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生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的牧師巴克禮(Thomas Barclay),對台灣而言有多重的重要意義,無論是興辦學校、創立報紙及翻譯聖經,都是使基督信仰在台灣生根奠基的關鍵工程,對整體社會言而,更是文化啟蒙的重要一環。

每年7月的第三個禮拜,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訂定的文字傳道奉獻主日,期許眾教會在閱讀《台灣教會公報》《耕心》《新眼光讀經》等刊物時,除了信仰得到堅固與造就,也能表達對文字事工的奉獻與支持,讓福音能夠傳給更多需要的人。

本期新聞專題除了重現當年《台灣教會公報》創刊的發刊詞,回顧當年宣教師興辦報紙開展文字事工的初衷,同時也將透過眾同工的分享,剖析以繪畫、詩歌呈現廣義文字事工的現代樣貌、青年培育、母語傳承、呼召與使命等面向。

爬梳自我文化 點亮文字新樣貌

【林婉婷專題報導】排灣中會南世教會牧師蔡愛蓮(Ljumeg Patadalj),長期投入文字事工,曾四度榮獲教育部原住民文學獎,總統蔡英文2017年向原住民族道歉文的排灣族語版本亦由她負責翻譯。目前參與排灣族語聖經翻譯工作,也持續透過文學創作,將排灣族文化、信仰教育與牧會經驗等分享給更多人知曉。對蔡愛蓮而言,文字事工是使命,是牧會外的第二服事。

一開始,蔡愛蓮透過文字自我對話,療癒、梳理內心世界,等習慣文字表達後,開始學習並時常投稿作為磨練。蔡愛蓮的創作平台,包含定期投稿《台灣教會公報》與原住民族語文學獎,更配合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中心計畫,2016、17年協助翻譯南排灣語《小王子》《羅密歐與茱麗葉》繪本。蔡愛蓮同時經營網誌「魯夢歌Ljumeg」,收藏牧會感想、詩文創作、閱讀心得,也保持每天寫日記的習慣。

在蔡愛蓮看來,牧師身分與文字事工相輔相成,「能擁有更多創作的新眼光。」也對教會本身很有幫助,例如藉由撰寫弟兄姊妹的見證激勵彼此。此外,牧者穿梭於部落進行關懷事工,同時聆聽族人生命故事,記錄漸被遺忘的歷史,彰顯排灣族文化價值等,這些任務由最熟悉、最貼近地方與人群的牧者進行,再適合不過。

說到培養每日固定寫作習慣,蔡愛蓮建議時常閱讀並觀察生活,是很棒的創作靈感來源。「一本書就是一個人生命的精華,只要想到就能反覆閱讀。」閱讀讓人的心更敏銳,「變成為創作的人。」蔡愛蓮的孩子近期從玉山神學院畢業,也帶給她創作靈感與方向,未來想出版「一本幫助年輕牧者、分享經驗的軟性指導書」。

2月14日蔡愛蓮與女兒賴佳安於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門市舉行繪本《秋古秋古與卡拉魯拉魯》發表會。繪本創作符合排灣族口傳故事特色,簡短故事呈現很深寓意。蔡愛蓮懷有出版「談青少年品格讀本」的夢想,將排灣族故事與聖經結合。她舉例,曾有位平民男子愛上公主,卻因身分懸殊遭到刁難,男子必須先完成夜晚狩獵的任務。雖然男子整晚沒有收穫,但下山時卻拾獲雄鷹羽毛,眾族人才明白,原來這段緣分是上帝安排、賜予的,「搭配經文則說明少年要睿智、勇敢,不要害怕環境限制,上帝會幫助你。」

蔡愛蓮相信巴克禮創辦公報開啟文字事工,源於上帝賜下的異象,「沒有聖靈的工作,難以達成這神奇的美事。」如今紙本媒體與報社,都面臨網路崛起與閱聽者尋求快速刺激的衝擊,蔡愛蓮認為社群媒體貼圖、5分鐘短講與見證影片是不錯的文字事工新媒介,內容方面,呼應高齡化,可關注長者健康與退休生活等。

雙連教會白話字班 致力守護說母語

【邱國榮專題報導】七星中會雙連教會牛埔庄講義所關注台語發展,常態性開辦白話字相關課程及系列演講。此外,雙連教會教社委員會也在每年暑假期間,為小朋友開辦「台北囡仔台語夏令營」。不論是白話字班還是囡仔台語夏令營,都因為獲得好評價,受到社會與教會界的肯定,報名情況逐年增加。不過,雙連教會長老、台語師資培訓講師陳金泉,環顧現今長老教會母語景況,語重心長的呼籲,釘根本土的長老教會不要棄守母語。

「不同教派的教會來我們這裡學習台語,他們就是要回去開台語課。」陳金泉說出了北部非長老教會的教會圈對台語的重視。華語教會會友來上課的目標,無非是要成為種子教師,日後在華語教會裡推動台語事工、開辦台語授課的社區教育,身為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委員,陳金泉看到了長老教會的台語族群教會不重視台語的速度,近年來有加速攀升的趨勢,相當憂心。

陳金泉受訪時表示,他觀察到,近年來長老教會的傳道人,不斷冒出「為了福音的緣故」的說法,來強調華語宣教的重要性,並強調語言只是溝通的工具,宣教就是溝通,教會若要擴大宣教對象,華語相對於台語,更利於溝通。他說這種說法乍聽合理,卻是混淆視聽。

「語言不是溝通工具而已,語言是文化與思想的載體,所以中國國民黨政權才會強暴台語,導致台灣人歧視自己的語言,這是悲哀。」陳金泉說,過去台灣人歧視台語是悲哀,但如今自詡釘根本土的長老教會傳道人卻因宣教緣故,不得不說華語,揚起棄守台語的幡旗,已然漸成風氣,如此做將會是長老教會的悲哀。

台語是否會阻礙長老教會的宣教?台語與宣教是一山不容二虎,不能兩全其美?雙連教會會友、協助台語羅馬字教育事工的王姊妹說,她就是因為雙連教會提供白話字課程,為了學習白話字而踏進入教會,進而願意受洗,成為基督徒。

在雙連教會「台語羅馬字班」上課,不僅能學習到書寫白話字,也能學習台灣文學、台灣史,以及過去發生在台灣的台灣事,使用教材囊括聖經故事,而且課程目標即是,使學生能夠正確唸出白話字聖經及聖詩的語言能力。王姓姊妹來到台羅班學習白話字後,受洗成為基督徒,從此她帶著孫子來到教會主日學,這種結果,絕非僅此一例而已。

在雙連教會台語羅馬字班裡的學員組成多元,有來自社會及社區的民眾,也有來自華語教會的會友。台北囡仔台語夏令營,不少是非基督徒父母帶著孩子來參加,去年高達130人報名額滿。此外,雙連教會的台語推廣事工也培育出不少台語演講比賽的國小班際、校隊代表,讓母語教育向下扎根。

培力青年寫下感動 擴大社群宣教圈

【陳逸凡專題報導】文字事工的發展,除了有賴眾教會奉獻支持,文字人才培養同樣是重要的一環。教會每天發生的大小事,若能隨時有內部文字人才記錄報導,除了能夠彌補媒體人力的不足,也能替教會留下珍貴歷史。在過去幾年中,台南大專學生中心所培訓的青年義工記者質量俱佳有目共睹,究竟他們是如何辦到的?

台南大專中心牧師吳明漢指出,培訓青年投入文字事工,一開始是透過臉書粉絲專頁「台南大專Fans Club」經營,讓中心學生在每一次聚會後,針對當天聚會過程進行大約300字的寫作。這種寫作除了訓練學生用文字呈現自己瞬間的感動、記錄自己的感想之外,其實也是一種對自我社群平台的宣教。因為學生寫作完後,管理者都會把文章貼上粉絲頁,寫作者臉書上的朋友就會看到相關的文字內容,「既是寫作訓練,同時也是一種宣教。」

這種歷程累積到每年寒暑假的「小草培力寫作工作坊」,則能夠更加穩固。在小草培力過程中有五個循環:第一是確認自己所把握的「價值」是什麼,才有辦法跟其他人對話;第二是累積「觀看」的能力,認識自己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思考;第三是「行動」,在價值跟觀看之後產生行動;第四是「模型」,就是各種行動經驗累積,找出共通現象,把握關鍵核心的要素;第五是「校正」,透過圓桌討論彼此提問對話,達到共識。

吳明漢指出,回到文字事工上,這五個培力過程會增進參與寫作工作坊學生的敏銳程度,例如台南大專歷年來曾舉辦過達魯瑪克寫作計畫,針對能源、母語等議題寫作,目前也持續討論下一個寫作訓練的地點。這樣的訓練讓學生能夠找出一個模組,在田野過程中很快把握想要捕捉的關鍵點,能夠很快就清楚「這裡發生什麼事情」,所記錄下來的文字也能繼續流傳下去。

「這種寫作其實是一種理想的投射,希望這片土地更美好,」吳明漢說,所謂的更美好,就是在這五個過程中很明確的講出「如何更好?為什麼沒有實現?可以怎麼做?」這個過程雖然沒有明講寫作的方法,卻能幫助學生把各種日常生活斷裂、破碎的心得串連起來,「理解一件事情,跟清楚解釋一件事情是不同的歷程,所以我們很認真訓練『如何理解』,讓學生自己練習如何解釋,並越來越清楚自己不懂什麼。」

面對快速流動的大專學生,吳明漢認為無可避免會面臨斷層問題,但每屆的學生其實都有跟上。在每年的培力中,會有三分之一的新生、三分之一舊生、三分之一辦公室成員,從2014年開始陸續經營臉書粉絲頁、小草培力、出版大專中心刊物,透過長時間的累積,達成穩定的循環。在這樣的訓練下,許多學生不僅能講、能寫、能觀察、能分析,「就算畢業後離開大專中心,這些能力一輩子都能用在服事當中。」

從實習生到記者 見證自媒體新時代

【特稿/林婉婷】2015年暑期,大學二年級的我曾在台灣教會公報社實習2個月,留下深刻且美好的印象,心裡不時希望畢業後能回到公報社任職;2017年7月,我正式成為公報社高屏地區記者。

大學就讀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畢業門檻要求必須有文創產業單位實習紀錄。感謝屏東中會崙上教會當時實習神學生的建議,以及教會牧師陳怡真協助,順利聯繫上公報社,提出實習申請並獲得面試機會。雖然已經是大學二年級,但實際上還沒有完全擺脫高中「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的習慣,面試時準備許多資料與作品,但社長方嵐亭牧師問了句「實習內容想做些什麼」時,我還是結結巴巴,不能下決定。現在回想,公報社實習算是自我能力探索的開始。

《台灣教會公報》在教會事工報導與社會議題探討的多元,也讓我大開眼界。對於想接觸教會世界,但沒有太多相關人脈,也不能時常到處參訪的年輕人來說,《教會公報》是很好的入門。

大學四年級,輾轉得知公報社徵求高屏區記者,感謝上帝保守,2月左右即確定畢業後進入公報社任職。在6月畢業前經歷了4個月的義工記者時期,那是一段手忙腳亂卻異常充實的時間。學業上,我會將採訪過程得知的新奇內容帶入課程報告與作業,由於一般大學對基督信仰與教會文化普遍陌生,在文創領域裡,不但創新,還具有市場保證,非常符合教授們的要求。

生活上,我的父母也開始閱讀《教會公報》,消除過去對教會界的諸多誤解。另外採訪工作帶領我回到教會,也讓我改掉一些壞習慣:大學時期騎車有時不太守規矩,自從當了義工記者,如有騎車違規未被警察抓到,必定自行奉獻600元給教會,幾次「失血」後,就不再亂來了。認真細數,工作趣事不少,例如曾經將「東港教會」不小心記成「里港教會」,因為趕時間,導航系統也設定錯誤,騎機車上國道兩次;也曾因為受訪單位見證太過感人,為了不要在他人面前流淚失態,拚命喝水,最後頻跑廁所。

實習與正職的最大差異,是心態。擔任正職記者,諸如:活動臨時取消、報導撰寫疏失等,不論大事小事都會讓我緊張,因為明白必須對《教會公報》與讀者更負責。不抱持天真、理想化的心態,反而更能同理社內同仁的辛苦,並明白文字事工的種種迫切需求。

回顧130多年前宣教師巴克禮開辦《教會公報》,是當時的「獨占」事工,是少數的資訊獲取來源,然現代社會網路發達,不倚靠紙本媒體也能汲取知識,不少人更大肆批評媒體道德崩壞。但這個自媒體時代,閱聽眾除了接收與評價,也可以選擇參與其中,歡迎各教會踴躍提供事工消息,甚至培育義工記者,一起關心文字事工。(作者為台灣教會公報記者)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