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威權符碼 公民一起談

文化部廣徵各界意見 審議式民主方式探討中正紀念堂歷史定位及空間解嚴

文化部邀請南部民眾透過審議式民主方式,開放討論、思索中正紀念堂轉型後的功能走向。(攝影/曾菀妤)

【義工記者曾菀妤台南報導】中正紀念堂未來該怎麼轉型?為了解全台人民對於消除威權建築的看法,8月12日,文化部於台南舉辦「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之願景工作坊」,共有23位不同工作背景、性別、年齡層的參與者,透過審議式民主的方式,在開放討論空間中,以多元角度共同思索中正紀念堂轉型後的功能走向。

如何從空間、建築落實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正義,各界有不同說法,為搭建理性對話平台,凝聚共同願景,文化部於去年12月底委託「沃草」執行「中正紀念堂轉型社會討論計畫」,期盼透過「公民討論」方式蒐集意見,作為接下來修訂「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的轉型法案基礎。目前已陸續在台北、台中、花蓮等地舉辦過9場相關公民討論會,本次於台南舉行第10場,由鄒族白色恐怖受難者高一生的兒子高英傑、老兵陶士君分享生命故事,台北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李筱峰、文史工作者凌宗魁則分別從歷史與空間角度切入,提供與會者思索建物轉型的觀點。

為加強參與者的臨場感,執行團隊運用網路模擬實境導覽,引領參與者一路自捷運出口,沿著長牆來到自由廣場牌樓、國家音樂廳、國家戲劇院及中正紀念堂,從視覺上感知整體園區使用功能,現場也準備海報呈現園區平面圖及主堂體分層空間用途。

上午時間,高英傑到場分享生命經驗,表示過往政府有汙名化受難者傾向,高一生被槍斃後,遭構陷抹黑,直到案件解密後,他看到許多不好的紀錄,為了釐清,他跑去詢問當事人,才了解政府檔案並非事實。談到中正紀念堂的轉型,高英傑引用「把凱撒的東西給凱撒,上帝的東西給上帝」,表示中正紀念堂占地遼闊、紀念蔣氏,期待早日將台灣的東西還給台灣人。

上午也播放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顧問陶士君的採訪影片,陶士君年少自願從軍,後來隨國民黨來台,在訪談中,他道盡顛沛流離遙赴異鄉的心境,以及其對蔣中正的偉大認識。主辦單位強調,是希望並呈不同視角之歷史記憶,引領與會者以更多的包容和同理心,進一步思考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正義方向。

下午的分享,李筱峰開門見山表示,「除了台灣,沒有一個民主國家會替獨裁者蓋紀念館,」透過史料文獻帶領與會者重新檢視蔣中正的歷史評價。李筱峰說明,蔣中正為尊崇法西斯主義的獨裁者,縱容並聽信在台軍政情治人員一面之詞,貿然派兵,造成台灣社會無法彌補的損失,也使往後的社會烙下痛苦傷痕,終其一生,印證了西方作家費滋傑羅所言:「你告訴我是英雄,我卻要告訴你是悲劇。」如今台灣社會是時候重新定位蔣中正。對於堂體轉型,他拋出三項建議:改為立法院,作為公民意志最高殿堂;改為歷任總統文物館,不再獨尊個人;或與中央圖書館整併,規劃成館區之一。

凌宗魁透過地圖文獻、照片呈現中正紀念堂現址的時空變化及對都市空間的意義。他表示中正紀念堂從競圖過程到建築細節,背後充滿強烈的威權符碼、中華文化圖騰,導致至今社會無法在功能轉型達成共識。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