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漫談 百年文字力量

忠實記錄處境 流傳後世見證

黃春生/七星中會濟南教會牧師

【林宜瑩專題報導】「《台灣教會公報》是我們自己的報紙,當然要支持啊!」七星中會濟南教會牧師黃春生說,若從歷史研究角度來看,《教會公報》的報導是在反映教會的處境,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應忠實記錄下來,縱使當時有不同的聲音或看法,都應該有真實文獻的呈現,這樣才能讓後人看到教會在信仰上的反省。

黃春生表示,濟南教會不論舉辦處境神學講座,還是濟南講堂,都是想讓基督徒對台灣社會事件或關注的公共事務議題有所參與,並在信仰上有所反思,或在神學上有對話平台。例如最近基督徒主播傅達仁選擇安樂死的議題,教會對此可能有不同面向的聲音或看法,透過對話與了解,才不至於用單一立場或認知去定罪。他也說,要是《教會公報》能透過報導留下歷史文獻,20、30年後的人便能透過這些報導,對當今教會處境進行一些省思與對話,有助於後世的基督徒在信仰上的省思。

黃春生認為《教會公報》有很多普世觀點,對台灣社會關注議題也有所回應,要是有更多人能投稿、深度探討,可促進大家思辨激盪,這也是要更努力的面向。《教會公報》肩負歷史使命,有時候要承擔許多批評或責難,他期望《教會公報》一定要堅持,不能只有一面倒的聲音,而是要效法普世教會,用更寬廣眼界來看待爭議性議題。

黃春生指出,《教會公報》的採訪編輯人力,在即時新聞上難免力有未逮,要是各教會都能踴躍投稿,或提供教會青年採訪、寫作專業的訓練,讓其擔任義工記者,公報社僅需支付稿費,就能讓報導內容更加豐富。

黃春生說,《教會公報》不是商業營利的報紙,不可能靠廣告營收來支持,需要教會牧長一起奉獻支持,更何況《教會公報》從收費訂閱改成免費贈閱、鼓勵奉獻,又是屬於長老教會的機關報,既然是自己教會的報紙,當然要大力來支持。(相片提供/康紘齊)

秉持態度報導 傳出真實福音

亞馥.誒宥/泰雅爾中會總幹事

【邱國榮專題報導】「如果傳道者沒有反省能力,就沒有傳出最真實的福音;以《台灣教會公報》來講,如果沒有真正報導社會議題與信仰態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泰雅爾中會總幹事亞馥.誒宥牧師說,因著基督的愛與公義,《教會公報》要扮演好媒體角色,揭露不公不義,這是《教會公報》的價值,是《教會公報》持續扮演好媒體的力量,也是它存在的意義。

亞馥.誒宥常觀察近年來採訪原民議題記者會的媒體,商業媒體經常零出席,非營利媒體也只有少數會關注原民議題,《教會公報》可說是其中最支持原民議題的媒體,除了原住民族電視台以外,《教會公報》是報導原民議題,篇幅最多的媒體。

亞馥.誒宥說,商業媒體不願意報導原民議題,與原住民近年傳統領域運動有絕大關係。傳統領域運動要求主流社會不能抹煞整座台灣島嶼是原民傳統領域的歷史,於是原民聲音遭到漠視。

亞馥.誒宥說,在這種狀況下,《教會公報》展現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關注社會公義的信念,扮演媒體該有角色,不僅關注原民,讓原民議題能被看見;倘若《教會公報》拒絕接觸社會議題,拒絕談論公義,那就失去基督福音的本色,也就跟其他的宗教媒體沒有兩樣了。

此外,《教會公報》內容非常多元、自由,除了有社會議題的新聞,內容也呈現教會見證、普世宣教,讀者可以透過《教會公報》接觸世界議題,教會節期相關內容也有,是報導非常多元的媒體,以傳道人眼光來看,《教會公報》是很重要的牧會資訊參考,許多牧者對議題分析,有不同詮釋,或是對聖經也有很多的論述;對傳道人而言,《教會公報》實在是牧會的好工具。

由於原住民族教會數占長老教會全體教會數近半數,亞馥.誒宥建議《教會公報》開闢原民議題的專欄,或是有一個版面是專門來談跟原民相關內容。(相片提供/亞馥.誒宥)

關注時代需求 提供信仰造就

王子豪/高雄中會三一教會牧師

【林婉婷專題報導】高雄中會三一教會牧師王子豪就讀神學院時期接觸《台灣教會公報》,並曾投稿針對教會現況、社會時事提出反省。由於也長期參與新眼光讀經寫作,他對「刊物提供」與「讀者需要」之間的關係特別敏銳。

王子豪分析,《教會公報》定位明確,報導教會事工也關心台灣社會,然而議題雖多,會友與年輕人未必感興趣或能理解,報紙不可能滿足不同年齡、職業與閱讀習慣的讀者,但根據他接觸青年的經驗看來,若想掌握20~40歲的讀者,首先要觀察他們想要什麼。

當代年輕人飽受各種問題、面臨各類挑戰,例如經濟、人際、工作機會等,王子豪認為純粹批評沒辦法解決問題,「從信仰角度,我們想要給他們什麼?」例如談到婚姻與經濟,主流媒體都強調離婚與低薪,教會媒體是否能夠帶領讀者學習經營婚姻與智慧理財?「這不是美化,而是困難的時刻教導他們希望。」例如規劃問答專欄等版面,設計年輕人專屬篇幅,搜集和談論與他們切身相關的議題;在呈現方式上,可以用平易近人的方式,不用為了引經據典、顧及全面,反造成文章艱澀。

王子豪表示,刊物皆有其調性,但在題材選擇上須取得平衡,例如社會關懷題材,談轉型正義、環境、族群等議題時應以信仰話語、話題呈現論點,才能與主流媒體做出區別。教會事工題材,許多教會擔心青年流失,因此需要結合教勢分析的報導;50~60歲區間讀者占會友多數,閱讀好文能幫助他們信仰造就;也可納入其他教派的報導作為交流。

王子豪指出,《教會公報》不像一般媒體是市場交易機制,所以如何傾聽讀者需求、讀者如何有效使用並回饋免費媒體,兩者的關係是彼此負責。另外,《教會公報》如何善用網路高互動性取得曝光度?如何透過大數據蒐集意見並調整走向?如何設計網站讓使用者快速找到想看的文章?他認為這些細節都需要更多思考。(攝影/林婉婷)

引領教會視野 作工不計代價

盧天武/魯凱中會總幹事

【林婉婷專題報導】1980年代起,台灣追求民主化、本土化等社會運動如火如荼,原住民族亦發起抗爭,如正名運動、還我土地、反人口販賣等,卻鮮少於主流媒體版面曝光。魯凱中會總幹事盧天武牧師回憶,當時《台灣教會公報》是極少數報導原住民族社運消息的媒體,這也是他接觸《教會公報》的開始。

在那之後幾年,盧天武在魯凱中會茂林教會實習,也開始投稿,內容主要為部落發聲,書寫部落故事,報導教會對社區的關懷等。後來也接受《教會公報》邀稿,以第一手觀察書寫出對原住民族傳統節期的看法與反省。他擔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宣主委時期,若有海外宣教機會與見證,也會投稿。

綜觀《教會公報》的轉變,盧天武肯定原住民族篇幅跟以往相比已有增加,但還可以調整數量與多元性。例如規劃專版,年初即安排每期輪流報導各族消息,另有母語翻譯版本。而各中會與族群區會應該擔任聯繫窗口,定期提供消息,協助採訪與翻譯,培訓義工記者或編列奉獻預算等。

另一方面,《教會公報》也可打破地域與族群限制,使團隊有不同族群的原住民成員。盧天武相信,原住民族專版能幫助許多部落族人,尤其是長輩,透過閱讀接收更多知識的刺激與信仰的教導。

盧天武期待《教會公報》成為教會視野的領頭羊,讓教會與社會連結,「從教會立場去看社會議題,甚至超越觀點限制,觸動更多人。」他認為教會事工內容與社會議題內容較適當的平衡是3:1,並適當加入與外教派聯合的報導,讓長老教會界獲得更多學習與反省。若需要更多讀者回饋來調整內容,則可以安排定期問卷調查,不過需交由獨立單位執行,更具效率與可信度。

盧天武鼓勵《教會公報》善用網路功能,讓即時新聞短而有效,專題報導則深入與持續追蹤,「在公報社工作就像牧師,要像傻瓜、瘋子,不去計較與憂愁。」(攝影/林婉婷)

教界泮林革音 也需走近群眾

蔡丁貴/自由台灣黨主席

【邱國榮專題報導】長期推動台灣獨立建國運動的蔡丁貴期待,《台灣教會公報》能夠伸長觸角,更多接觸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以外的台灣人民。

「我知道目前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有《教會公報》的存在,或有知道的人,多是把《教會公報》定位在教會報紙,所以社會想接觸到《教會公報》的內容及信仰理念,幾乎沒有管道。」蔡丁貴說,一份關注社會議題的媒體,應該要廣為人知,而且《教會公報》是基於傳揚耶穌基督福音作為發報理念,有別於商業媒體及其他的宗教媒體,經常談論著人性價值的理念;倘若《教會公報》提高發行量,多往群眾方向走,將會使台灣社會越來越進步。

「受到壓迫的人都要得到釋放,這樣信仰的落實是非常重要的。」蔡丁貴說,雖然發行量目前並不普及於社會,但《教會公報》在「台灣價值」的堅持,有目共睹,《教會公報》扮演著推動民主自由與發展進步的重要角色,他個人也獲益良多。

蔡丁貴因帶領公投護台灣聯盟陳情抗議,開始接觸到《教會公報》。2008年,有教會牧師來到陳抗現場祈禱,之後,他又參加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舉辦的城鄉宣教運動(URM),從此家裡的信箱每週都會收到一份《教會公報》。他指出,雖然《教會公報》是宗教性媒體,但是內容非常自由,甚至可以評論教會內部事情,而這種辦報態度,凸顯出長老教會是個懂得反省及檢討自我的宗教團體,這在社會中很難找到。

此外,蔡丁貴也指出,政治是每個社會的核心問題,宗教不能迴避政治,如果宗教媒體避諱談政治,就是狹隘的媒體;《教會公報》與長老教會追求自決建國,是落實耶穌基督的福音,使受到壓迫的人都要得到釋放。身為慕道友,他說迴避社會議題的教會,並不會讓慕道者感受到所相信的是否可以受到檢驗,因而他認為《教會公報》所走的路線,比較像耶穌基督,是關心上帝國能否早日降臨地上。

蔡丁貴也建議,《教會公報》能多接觸大方向的群眾,若發行量無法擴張,努力讓《教會公報》進入校園圖書館、市民圖書館及各地監獄圖書室,應該也是不錯的選擇。(攝影/邱國榮)

更新當代議題 發揮更大力量

紀惠容/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林宜瑩專題報導】「《台灣教會公報》是台灣最古早的報紙,無論是言論自由還是影響力,不只是引領教會媒體,甚至包括台灣所有媒體。」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說,《教會公報》在是教會界重要刊物,應讓它發揮更大力量,尤其是對台灣社會一些爭議性議題,要有更多的討論,並將正、反、合等多方意見呈現出來,提供更充足的資訊,讓大家在信仰上有所進步或開放思維,「大家應該要支持《教會公報》!」

紀惠容期待,教會界能更多關注新的社會議題,例如難民、人權、代理孕母、婦女覺醒運動(#MeToo)、廢除死刑、同性婚姻等,期望透過教會媒體讓大家的眼界更開闊與理解,她相信《教會公報》可以引領大家來關注、討論,不過不要用刻板的信仰立場去探討,「那樣是危險的!」

「《教會公報》不能是一言堂!」紀惠容說,無論對哪種議題,都不能成為只有某種意識形態、特定保守或開放立場的傳聲筒,《教會公報》反而要成為更多理性對話、刺激大家有更多思考空間,「要是《教會公報》不能與社會脈動與時俱進,就像失了味的鹽一樣,就算有悠久的歷史,恐怕還是會被淘汰的。」

她認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一直是台灣社會的先知者,可是《教會公報》對時事議題的報導或探討的深廣度,與她個人的期待還是有所落差,「看得出來還是有很多顧慮,所以還不夠開放。」紀惠容直指,很多媒體都會用「該文不代表本報立場」來規避一些責任或衍生的爭議,身為台灣社會先驅者的媒體,應該要勇敢突破一些框架、勇敢承擔!

「《教會公報》在網路上太死板、不夠活潑。」紀惠容表示,教會媒體資源有限,也非以營利為考量,她可以體會確實經營不易,不過在使用網路通路上還是要加強、更多的投資。另外,針對一些議題若能與非營利組織(NGO)合作,一起來開創大家探討的輿論空間,這也是《教會公報》可以努力的方向。

很多教會刊物會刊登個人的信仰見證,可是多數是「淺碟式」的,她盼望有更多深刻信仰體會或悔悟的生命見證,這樣才能真正觸動人心、改變生命。(相片提供/紀惠容)

致力守護母語 延續光榮歷史

蔣為文/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

【陳逸凡專題報導】談到第一次接觸《台灣教會公報》,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蔣為文說,他在讀大學時對教會完全不熟,也不認識白話字,但因為喜歡說台語,所以在學校籌組台語社團,有天一位曾到過教會的社員拿來一本薄薄的《實用白話字教科書》送給他,這讓蔣為文大吃一驚,「世界上居然有這種東西!原來台語可以這樣寫!」

研讀這本教科書後,蔣為文發現內容其實很簡單,「因為平常就會說台語,讀了書以後就慢慢知道羅馬拼音的概念。」當時的台語社團組成讀書會,研讀台灣的歷史、語言、文學,也慢慢了解白話字的歷史,「原來台灣最早的報紙就是用白話字寫的,台灣最早的文學也是用白話字寫的,它有很光榮的歷史,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蔣為文認為,白話字不僅重要,而且還可以改寫台灣文學史,過去提到「台灣新文學」,就會想到1920年代受中國五四運動影響的文學運動,「現在我們可以推翻這種想法,台灣的新文學,其實是從巴克禮牧師辦報紙開始,就已經建立台灣新文學的基礎,白話字是改寫台灣新文學歷史很重要的文字。」

目前在成大台文系,已有人用《教會公報》來撰寫碩士論文甚至博士論文,蔣為文認為學術界過於忽視這份報紙,應該加強重視。教育部在2006年所公布的「台羅」拼音方案有其歷史背景,不過當時特別寫明「教育部方案只適用於國小教材,若社會上要繼續使用白話字,教育部無權干涉。」蔣為文認為,白話字無論在文獻或使用上都有悠久歷史,其實不用另外創設系統,「尤其是台羅拼音方案沒有把羅馬字當成文字來思考,只當成音標而已,但是白話字是正式文字,這是有差別的!」

蔣為文期許教會加強推廣白話字,主日學也可以一起來學,「否則台灣羅馬字協會大力推廣白話字,教會自己卻不推廣,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教會公報》也應延續台灣第一份報紙的精神,有台語版還不夠,甚至可以推出白話字與漢字對照的版本,就算只多加一頁也好,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白話字,恢復光榮的傳統。」(攝影/陳逸凡)

堅守台灣價值 傳遞語言力量

林沈默/本土詩人、台灣三一九鄉鎮唸謠創作者

【陳逸凡專題報導】本土詩人、台灣三一九鄉鎮唸謠創作者林沈默認為,台灣是海島型國家,「非常保守,也非常開放」,因為若不隨著環境改變就無法生存,但也堅守許多核心價值。他說自己一生所堅持的是一種「本土」的核心價值, 面對強勢的華人文化、歐美文化,反而更期待以新的精神將本土文化發揚光大。

1995年,林沈默開始全台走透透,替每一個鄉鎮留下一首詩,在書寫過程中,他體會到若是全部使用傳統素材,則「新」元素不足,年輕世代可能無法接受導致無法傳承,因此他也會加入新而趣味的元素來包裝舊的東西。

「我本身不是信徒,但因為很喜歡閱讀,所以接觸了《台灣教會公報》,我也相信長老教會在台灣歷史上的功勞,像一個好的牧羊人帶領台灣的羊群。」林沈默認為,若上帝喜歡看見人保護土地家園、濟弱扶傾,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確實不曾離開上帝旨意,《教會公報》更有「不離台灣價值」的特色。

林沈默說,正因台灣既開放又保守的海島型特色,許多價值若不堅守則會被外來價值沖散,《教會公報》近年來製作各式專題,「就親像為台灣顧厝」,每一個議題都是在固守台灣的門口,包括其中專屬母語的版面,都在固守逐漸流失的母語。

「如果沒有積極開拓外面的讀者,則教會的報紙很容易變成一個同溫層,每天打開都是一樣的內容,若沒有外面新鮮的空氣進來,讀久了也會厭倦。」林沈默分析,《教會公報》就像是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不只是讓讀者群更多,也可以讓力量更大,「原本只是教會在做的事情,可以讓更多本土界的社團一起來打拚,走出更寬廣的路,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林沈默特別指出,《教會公報》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不離苦難的弱勢者」,從反核、環境議題、二二八平反,都替弱勢者在發聲,從上帝的意旨出發,成為一個台灣價值的「桶箍」,團結所有的社運團體,這也與他的堅持不謀而合。他也建議《教會公報》可以持續「改版」,不斷引進新的做法、甚至可以用台語來下標題,讓更多人能夠感受語言的力量。(相片提供/林沈默)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