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中見證恩典 公報社改裝週年

【陳逸凡專題報導】自1885年發行全台灣第一份報紙以來,台灣教會公報社走過130多年的歲月,歷經多次政權轉變更迭,亦在時代考驗中挺過每一次難關,見證上帝恩典同在。2016年7月12日,公報社特別選在報紙創刊號發行的這一天,舉辦「台南門市改裝感恩禮拜」,揭開回應新時代挑戰的序幕,如今兩年過去,改變果然成真,值得一同回顧並獻上感恩。

近年來公報社的轉變有目共睹,而故事的開始,必須回到2013年開始說起。時任《台灣教會公報》總編的方嵐亭牧師,有感於台灣社會對教會歷史的陌生,心中思忖「如果能讓全台灣第一台印刷機風華再現,那多令人振奮啊!」得到社方全力支持後,決定展開行動,從尋找工匠、機械繪圖著手,期間歷經師傅中風換手製作等考驗,終於打造出可以實際動手操作的復刻版印刷機,一時蔚為風潮,不僅參訪人潮絡繹不絕,各大主流平面媒體及電視媒體,也爭相前來採訪。

這台復刻版印刷機,就像一個神祕開關,開啟了公報社全面轉變的契機。考慮到現代書店必須擁有特色才能生存,否則只能走上倒閉一途。復刻版印刷機的成功,讓社方深知改變才能夠帶來希望,公報社擁有豐富的歷史,自然不該自外於改革之外,參考台南第一棟百貨公司從廢墟之中重生成為文創景點的案例,決心打造「教會界的林百貨」。改造計畫啟動當天,連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王時思都親自出席表達重視。

從2016年啟動改造計畫開始,兩年的時間過去。有目共睹的是,原本如同傳統老書店般陳舊的擺設,搖身一變成為具有信仰意涵的文創空間,改建前所提出的藍圖「增加小型展演空間、裝置藝術,並有新的禮拜堂,書店也將成為嶄新的文創藝廊,有歷史與文字體驗、咖啡閱讀區、音樂空間、文創展售、產發合作等,將文字昇華成文學,形塑出文化,並以文創方式重新展現,更新眾人對『書店』的想像」果然真的實現。

硬體方面,巨型的原木十字架長桌提醒「讀書是為了榮耀上帝」,可以現場飲用的公平貿易咖啡更讓空間中瀰漫著高雅的咖啡香;現代孩童罕見的鐵牛車也開進書店二樓,擺上馬圵米等農產品,不僅提供產業發展銷售平台,也提醒不要忘記愛護生態土地的精神;木頭地板的寬闊兒童閱讀區、穿插於書架間的單人座沙發,讓大人小孩都能得到最妥善的休息與滋養。

改裝後的公報社一樓,除了有復刻版的印刷機持續提供預約參訪,更有以台語羅馬字打造的視力測驗及創意牆面,賣場中亦展示現已成為歷史文物的中文打字機,以及運用舊有鏤空地板直視《耕心》週刊打包區的景觀窗;在商品方面,有本地台南西港的藺草包、也有台灣研發的膠原蛋白貼身衣物、光之十字架、太陽能提燈等,背後都有精采故事與信仰意涵,值得玩味。

除了硬體之外,公報社軟體方面的升級轉變亦是有目共睹。小型空間與地下室禮拜堂的靈活運用,除了可以舉辦各式講座,亦能舉辦藝術展覽,並相互搭配成為系列活動。截至目前為止,包括已經閉幕的張德謙牧師白鷺鷥攝影展、王貞文牧師紀念畫展及系列講座,都獲得參觀者極高的評價與迴響。而搭配展覽所開發的文創商品,亦成為「營業事工化」的一環,除了讓公報社的經營跟上時代腳步,營業所得更是文字事工最好的後援。

本期新聞專題,除了回顧公報社台南門市改裝之後的轉變,也將透過資深媒體人黃文鍠以及書法家陳世憲的分享,以不同角度分享他們所看見的公報社。

不單服務教友 更為大眾開大門

【特稿/黃文鍠】就讀五專時,有個長榮女中的女朋友,那時常到台南神學院約會,對旁邊這棟有著方塔外貌的台灣教會公報社,就開始有了印象;但因為有著「教會」二字,加上屋頂的十字架,對年輕的我而言,認為這應該是一間教會吧,也因此,從來沒想到要深入了解。

20年後,我進入媒體服務多年,偶然機會,在《中華日報》上看到公報社徵求記者,這才知道,原來是同業啊!再進一步了解,才發現這家報社居然還有在營運呢!後來,隨著紙本媒體開始萎縮,和同業閒談,談及對未來的憂心時,就常開玩笑說,要不去公報社應徵吧。那時還具體討論到,公報社記者應該要是教友才能擔任吧,可能得先去受洗,才有機會加入吧!

雖然後來因為工作原因,認識不少教友,也有機會到公報社附設的書房參觀,但公報社是「專為教友服務」這個印象,一直持續到2013年,現任公報社社長方嵐亭(時任《台灣教會公報》總編輯)邀請,見證台灣第一部印刷機復刻版過程,才慢慢改變。本身是牧師的方社長,和人互動時的幽默風趣,讓人很容易親近,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帶領下,公報社透過點點滴滴努力,由原本只為教友服務,慢慢對普羅大眾敞開大門。

記得第一次跟他談到復刻版印刷機時,他說,為了要以木頭重現當年製造印刷機的工藝,他和同仁跑遍全台,終於在中部找到可以施作的廠商,並且多次修改設計,克服萬難,完成這「不可能的任務」,說到這裡,他眼中閃著興奮的亮光,現在我還印象深刻。

隨著責任的承擔,方總編輯變成方社長後,更是活力十足,擦亮公報社這面老招牌,更重要的是,讓「信仰生活化」,讓民眾願意親近宗教,以及「營業事工化」,確保「公報社」有足夠的經濟條件持續運作,同時還能傳遞福音。復刻版印刷機成功製造話題後,方社長和同仁們開始擴散創意,並且融合台灣本土元素開發出巴克禮限量筆、T恤、運動毛巾,甚至馬克杯、筆記本等文創產品,除了實用以外,也同時傳遞理念。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條「改革中」的運動毛巾。方社長說,整條運動毛巾,從材料到設計都取材本土,運動毛巾的字,由台南知名書法家陳世憲揮毫,材料則選用台灣有機棉,提醒教友們,長老教會需要一直滾動,才能達到目標。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150週年紀念品「焚而不燬」鑰匙圈,是鋅合金鍍古鎳色的燃燒荊棘立體浮雕,並打上「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 Since 1865」字樣,是由為Mercedes-Benz汽車代工製造紀念鑰匙圈的台灣廠商製作,就算非教友使用,都相當具有質感。

後來經過深入了解,知道「焚而不燬」是出自聖經出埃及記3章,描述摩西在曠野裡看見荊棘焚燒卻沒有焚燬的奇特景象,其背後所代表的意思是,就算是處於苦難中,上帝仍要與祂的子民同在。在實體書店以及紙本媒體經營困難的時代裡,深切期盼這一間「不單為教友服務,也為普羅大眾敞開大門」的獨特書店,能持續見證焚而不燬的精神,穩定發光。(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玩書法說故事 以創新意象喚起感動

【陳逸凡專題報導】2016年,為記念當年《台灣教會公報》「活路」副刊遭警備總部沒收,陳世憲在台灣教會公報社現場揮毫寫下的「活路」大型作品,如今懸掛在公報社內成為深刻的印記,他說刻意將最後一撇寫得乾燥綿長而坎坷,凸顯未來還有艱難的路要走。近期也由公報社出版《字遊:陳世憲的書法世界旅行》,分享多年來巡迴世界展出及與外國友人互動的心得。

陳世憲說自己大學的時候讀中文系,當時有頭痛的毛病,想不到在寫毛筆字的過程中得到療癒,書寫成為孤單或病痛中的依恃,後來甚至擔任毛筆課助教協助課堂教學,受到學弟妹的肯定。畢業後,老師原本希望陳世憲繼續留在他的身邊寫字,然而,為了尋找台灣毛筆字的出路,陳世憲毅然決定回到故鄉台南白河,一沉潛就是13年。

因為有感於人的一生年歲有限,因此陳世憲在當兵時就決定以毛筆為業,「反正本來就一無所有,若20年後沒有成功,再謀職就好,但是如果先去就業領薪水,未來一定無法放下穩定生活,不可能重新拿筆寫字。」陳世憲強調,那段沒有收入的日子,看似狀況最艱苦,實則心靈最幸福,每天只專心做四件事情:散步、讀書、看電影、寫字。

到了第7年,終於有人買下陳世憲不少作品,不過他笑著說:「雖然這時候收入增加,但是心靈不一定比較幸福,反而是一無所有的時候最幸福,只要一點小事就覺得很歡喜。」

陳世憲與施密特一同揮毫書寫「生」「命」。(攝影/陳怡萱)

陳世憲認為,現在的書法比賽多以中國古典作品為準,是因為有一群利益相關的團體自生繁殖,與之派別不同的書法家則無法進入其中,是一件很讓人悲傷的事。他舉例,日本的毛筆字叫「書道」,與劍道、花道等,都代表日本精神;中國毛筆字有李白、王維、杜甫等淵源支撐;韓國毛筆字也有自己藝術發展的過程;而台灣人寫毛筆字寫不出「台灣味」,反而最辛苦。

「台灣人寫毛筆字,寫出來的是一種中國味,等於台灣人在毛筆字中看不到自己的生活,創作者也不以為意,無法反省自己對土地的感情。」陳世憲回憶,當前往世界各地展覽時,外國人無法從毛筆字中看見台灣文化的感受,以為是看到中國文化,這是很大的悲傷。

當陳世憲在白河沉潛期間,有一天母親告訴他:「糟糕!你的書被白蟻吃了!」他反而鬆一口氣,決定把這些書籍丟棄,他笑說:「好險書被白蟻吃了,這樣才有辦法想到自己。」他認為自己代表了中國毛筆字與台灣毛筆字的分流,決心開創出「台灣書法」。

陳世憲表示,他由衷希望台灣能夠成為一個完整而獨立的國家,回顧過去歷史,他認為最勇敢的就是參與民主改革的長老教會人士,「有信仰的人比較勇敢。」雖然目前他還沒辦法有信仰,但很樂意與公報社合作。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慶祝150週年之際,受公報社長方嵐亭牧師之邀,他也樂於接受並撰寫「我不再是我的我」「改革中」等作品,並在作品中展現文字趣味,以不同字形展現三個「我」的不同境界。

包括在書寫二二八等議題相關的書法作品時,難免心情沉重,但也因此更深切理解台灣的歷史。陳世憲說自己有一個系列作品,就是在書寫台灣民主發展的過程,以及改革者所曾經說過的名言。他認為能夠從事相關主題的文化創作,對自己而言是很大的成長,同時也希望下一代能夠在教育中了解相關的歷史。

過去,陳世憲也曾受邀以台語白話字來撰寫春聯。分享其中奧妙,他認為不是只有漢字才叫「美」,隨便一線、一撇,都有其美感,ABCD也能在簡單的線條中表現深切感情,重點是創作者是否能夠透過簡單的線條或圓圈傳達感情、喚起觀賞者的感動。之所以稱為「意象書法」,就是希望外國人也能夠看得懂。

「許多人說藝術與政治沒有關係,那是不可能的事。」陳世憲說,早年書法協會的人都具有國民黨政治背景,如今他們宣稱藝術文化與政治無關,是因為他們掌握了資源,當權力轉移的時刻到來,既得利益者不願意放棄利益,就宣稱政治與藝術無關。陳世憲期許台灣人能夠看透這些事,以藝術反省自己的生活,讓每一天都能夠變得更好,成為有尊嚴的台灣人。

拍照 分享上帝造物之美

【陳逸凡專題報導】全新改裝的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門市,不僅只是外觀美輪美奐,更有內涵與運作型態的更新。2018年在1月20日至4月20日舉辦「以凝視成為祈禱:張德謙牧師白鷺鷥攝影展」,展覽期間並搭配瓷盤、手札、講座,提供豐富心靈饗宴。

「拍照,是為了分享上帝造物之美。」從未拜師學攝影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前總幹事張德謙牧師,常透過臉書分享、呈現受造界的美好。早在2017年9月,他就曾應邀在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的藝廊以白鷺鷥為主題舉辦個人攝影展。張德謙表示,傳唱20年的〈耶和華祝福滿滿〉,歌詞「田中的白鷺鷥無欠缺什麼」深植人心,白鷺鷥是常見的鳥類,許多人不願拍攝,但與「專業攝影者」不同,張德謙平常不會特別守候,而是隨手拍下感動瞬間,有時候靠近拍照,白鷺鷥也不會飛走。

有人好奇,白鷺鷥為什麼願意乖乖停留原地讓張德謙拍照?張德謙分享,這一切看似奇妙,然而只要懷著一顆單純的心來欣賞,就可以看出平凡事物中上帝不平凡的創造,發現其中的奧祕。

不過讓人遺憾的是,之前拍攝白鷺鷥美景的地方已成絕響,因原本鳥類棲息的濕地遭居民棄置廚餘及垃圾,白鷺鷥群改變覓食與休憩習慣,改吃廚餘不再抓魚,甚至可能因為誤食人為拋棄的垃圾中毒死亡,「有些畫面再也拍不到了。」

張德謙語重心長呼籲,這是我們需要共同面對的生態危機。世界上再沒有一個地方像台灣一樣,擁有不同氣候,鳥類種類甚至超過全歐洲的總和,這是上帝賞賜的寶貝,只是很少人願意駐足欣賞。只要樂意拍下來、寫出來,就能把感動化為行動,分享給眾人。

書寫 展現神學內省詮釋

【陳逸凡專題報導】台灣教會公報社於5月11日至6月24日推出「靈魂歌唱的女人──王貞文牧師紀念畫展」,並於5月10日晚上舉行「王貞文牧師逝世週年紀念暨『靈魂唱歌的女人』畫展開幕禮拜」,包括王貞文的雙親、妹妹、友人及學生皆出席,緬懷她充滿慈愛的一生。公報社配合展期安排2場講座,6月3日邀請東海大學老師羅頌恩主講「一個神學人的圖像筆記──現代藝術的信仰告白」;6月23日邀請台文作家呂美親主講「天使蜜茶,純潔疼惜:我讀貞文牧師 ê 台語作品」。

王貞文的妹妹、新竹中會鯉魚潭教會牧師王芳舟在開幕禮拜中代表家屬致詞表示,本次展出的每一張圖,都展現王貞文不同的神學詮釋,過去大家沒有機會細細品嚐,如今透過這次畫展,可以讓過去每一個曾經接觸王貞文的人,繼續將溫暖與疼愛傳承下去。

羅頌恩表示,解析王貞文的作品,沒有辦法只談她的繪畫,而是必須與她的文字一同觀看。在馬丁.路德的神學思維中,對教會藝術保持開放的態度,宗教藝術作品的存在,旨在「導引人們思想神的話」。王貞文以神學院老師、牧師身分,來創作許多繪畫圖像,其實正如基督新教的發展脈絡中,有一個路線就是很親近圖像的,因為圖像可以幫助人回到聖經的經文。

呂美親分析,戰後台文書寫者清一色是男性,王貞文從1994年起拿到第一本《台文通訊》後,以女性身分進行台文創作,具有開創性地位。2006年小說《天使》出版,可以說是戰後第一本女性台語小說,其選材以台灣民主運動作為背景,具有內省的女性視角及基督信仰救贖意象等特色,作品常會留下想像空間,深刻表達時代意義。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