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論壇】如何對待鄰舍?

二次世界大戰後,流亡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在英、美的協助下大規模移居巴勒斯坦地區,終於在1948年5月14日重建以色列國,與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平分土地,成為世界史上唯一亡國千年後得以復國的民族;而這個勝利的日子卻成為巴勒斯坦人顛沛流離的開始,70多萬巴勒斯坦人開始逃離或被驅離自己的家園成為難民,從此以巴邊界衝突頻繁,5月15日也被定為巴勒斯坦人的「災難日」。

今年時逢以色列建國70週年,氣氛格外緊張,巴勒斯坦人從3月30日「土地日」開始在加薩走廊發起為期6週的「返鄉大遊行」。同時美國選在本月14日以色列國慶當天將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等於再次宣示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此舉增加邊境抗議的熱度,引發流血衝突,以軍以實彈和催淚瓦斯鎮壓,是2014以來加薩走廊死傷最嚴重的衝突事件。

對照加薩走廊的戰況,美國大使館揭幕典禮的平和氣氛顯得格外諷刺,川普在預錄演說中依舊強調美國致力維持中東地區的和平,然而什麼樣的和平需要犧牲一整個民族的安全與家園?如此偏袒以色列的做法,只會挑動巴勒斯坦的焦慮,深化對立,甚至激起伊斯蘭世界對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敵意,與中東和平本質背道而馳。聯合國前秘書長蓋里在回憶錄談到,以巴和平需要建立在平等基礎上,也就是,以色列要回復巴勒斯坦人被剝奪的公民權。

不只美國,在台灣教會裡,我們也很習慣地將以色列與猶太人視為親密的弟兄。以色列人奇蹟式的復國,與一次次領土擴張的故事在教會裡傳頌;然而舊約時代的衝突和暴力卻在加薩走廊持續延伸,但我們對伊斯蘭世界、穆斯林的陌生認識與潛藏敵意,讓我們不僅無力回應人道衝突,甚至可能成為落井下石的旁觀者。

以巴地區長期以來複雜的政治、武力衝突,一時半刻我們也許無法清楚明白,然而無論什麼種族、宗教,回到本質都是上帝創造的人,沒有人應該受到暴力的對待,也沒有一種暴力與爭奪值得被頌揚。很多時候我們依然以戰爭的模式面對世界,小至學習、工作,大至國際戰爭,有時候宗教的力量無法帶來和解,反而合理化更多傷害。

耶穌傳揚上帝國,立下愛鄰舍如同自己與愛神的新誡命,終結以武力奪權的循環,我們是如何對待我們的鄰舍呢?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