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無遮欄】弔詭的「國球」

鄭睦群(淡江大學歷史系、馬偕醫學院全人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2018年6月16日,冰島在世界盃足球賽與阿根廷戰成平手,輿論瞬間充斥著「冰島能,台灣為什麼不能」的議題,其中一位還是我們的體育署長林德福,誓言提升台灣足球實力。

只是足球在台灣是弱勢運動,何況台灣人普遍根本不踢足球,未來發展還有待努力。不過就算是有著渾名「國球」的棒球,其實也存在「只看不打」的虛胖,就算要看大家也是「挑著看」,若非職棒或等級夠高的國際賽事,相信不僅不會打開電視收看,更遑論到現場看球了。

事實上,台灣棒球的「國球化」滿是政府操作的痕跡,基本上是直接訴諸民族主義。1968年8月25日,紅葉少棒擊敗被「誤認」為世界冠軍的日本關西聯隊,不僅引爆全島觀看熱潮,也促使國民黨政府展開「贏球工具」的鍛造工程,特別是在國際外交與「法統」逐漸失靈的1970年代。此後政府有計畫的培植重點學校棒球隊,從少棒、青少棒到青棒,也確實在國際賽事有出色的佳績,日後更進入被稱為「三冠王的年代」。

但其策略的本質,不過是讓球員成為政府宣傳的工具,贏得虛幻的「獎牌」遠勝過日常的「扎根」。於是乎觀眾逐漸養成非大比賽不看的胃口,再加上缺少簡易親民的社區球場,「電視」成了台灣民眾觀看棒球最主要的管道。即便台灣棒球在1990年代分別有著巴塞隆納奧運銀牌的光環,以及中華職棒成立的熱潮,但也沒有改變自1970年代以來的發展模式。起初職棒的進場人數確實不俗,但國內其他各級賽事門可羅雀,台灣民眾依舊沒有進場看球的習慣。簡言之,執政者操作出一群專門打球的機器,也造就了台灣「只看不打」的弔詭奇景。

除了職棒或是國際賽事球場外,台灣的棒球在某種層面來說是拒絕現場觀眾的。如果包含廣義的棒壘運動,這些球場多設位於交通不便的河堤,或缺少方便親民的觀眾席,這十分符合台灣「國球」的發展軌跡。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一位球員如果沒有入選國家隊或進入職業領域,他的存在對台灣社會來說就沒有任何意義,這種「不重要」的比賽要觀眾席何用?

但一項運動要向下扎根,並不是光靠國際賽事的光環,社區型的比賽與觀眾才是真正的基本盤。比較台、日的高中棒球賽事,日本的夏季甲子園大賽之所以歷久不衰,其原因並不是僅在於球員之表現與甲子園球場的魅力,而是全日本近4000所高中棒球隊的能量累積。這些高中生多數選擇棒球社的原因,並不全是為了遙遠的國家隊或是職棒隊,而是因為日本的棒球環境讓他們的存在「有意義」。

不管是從少棒到職棒,還是從小社區到大都會,各級棒球有人打、有人看,日本亞洲棒球王國美名當之無愧,更形成了龐大的商機與完整的產業鏈,促使人力、物力與財力持續投入這項運動中。反觀台灣,不管是過去的金龍旗,還是現在的黑豹旗,這些高中球場內奮戰的努力永遠得不到關照,因為從台灣「國球」形成的歷史軌跡而言,這都是「不重要」或「不夠格」的比賽。就算場場直播也僅具一時話題性,讓主辦單位喊出打造「台灣甲子園」的目標淪為口號,但似乎也沒太多人察覺到問題的本質。

當球員打球只為興趣與自我實現,當人民看球不是只有職業或是國際大賽,這項運動才可能擺脫以往操作民族情緒的路線。棒球在台灣已然如此,希望未來足球計畫別重蹈覆轍。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