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找尋明天的答案──談低碳飲食

【關懷我們的家園】系列講座之三

Photo credit: williamcho

今年是生態關懷者協會(TESA)成立20週年,TESA與多個單位於4月世界地球日至6月的環境關懷主日之間,在濟南教會舉辦「關懷我們的家園系列講座」,主題涵蓋RCA工殤、環境運動、社會責任、能源轉型、低碳生活等。本報特別整理講座內容,邀大家同來關心。


採訪整理/廖春滿

低碳飲食是指使用當地、當季食材,減少食材運送里程,少加工食品,以蔬果代替魚肉,就可減少碳排量。

主講◎葉衍均(美國UCD景觀建築碩士、在地復育負責人)

相片提供/廖春滿

糧食安全與在地低碳飲食

糧食穩定,國家安全基礎

以前,我主要的工作是在顧問公司做景觀設計。但幾年前,發生台北202兵工廠事件(濕地開發為生技園區),在遇到張曉風姊妹之後,我就開始改變了。以前我都是幫一些企業家背書,然後去破壞環境,後來覺得應該悔改,就不再做那種事。我發現,與其幫人蓋豪宅、別墅,不如多花一點時間來做教育。所以,今天所要談論的是糧食安全、食品安全與在地飲食。

今天,一個國家糧食安全若照顧得好,這個國家的物質生活水平就會比較穩定。在一般媒體訊息,其實很多問題是被隱藏的,大家只會想到電費、水費要不要漲,卻忽略糧食安全就和我們的生活有關。我認為,身為一個基督徒應該清楚知道:「沒有異象,民就放肆。」(箴言29章18節)意思是,我們如果沒有被上帝引導,就不知道我們要做什麼。如果我們清楚上帝怎麼引導我們的國家,就會知道糧食安全這件事對我們有多重要。

在亞洲,曾經發生過饑荒的地方有阿富汗,最近還有敘利亞,而這兩個國家都有內戰。可見,當一個國家糧食穩定,基本上社會是健全的。在聖經中可以看到,當以色列發生乾旱、收成不好,接下來就會發生饑荒,並受到其他國家侵襲。其實,不只在舊約時代的以色列是這樣,在今日的世界也是如此。

糧食靠進口,潛藏食安危機

根據統計,美國糧食自給率128%、中國95%、台灣約31%*1。美國糧食除了百分之百自給自足,還多了28%可以外銷。事實上,台灣在1990年代糧食自給率都還有40%,但近幾年卻一直在下降。台灣的進口糧食,常見黃豆、小麥、玉米,簡稱「黃小玉」。黃豆不只是用以製作豆漿、豆腐製品,它主要用途是做飼料。小麥的用途大部分為麵包製品,台灣人吃的小麥,多半是仰賴進口,自產的很少。至於進口玉米,多為硬質玉米,主要也是用於飼料。這三種進口糧食,有很大危機是大家不知道的,就是多半為基改作物。人們常常不小心就會吃進基改作物,只是不能被大家知道。

1960年代,台灣人本來還吃很多稻米。嘉南平原有很多良田,台灣人超級會種稻米,而且台灣米的品質很好。大多數的美國人並不愛吃米飯,卻利用機械大量種植稻米,成為稻米主要輸出國。不過,美國米並不符合台灣人的胃口。因為當年美國發現,台灣人平常的早餐都是吃稀飯、喝豆漿,美國的米商就抗議,進而遊說他們的貿易代表來台灣,甚至去跟當時台灣的衛生署說:「小朋友若要健康,就要喝牛奶,不能吃稀飯、喝豆漿。」他們的糧食出口,是有政策性的。

關於糧食自給問題,以台灣稻米為例,大家會覺得南部好多人都種稻米,以為台灣糧食是足夠的。台灣的稻米量過去確實很多,資料顯示,早年台灣稻米生產量是足夠的,供需可達百分之百。但1984年,台灣跟美國簽了「中美食米協定」*2,台灣的公糧除了捐贈,不許在國際市場流通。

台灣在2002年1月1日正式成為WTO會員,WTO有很多關稅統合的問題,我們必須進口其他國家的東西,而且有些強項我們不能賣那麼多,才能出口電子產品到其他國家。台灣的妥協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以稻米為例,加入WTO之後,台灣的米不准再出口,而且還要進口。結果到現在,農糧署公糧的倉庫一直不斷地蓋,稻米幾乎都滿出來了,因為真的生產太多了。最後政府的做法是叫農民稻田休耕,改種其他農作物。前年是台灣較風調雨順的一年,台東的稻米產量大增,池上與那附近稻米因為在收割前躲過兩個颱風,結果大豐收,但種稻米的農夫卻未蒙其利反而受害。

平常我們在市面上買米,1公斤大約80元,有機米1公斤大約120元。但政府給這些農民的公定收購價,卻1公斤才約25元,連買肥料都不夠,更別說過程中的心血和辛勞。農民種稻米,大豐收反而賺不到錢,真的很辛苦。

其實,台灣在1960年代是適合種小麥、雜糧的地方,當年還有不少人在種小麥、玉米。但自從糧食開放進口後,這些雜糧幾乎在台灣農田消失了。1999年,施明煌先生在彰化開設了「喜願麵包工坊」,擔任喜願的總監*3。後來幾年,台灣糧價飆漲,施總監發現小麥居然都是進口的,麵包店和消費者只能被動接受市場喊價,他就想:「那我可不可以自己來種小麥?」於是成立「喜願小麥」,與小農協力小麥契作。目前,台灣種植小麥的農地慢慢開始增加,2018年預估可達2000公頃。小麥比稻米好種,它的病蟲害也比較少,基本上只有剛種的時候要注意,之後就不用特意去照顧。

你吃的是天然食物或加工食品?

關於飲食,另一個問題是食品安全。食品和食物有何不同?舉例來說,芭樂就叫食物,食品則是把芭樂加工,變成芭樂乾或芭樂汁。小時候,許多奶奶都會做芭樂乾,可是,現在為了讓每一包芭樂乾品質都一樣,就必須經過加工,並添加一些化學藥劑,變成工業產品的問題。這些都是被隱藏的,可是我覺得需要揭發出來。身為基督徒,我們必須把這些隱藏的東西揭發出來,不要傻傻的被欺騙。

曾有機構拿市面上標榜「山泉水」「礦泉水」的瓶裝水去做檢測,結果發現多數成分跟自來水一模一樣。所以,當你喝瓶裝水時,其實喝的是自來水*4。另外,有些瓶裝果汁包裝會印「鮮採」字樣。所謂「鮮採」,照理是指現場採的;而標榜「綜合蔬果汁」則是強調它富含維生素。但是,消費者往往忽略包裝上的字句:綜合還原蔬果30%、水70%。換句話說,一瓶所謂的「蔬果汁」,其實只有30%是蔬果,其他成分都是水。還有一種「紅芭樂綜合蔬果汁」,成分卻有番茄濃縮汁,它不是芭樂嗎?為什麼要加番茄濃縮汁?由於食物最怕腐敗,所以為讓它在運輸過程中不易腐敗,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加防腐劑。可是加「防腐劑」,大家看到就不會買,因此有個方法就是把果汁濃縮,變得很酸,這樣就比較不易腐化。有的食品會加「羧甲基纖維素鈉」成分,目的是讓人喝起感覺很濃。由於「果汁」成分只有一點點,為了讓人喝起來有口感,就要加這種成分,喝起來才有濃濃的感覺。

再來,許多食品有「維他命C」成分,其實它就是抗氧化劑,又稱「L-抗壞血酸鈉」,具有防腐作用。食物氧化就會酸臭掉,加了抗氧化劑就能保持新鮮。另外,許多進口果汁會標榜「100%果汁」,其實這是100%有果汁成分的「合成飲料」。因為新鮮水果現榨成汁後,在運輸過程很容易腐壞,為了長期保鮮,就把它濃縮,變得很酸。就像我們買濃縮檸檬汁,濃縮後體積會比較小,假設從國外買了兩桶,本來是100公升,濃縮成1公升,來到台灣加水,變成100公升,這個就叫100%果汁。

有了這些知識,再去看你到底要吃什麼?建議大家還是少碰食品,多吃食物。尤其不要為了方便,就餵小孩子吃便利商店的東西,把健康犧牲掉了。千萬不要吃你爺爺、奶奶那個時代沒有的東西,因為通常都是加工食品。如果有辦法的話,最好自己種菜自己吃。

最近也常聽到PM2.5空汙問題,中南部都屬重災區,人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增加。今年2月初,我的岳父因肺腺癌過世了。我的岳父並不抽菸,為什麼會得肺腺癌?剛開始我以為他只是年紀大了,後來無意中發現,目前台灣癌症第一名竟是肺腺癌。原來,這跟空汙有關係。有人從1972年開始統計癌症發展比例,直到2011年,發現癌症患者主要集中於中南部,而且跟麥寮、重工業區與核電廠有關。最後結論是說,40年來台北變乾淨了,所有的癌症汙染都到中南部。看到這句話,我心裡更難過。台灣就這麼小,最後結論居然是好康的都給北部,不好的都給中南部*5。這樣應該的嗎?這是社會的公義嗎?這是上帝要我們做的嗎?

今年3月,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預告二氧化硫列為食品添加物*6,將泡菜、酸菜等醃漬及發酵蔬菜殘留量,從現行0.03g/kg放寬到0.10g/kg。本來食物不能有二氧化硫,現在政府居然把二氧化硫列為食物添加劑,意思是以前驗到二氧化硫是違法,現在它已變合法。農藥也是一樣,政府去年修正了「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把標準提高到10倍、20倍,大家全部都合法。一般農藥噴在蔬菜葉子上,假設1隻蟲吃了1ppm就死了,但所謂的安全用藥,就是人吃了1ppm農藥並不會馬上死掉,那是因為吃的量不夠多,然而人卻可能容易得癌症。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建議大家買在地的食物,不要買外國的。以蘋果為例,外國蘋果為了運到台灣,經過6個月讓人還能吃,所以會加很多添加物來保存。今天蘋果若是種在梨山,農夫為壓低成本,能不噴藥就盡量不噴,因為是讓人馬上吃,幹嘛要花錢噴農藥呢!所以,盡量買在地生產、當季新鮮的食物,可以避免食安風險。身為基督徒,我們在這個世上的責任,就是要活出基督作主的樣子,而不是活得病懨懨。

*【資料來源】
1.上下游News&Market網站
2.農委會網站,〈我國公糧稻米外銷業務之回顧〉
3.喜願共合國網站
4.中時電子報,〈騙很大!市售瓶裝水35%是自來水〉
5.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 ,〈台灣40年癌症地圖〉
6.上下游News&Market網站,〈食藥署預告,新增二氧 化硫為食品添加物〉
7.聯合新聞網,〈食藥署提農藥殘留容許量審查原則學 界認為不合理〉
8.帕姆‧沃爾赫斯特:可以吃的風景│TED Talk

相片提供/林郁珊

關於低碳飲食,我們可以做什麼?

於低碳飲食,我們可以做什麼?我個人常教小孩種菜,我覺得低碳飲食就從我們自己開始。像我家是6樓的公寓,雖然只有一個小小陽台,但是我種了百香果、棉花、茄子、小黃瓜、番茄……等。我發現,如果只是純粹種菜,很容易受蟲害,所以我在小菜園也種了各種植物,來建立一個小生態,這些花草主要是吸引一些小昆蟲來當我的「小志工」,植物開花的時候,蜜蜂就會很多,食蚜蠅、瓢蟲也會過來,還有小蜘蛛、壁虎也會過來吃掉蚊蟲,像這樣的小生態型式,害蟲就不會太多。

其實,我種植物主要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種給家人吃。目的也不只是吃,而是要讓孩子知道,一條小黃瓜,從種下到產出要多久,而且他要自己去採,然後吃吃看,讓孩子知道整個生長的過程。當我們知道植物生長的過程,就會開始去思考一些事情。

大家可以回想小時候吃的食物,譬如以前去買一杯豆漿,可能遠遠就能聞到濃濃的豆漿味,可是現在的豆漿幾乎都都沒有香濃豆漿味。還有現在我們吃的南瓜雖然很大顆,卻沒有南瓜味;芭樂這麼大顆,也沒有芭樂味。可是,我們如果吃有機蔬果,就會吃出味道是有差別。現在有些東西是用工業方法讓它快速生長,它的形體可以很大,可是本質卻是虛的。

最近,有一個托德摩登(Todmorden)小鎮聲名大噪8,它是英國的一個小村落,本來是個工業發達的區域,後來逐漸沒落,小鎮人口所剩不多。一個女士出於對環境問題和食品安全的擔憂,到朋友家串門子時,迸出創意火花,展開「Incredible Edible Todmorden」(不可思議可以吃的托德摩登)計畫。後來,她們邀集鎮上居民在社區閒置土地、包括警察局的空地種植香草、蔬菜及美味水果,還到處散播種子。這個計畫的第一個原則是「分享」,也就是所種的東西任何人都可以隨時採來吃。他們還找尋所有閒置地,最後連墓園也不放過。經過媒體報導,這個原本默默無名的小鎮,變成熱門觀光景點,最後還發展出Incredible Todmorden Green Route,也就是把不可思議的可食綠色景點路線畫出來,讓大家能按圖索驥參觀。

過去,台灣也曾在社區大學推展自己種菜自己吃,成果卻有限。這個托德摩登小鎮成功的原因是,他們不但自己種菜,還有分享的觀念,就是不怕你吃,而且除了種菜,還請專業老師來教,後來有些生產結合成商業模式,小鎮經濟就活絡起來。本來這個小鎮就像很多台灣的鄉村,只剩老人跟小孩,但大家一起種菜以後,很多人找到生活重心,年輕人也回來了,整個社區就活絡起來,這就是一個由公民一起發展起來、很棒的公民活動。

最後給大家一句話:「寧願花錢買貴一點的蔬菜水果給自己吃,也不要把所賺的錢留給醫生。」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