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長照 在部落量身打造

交通、人才、語言各種資源不足挑戰多 政策與資源必須符合原住民族需求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屏東報導】為讓各教會準確回應社區高齡化的種種需要,排灣中會教社部6月30日在比悠瑪教會舉辦「長者事工行政管理人員培訓暨工作者關懷研習」,特別邀請屏東基督教醫院顧問杜玉慧分享長者事工行政經驗,以及照顧者抒壓引導之道。

(攝影/林婉婷)

排中教社部長、達瓦蘭教會牧師李耀光開會禮拜上表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制定今年為「松年年」,正是期望每個教會都重視且開始關懷工作。排中期望藉合宜的事工,幫助長輩身心靈都健康,一方面減少社會照顧成本與壓力,另一方面讓長者活得更有尊嚴與舒適,「給許多家庭更大鼓舞,這就是教會的責任。」未來排中期待學習長老教會原住民社區發展中心(原社)模式,安排鄰近教會聯合聘請專員協助推動松年事工,另預計於10月27日召開事工分享會,邀請在部落、都市等區域辦理松年事工有成的教會分享經驗。

(攝影/林婉婷)

杜玉慧指出,現行長照政策與資源主要還是針對漢族社會,「如何符合原住民族與原鄉?」目前原住民族委員會設有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推動小組,但實際運作與具體成效仍需要大家關心。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目前老年人口比率為14%,落在高齡社會區間,預計2026年比率升為20%,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然而在部分原鄉如三地門、瑪家、霧台等,早已經進入超高齡,而這些區域的長照服務恰好也是原鄉裡完備、良好的典範。

以原住民平均餘命標準而言,55歲就是法定的長者,但一昧將長輩送往機構並不是正確的觀念,杜玉慧說明,多數機構以平地生活模式管理,使長久在部落生活的長輩難以適應,從很多案例可以看到,長輩在短時間內即過世。她認為原住民長輩健康不是以機械和藥物維繫,「是能在部落、吃飯、與人生活。」有案例顯示,原本臥病在床的長輩,回到部落幾個月後,已經可以下床活動。

杜玉慧分析,原鄉長照勢必面臨一些挑戰,如交通不便、醫療和社福資源不足、人力與人才不足且流動高、經濟條件限制、文化與語言障礙等,有賴地方投注資源如補助金、接駁車、資訊傳遞等。部分則需要參與者觀念轉變,例如服務對象從健康與亞健康長輩,擴及到輕度失能長者;長照C級巷弄站與陸續有教會推出的文化健康站,集體照顧功能更大,可延伸到長輩家裡如送餐、沐浴、家屬關懷,甚至臨終關懷、遺族哀傷療癒等。杜玉慧以案例說明課程可以更有創意,如請小學生到文康站與長輩一起上課的「老幼共學」、帶長輩看電影或逛博物館的「社會互動」,都可以大膽嘗試。教會付諸行動,將是最好的宣教。

(攝影/林婉婷)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