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裡沒有懼怕

張丹綺

近日教會舉辦一場特別的親子繪本禮拜,繪本《我本來就很愛你啊!》故事敘述鴨子和熊是好朋友,鴨子好愛大熊,迫不及待找大熊出去玩。大熊滿心期待在家睡覺,一點也不想出去,但面對鴨子盛情的邀請,只好出門了。旅程中鴨子不斷想要討大熊開心,但大熊怎樣都開心不起來。鴨子很懊惱說:「我以為這樣做會讓你更喜歡我。」「鴨子,我本來就很喜歡你了。」鴨子甚至故意從樹上跌下,嚇了大熊一跳。

繪本隱藏了控制、情緒勒索的劇情,卻真實反映了現實中人與人的關係。約翰一書4章18~19節:「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着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 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

我們不知道未來是不是會再開門,但如果鴨子的愛讓大熊覺得疲憊、懼怕以至於不想開門,那鴨子的愛對熊就是種懲罰。愛不是應該很美好?為什麼有些愛會越變越可怕?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有自己的個性和不同的需要。當人在愛的關係中無法得到尊重和同理時,就會感到疲憊。我有活力時,不代表對方也很有活力;我很有興趣的事,不代表對方也有興趣。但是,當對方無法滿足自己的期待時,就代表對方不愛你嗎?或者,換個角度,一定得做些什麼,才能證明你是值得被愛的嗎?

愛如果有條件,那就不是完全的愛了。我們不能跟孩子說:「你乖,我才愛你。」也無法用任何外在條件去交換愛,因為這樣,愛會充滿恐懼。你隨時會害怕這個愛離開。聖經裡說,真正的愛是沒有懼怕的,若是有恐懼,那是不完全的愛。條件交換的愛會帶來恐懼,很痛苦、也隨時會崩解。只要對方找到逃脫的方式,就會逃離。

我們有時候扮演大熊,有時候是鴨子;我們以為自己懂愛,但是卻慣用恐懼維持愛的關係。親子之間、夫妻、情侶、朋友……不管血緣再親、感情再好,是閨蜜或生死之交,不完全的愛會想把你變成他、他變成我、我變成你。

換個方面想,愛不會因為大熊想睡覺而消失,只要願意,他們還是能找到兩個人都有力氣的下午,一起去散步或在家睡覺。如果我們愛一個人,會尊重他的選擇、接納他和我們不一樣。不同的人,我們仍然可以相愛,只要一起努力找到相處的方法。我們愛,不是因為你做了什麼,而是我本來就很愛你。

親子共讀繪本的張力就是在這些故事中,我們扮演什麼角色,聽聽孩子們說什麼,也讓孩子聽聽我們心裡的需要。我們可能也像大熊一樣,當對方活力四射時,我們需要休息。建立彼此傾聽的習慣,讓愛的關係更圓滿。

有人問,為什麼我們愛是因為上帝先愛我們?上帝的愛在哪?祂總是沉默不語。上帝不是不會講話,而是選擇不說。祂在創造時,就願意接納我們是完全不同的個體了。所以愛一個人,就必須接受他的不一樣,如同上帝愛每一個人,沒有人和別人是一樣的,沒有人能強迫任何人改變,上帝也從不這樣。

我們可以相愛、和對方分享生命,即使我們不一樣。愛,不是用恐懼支撐、不是用處罰強迫,不是條件交換,而是因為上帝已經教導我們怎麼愛。 (作者為台南中會海佃教會傳道師)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