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無遮欄】口述歷史與社群認同

王昭文(歷史工作者)

清明連假期間,去了屏東來義的文樂部落,參加一場部落文史工作坊,負責介紹「口述歷史怎麼做」。這是從前在台灣教會公報社的同事、現任職於台灣史前博物館的林頌恩所推動的部落文化賦權計畫之一。工作坊課程排得很緊湊,濃度很高,內容包括:如何從歷來的調查研究中收集自己部落的歷史?如何自己製作部落地圖?如何做口述歷史?如何編寫部落的文史書籍?雖是講員之一,其實從其他人的分享中得到非常多,遠超過我所付出的。一場學習文史工作的工作坊,竟成了生命分享的場域。

最精采的「崁頂百年展」策展人胡郁如(Ibu Istanda)分享(這個「崁頂」不是屏東的崁頂,而是台東海端鄉的一個布農族部落。)Ibu是一位「織女」,致力於保存、發展布農族的編織文化,對族群文化的熱心、對自己部落發展歷程的好奇,促使她組織部落青年一起訪問耆老、收集老照片,建立15個家族遷徙歷程,並在大多數人會回老家的日子舉辦「崁頂百年展」,成功引發進一步蒐集、保存自己部落故事的熱情。

在這案例中,看見年輕人藉著口述訪談和老人家建立聯繫,老人家也從觀望變成熱情參與,正好可以看到口述歷史在重建社群記憶、凝聚族群意識的作用,跨越世代差異的連結,更是難得。一方面教育了年輕人,一方面也教育了老人家。

我負責介紹如何做口述歷史,簡單介紹概念和實作方法之後,大家花一些時間操作訪談、記錄、復述。這類工作坊中,我總強調實際做看看,體會採訪、記錄的「眉角」,也親身體會受訪者的感受。這次參與者多懷抱文化傳承的熱情,好幾位是一直深耕自己部落的文化工作者,談起自己關心的話題都很有所感;而平常訪問別人的人接受訪問,因有人認真傾聽、同理而揪心感動;還有趁此機會回顧自己生命各階段和故鄉的關係,很深的感情催出了眼淚……。

訪談告一段落,請負責採訪者學著復述所聽到的內容,又是一場一直泛著淚光的分享。有點意外,但又不那麼意外。對自己族群、社區真誠的愛,是部落文史工作最基本的動力。文化傳承也好,保存部落記憶也好,若只是照本宣科執行有經費的方案,其實是太可惜。對自身文化的熱忱、加上得法的執行,才能引出更多人的參與。

發現參加這次訓練會的多是女性,於是也特別勉勵大家,要好好記錄女性生命史,從這些生命史,才看得到族群歷史更深更有意義的面貌。

林頌恩鼓勵原住民部落書寫自己的歷史、留下紀錄,在各方面全力相挺。看見她努力的成果,羨慕又感動。部落也好,教會也好,甚至家族的歷史,都需要有人充滿熱忱去保存資料,需要青年有好奇心去探問,透過口述歷史的方式,打破世代間的誤解與隔離,啟動傳承之鑰。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