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論壇】勝過威權與金權勢力

1月5日,前經建會主委管中閔經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決選成為校長,校方報請教育部後,卻遲遲未獲教育部同意聘任,也扯出諸如論文抄襲、跟遴選委員會利害衝突、兼任台哥大獨董、赴中國兼課等問題。作為台灣最高學府、明星大學,此事確實具有足夠的話題性吸引大眾眼球,近兩週以來,媒體圍繞著台大校長風波作一系列報導,發展至今,也有許多法理探討及論述對大學自主的認知。這似乎是高等教育體制與校園自治近年首次成為人們熱烈討論的焦點,若能趁此態勢,一舉革除過往流弊,對校園民主發展,不盡然是壞事。

過去威權統治下,台大、政大等國立大學校長,都是經由國家欽點,學校內也有教官進駐校園監控,各科系「課程」也都由教育部統一規定,當然沒有真正的學術自由。台灣解嚴後,開始出現了「反威權」的聲音。這不僅出現在教育領域,也廣泛出現在金融、電信、媒體、社福等領域,嘗試以反威權、反私有化方式建立真正「公共化」體制與責任。

不過長期盤據在許多體制黑暗角落與社會勢力內的舊威權結構,當然不會立刻消散退去。許多校園轉型正義到現在都無法落實踐行,本質上就是顯示出舊有勢力並不會因為選舉制度改變,瞬間煙消雲散。而「財團勢力」則成為新興崛起力量,對公共體制介入干預的影響,慢慢超越舊有威權;在新自由主義推波助瀾下,財團勢力不斷高漲,不斷嘗試進入各種公共社會領域。本次台大校長遴選爭議,其實就是威權與金權勢力伸入公領域,明顯阻礙貶損社會往「民主公共化」的顯明。

學術自由是思想自由的基本元素,我們都樂見大學自治的理念成為社會共識,但光喊空泛口號並不夠,更多相關問題有待建置進入「法治」架構中。國立大學固然需要相當獨立性與學術自由,但並不因此可以完全脫離公共責任與接受法律監督。可以確定的是,沒有校園民主的大學自治,根本是空話,甚至會流於少數人的獨裁;而沒有校園民主的大學自治,更可能反過來侵犯到學術自由。

回過頭來看教會,一樣也是在面對幽暗勢力的困境。面對充滿藍綠、世代、階級對立的社會,教會就是社會的縮影,同樣也有保守、威權、金權勢力變形流竄在教會治理當中。願我們都有智慧與勇氣,透析明辨、建造更為健康的空間。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