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論壇】復活 記念 平安月

台灣傳統習俗中,農曆7月鬼門開,有諸多禁忌,許多人通常抱持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除了注意自身出入安全外,也避免招惹麻煩。但對量販業者來說,中元節是僅次於春節的大檔期,近年來,零售通路業者無不砸下經費,針對中元普渡製作廣告,吸引買氣,當中又以全聯為翹楚,從2013年的貞子篇、2014年的傑森篇、2016年的隱藏RIP,一直到2017年的「扮鬼做好事」均掀起網友討論,可說是開了挑戰民俗禁忌的先例。

今年全聯的中元節廣告再度引起輿論熱議,只不過卻是被認為有影射「陳文成事件」及其他二位白色恐怖時期受迫害、殞命的知名人士之嫌,各界褒貶不一。8月6日,全聯與台灣奧美集團發出聲明,解釋並未特定影射真實人物,考量社會反應,宣布將廣告下架,但7日晚間又以還原廣告創意完整內容的原因,將廣告「復活」於網路平台。

其實,不管是播或不播,這都是一場相當高明的行銷操作技法,無論業主與廣告方均獲益。姑且不論廣告以創意翻玩政治梗是否得宜,但以結果論來看,廣告的確帶動了眾人關注時代的受害者,也觸動了台灣社會內部尚未完全癒合的傷痕。

第一時間挪除廣告,對於弭平輿論抨擊,確實很有效,但如此一來,一些原本不理解這段威權壓迫歷史的人,也就少了機會得到一副新眼鏡,看見當中未曾明白言說的沉重。輿論爭執的,不該流於3支影片是否繼續播映,反而應該趁此刻想想,除了2月28日,整個台灣社會是不是已經準備好,隨時在日常生活中面對這些曾經禁忌多年的故事,被一一攤在陽光下談。

中元普渡廣泛存於台灣社會文化,從來求的就不是超渡鬼神,而是保佑人心平安。教會稱農曆7月是平安月,因為在耶穌裡,基督徒內心時時刻刻都有平安、沒有驚慌。在平安月伊始,我們藉由一支廣告看見死亡與復活的共生,也再次體會到,國家邁向和解的進程中,社會似乎仍未完全做好準備,沒有真平安。

這段轉型正義的旅途,沿途依舊有插曲,或許觸動受害家屬心中難以言說的痛,或許挑戰了加害者無風不起浪的心態。但期盼每個基督徒發揮「平安使者」的角色,穩步向前,帶領社會找回歷史的空白、撫平傷痕,記念被消失噤語的先人。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