優勢,例如社經資源、性別、國族。社會階級是存在的,人人並非生而平等。有些人就是能夠接觸到較多的資源,而有些人就是無法。在一個以功利和競爭為主流的社會結構下,階級的差距就會越拉越大。

安娜跟她的毛線,代表著她擁有比其他人多一點資源,她是被人羨慕的(像被小男孩跟班上同學)。但是她並沒有認為這個優勢,是應得的,或是將這個資源占為己有,藉著毛線賺取財富,反而是盡可能的把毛線分享出去。她無意沿著金字塔結構爬上去,而是要讓她身邊的人,都能夠享受她的資源。她關心著身邊的每個人,每隻動物。關心,關顧到人的內心。例如她知道嘲弄她的男孩,其實內心是羨慕她的。因為安娜的關懷和分享,這個小鎮開始改變了。從原本黑撲撲、嚴肅、沒有生氣的小鎮,變成色彩斑爛的小鎮。她的勞動不是為了迎合或追求法老的那種價值觀,她的勞動是為了關照生命。而這種勞動,至今仍然沒有被受到重視。

就算結局是毛線沒有了,但是「她很快樂」。這是法老系統無法理解的一件事。小女孩明明就一無所有了──至少在物質上是沒有的,在「主流價值觀」的判定下,是一無所有,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她很快樂──這是王子無法擁有的,也是只有在安息日精神被真正實踐時,才能擁有的。在安息日的精神中,要彼此相愛,強調生命的關懷,生命的延續跟發光。小女孩快樂,因為她的內心有安息。

繪本中的眼淚

另外,本土創作者盧貞穎所繪的《下眼淚雨的一天》,則是描繪一隻很暖心的小熊,早上起來發現下著雨,伴隨著雨聲而來的是一陣陣哭聲。於是小熊就出發去探尋那些哭聲的來源,關心每個流淚的動物,並給予陪伴、安慰。其中有四隻小企鵝像孩子一樣,因為手指受傷、玩具弄丟、害怕怪獸而哭。現實中的孩子也是,他們總是直接坦白地──生氣、受傷、害怕、難過,會無所謂的哭出來;這些都是非常真誠的感受。但在成長過程中,也許是主流價值觀不看重生命內在的感受,也許是覺得照料自己內心是「浪費時間」,生命就應該追求外在的更多更好,不應該花時間在向內照顧。

在沒有安息的世界裡,會要求我們像鼴鼠一樣,不斷要自己迎合那個以發展跟進步思維為主的框架,要追求更多更好,每天都在焦慮著自己不夠好,不夠符合那個系統的標準。外在的忙碌,往往癱瘓我們,結果就像勞碌完的鼴鼠,只剩下攤在沙發上呆看電視的力氣。人的內心,就像那片過度開發而沒有生命力的荒土。

漸漸地,我們失去了感受力。我們無法感受、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的感覺,因為沒有被鼓勵過。在繪本中,我們看到各式各樣的眼淚,有小企鵝們的,有切洋蔥的,有想念的,有喜極而泣的,有感動的,有同理的。同樣都是眼淚,但每個角色流淚的原因卻不同。繪本給出了精確的內在情緒描述,而我們有沒有辦法做到對自我內在觀察給出合適語言的描述呢?我們有沒有被給過機會,誠實地去觀看、去照顧到自己的內心?如果安息日傳遞的是彼此相愛,是愛鄰舍、是團契,我們是不是自己的鄰舍?我們是不是在擁有和別人團契的能力前,先能懂得和自己團契、和好?

×   ×   ×

有時候,因為外在標準,我們常常無法接受自己。無法誠實地接受自己不符合外在加諸於身上的標籤或理想。但安息的精神,正是要把法老或瑪門的價值標籤撕掉。安息日就是在質疑這些標籤、分類、門檻,這些把每一個生命強制區隔開來的高牆。我們於是會質疑自己,或不想面對那個不符合社會期待的自己。社會倡導誠實的美德,但社會卻不讓我們誠實的與自己相處。

唯有先與自己團契、與自己和解,才能明白社會期待、社會標籤,都不是生命該追求的本質,才不會一直處在焦慮中,否則真的會賺得全世界,卻賠上生命。在安息中,人才能轉身回來,面對內在真實的自己。當我們與自己團契,像繪本中各樣真誠流淚的角色,才得以撐起空間,思量安息的恩典與生命真正的糧為何。

我們自己內心有安息,願意以生命來對待生命,不是以外在標準來評估,也許才有辦法像小熊一樣,擁有真正關懷鄰舍的力量,建立彼此相愛的社會。 (完)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