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多元世界 聆聽接納差異

第三屆亞洲青年牧養會議 深入走訪大馬認識處境 交流對話思索行動方案

第三屆亞洲青年牧養會議移師馬來西亞舉辦,匯集了港、澳、馬、中、台等地的基督徒青年、牧者共 人。(本專題攝影/封潔恩、張耕睿)

【張原境專題報導】繼香港、台灣之後,第三屆亞洲青年牧養會議移師馬來西亞,8月17日至21日在吉隆坡衛理大廈舉行,由馬來西亞生命展翅資源中心(Life SOAR Resources)、馬來西亞神學院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長老教會青年陣線、香港基督徒學會以及合一青年牧養平台共同籌辦,匯集了來自香港、澳門、馬來西亞、中國和台灣的基督徒青年、牧者共50人。

今年的亞洲青年牧養會議以「公共神學與多元社會──誰是我們的他者?」為題,延續之前探討「公共神學」的主軸,聚焦於全球化的人口流動趨勢下,因文化、宗教、種族等差異而衍生出的「他者」,而在日漸高漲的社會張力下,基督徒如何面對多元的世界,學習聆聽差異,接納彼此,落實天國的公義與和平,成為此次牧養會議討論的重點。

玉山神學院助理教授陳文珊以「殖民與被殖民的聖經詮釋」為題,分享何謂殖民、去殖民、新殖民主義及後殖民主義,並以阿美族的豐年祭爭議為例,帶領與會者思考福音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最後則分享後殖民聖經詮釋使用的歷史批判和敘事批判的方法。馬來西亞神學院講師張俊明則分享「公共神學與多元社會」,解析公共神學的發展脈絡與特性,並強調應思考如何避免宗教在公共領域成為暴力根源,合一與公共是為了異中求同,而非統一與霸權式的宗教殖民。「跨越種族與宗教的牆──多元社會對話」,邀請穆斯林律師Fadiah Nadwa及民主行動黨黨員Shukri,由馬來西亞神學院宗教與社會中心主任郭曉鳴牧師主持,分別就各自的宗教及社會運動經驗進行對談。亞庇靈糧堂牧師陳偉強則分享「東馬沙巴原住民組織的公共神學與行動」,透過各教會跨族群合一,彼此認罪,協助原住民恢復土地長子身分,盼讓上帝國重新臨在馬來西亞。

為了讓與會者更加了解馬來西亞的處境,馬來西亞生命展翅資源中心邀請了聯合國難民署顧問唐南發及當今峇南(Baramkini)協調員廖天才,分別分享移工及難民在馬來西亞的處境以及東馬原住民──本南族(Penan)的抗爭。由於馬來西亞未簽署1951年聯合國訂定的《難民地位公約》,尋求庇護者和難民都都被視為非法移民,因而面臨被逮捕、拘留或驅逐出境的風險。多數人缺乏醫療就業補助和國家保護,且從事3D工作(dirty, dangerous, difficult)。而聚居於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原始內陸森林的本南人,其傳統居住領域及文化面臨伐木商及政府的開發與侵占而被迫遷離,於是發起了一連串的抗爭行動。廖天才表示,一個國家是否是公正的國家,要看他們如何對待最弱勢的群體。

此次亦有豐富的探訪行程,與會者拜訪馬來西亞最大的華人公民組織隆雪華堂,參觀雙溪毛糯麻瘋病院,以及社區藝術計畫的公民組織Lostgens’。

最後一天,各國代表除了分享過去一年的行動成果,亦再次進行開放空間會議討論(OST)。各國代表依據處境提出議題,透過交流,思索出可能的行動方案。

宗教應參與非主導公共  體現上帝多元差異本質

【張原境專題報導】「公共神學」一詞首次出現在1970年代馬丁.馬蒂(Martin Marty)評論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的一篇文章,而後漸發展為神學專有名詞,用來回應當時美國社會基督信仰私人化的問題。相較於信仰私人化關注個人得救,公共神學則將眼光放在群體秩序的維持,捍衛公眾利益及福祉,期盼與其他群體一同建構正義和睦社會而非排斥特殊性。

馬來西亞神學院講師張俊明表示,公共神學要求理性溝通,脫去教會的屬靈術語,其目的並非剝去基督教的特殊性,而是調整呈現形式,透過可理解的語言,走向公民論述(civil discourse)的建立。此外,投入公共領域並非就是參與社會,反而有可能是侵犯,「公共不是數量的問題,而是正義問題;不是對立於私人,而是由私人組成;不是主流的霸權,卻是包容他者。」

在馬來西亞多元宗教、文化的處境下,種族或宗教的一元主義霸權問題更甚於信仰私人化,如何避免宗教在公共領域成為暴力根源,是當前必須面對的問題。張俊明表示,一元主義價值體系會高舉一種價值觀,認為不同價值間呈現等級的區別,容易形成黑白分明的對立關係,造成社會、族群及不同信仰群體間迫害及不寬容的氛圍,產生所謂的「宗教霸權」。

而為了防止這樣的狀況發生,便有人提出了多元主義(pluralism),又稱為價值多元主義(value-pluralism),認為不同價值觀具有不可共量性(incommensurability),態度較為開放包容。有別於多元主義,另一種容易混淆的則是相對主義(relativism),其在包容的狀態中喪失判斷事物的可能性,認為一切價值觀皆為相對,沒有所謂的對與錯。

面對這樣的處境,「宗教寬容」的概念逐漸被提出,而被認為是一神論的基督信仰,是否支持多元主義?聖經有宗教包容的基礎嗎?張俊明表示,舊約不是斥責其他宗教的不同,而是批判其邪惡與不道德,與當今其他偉大的宗教(如佛教、儒教)相比是不恰當的。

再者,基督新教的誕生,正是為了對抗當時羅馬天主教的一元思維而發展出來,在基督教的發展過程中,彼此對於教義雖有不同詮釋,去仍彼此寬容,含有多面向的價值觀,此外,近代三一論的發展,即體現了上帝多元差異的本質,「差異不是導向排斥,而是合一。」張俊明牧師說道。

最後,張俊明強調,宗教應「參與」公共而非「主導」公共,尋求「合一」而非「統一」,建立基督教的「公共神學」而非「國教神學」。

福音文化相互挑戰校正  閱讀聖經需批判性分析

【特稿/李明翰】玉山神學院助理教授陳文珊透過三個早上分別就殖民主義、福音與文化、後殖民聖經詮釋為題,與大家分享,讓聽者重新反省讀者既有的詮釋鏡片,體察到權力的無所不在,以及認識後殖民釋經的核心精神。

殖民主義指的是,國家採取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手段,占領、奴役和剝削弱小國家、民族和落後地區,所呈現的掠奪作為和背後的意識形態。而這種意識形態常被當作電影、畫作的題材,來合理化西方殖民者的行為。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在經濟、政治、軍事上擺脫殖民國家的控制,是謂「去殖民」。然而,殖民者會進一步轉用文化同化或經濟擴張手段,更幽微地影響原殖民地,甚至使當地產生出認同殖民者的階級,壓迫更弱勢的階級,這種現象被稱作「新殖民主義」。因此,「後殖民主義」的概念便誕生,它認為許多國家往往是借助西方殖民國家的思想、語言和文化,無法擺脫西方文化的深刻制約,因此致力建構自己的文化主體。

陳文珊在「福音與文化」的專講中提到,我們通常認為福音是「超文化」的,而文化不涉及超自然的解釋。然而,福音會被文化所塑造,文化也常指涉宗教。她認為,文化包含著上帝造人的目的,以及在歷史中的旨意;文化也不全然因人的墮落而敗壞,反而可以充作神學的素材。她也以日前馬太鞍豐年祭的爭議事件為例,探討福音與文化的衝突、共生與混雜,並帶領大家思索福音與文化是如何互相挑戰、校正。

在最後一講「後殖民聖經詮釋」中,陳文珊談到,後殖民釋經是由歷史批判、敘事批判與讀者回應建構而成的方法。歷史批判著重在經文的歷史背景、作者處境;而敘事批判則將重點放在經文本身,分析經文傳達的意義。然而,後殖民釋經最重要的是讀者的處境和委身。讀者會受到不同社會文化的侷限,處在不同的後殖民處境中,且有著個別的利益糾葛及意識形態,這些都構成讀者的「詮釋鏡片」。

因此,文本不會只有一種意義與一種閱讀方式。在閱讀時,詮釋者必須進行批判性分析,自覺到自己的詮釋是處境的、部分的、受侷限的,且對殖民者的神學意識形態仔細評估。如此一來,才能有更寬闊的詮釋視野,在權力壓制之處尋找解放的亮光。(作者為台南大專中心青年)

上帝創造賜予世上萬物  旅居者應接納幫助弱勢

【張原境專題報導】此次會議邀請唐南發擔任講師,他是聯合國難民署顧問,亦為自由撰稿人及時事評論員,擔任馬來西亞獨立媒體《當今大馬》(Malaysiakini)專欄作者,長期關注難民與移工、性少數群體、族群政治與民族主義等議題。

唐南發表示,一般人對於難民的認知,多認為是因天災人禍而逃離到他國的人民,但聯合國1951年公告的《難民地位公約》給予了更寬廣的定義,凡因屬特定種族或遭受政治迫害、宗教打壓等因素而不願留在原居住國者,均可視為難民。然而馬來西亞並非該公約的簽署國,缺乏法律保障,所有在馬來西亞的尋求庇護者和難民都被視為「非法移民」,因此缺乏教育、醫療、工作和國家保護的權利保障,隨時面臨遭逮捕、拘留和驅逐出境的風險。從1975年至今,馬來西亞便陸續有許多難民移入,近年則有大量緬甸的羅興亞人遷入。

談到移工時唐南發指出,根據世界銀行2017年的報告顯示,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泰國已成為區域移民中心,移工至少占了馬來西亞勞動人口的四分之一。他表示,外勞一詞有本位主義的排外心態,凸顯了內、外差異,故應使用移工一詞予以尊重。

此外,唐南發亦特別強調,應該以「無證件」(undocumented)一詞取代「非法」(illegal) ,「每個生命都是按照上帝的形像造的,生命怎麼會是非法的?」

論及馬來西亞移工的困境,與台灣有許多相似之處,唐南發表示,除了一般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認為移工搶走飯碗、拉低工資、引發治安及衛生問題,移工亦經常面對無良仲介及雇主的剝削、惡劣的居住環境、限制活動、拖欠薪水以及嚴重超長的工時。

人口流動雖是人類歷史不可逆轉的趨勢,但唐南發認為人類所擁有的土地都是上帝所賜予的,我們都只是在世上旅居的管理者,法律的制定當然有其必要性,但我們更應該協助並接納群體中的弱者,「我沒有強烈的國族或國家認同感,人本主義就是我的國籍」。

  馬  國  實  況  

本南人的抗爭故事

本南族(Penan)是長期居住在東馬砂拉越內陸森林的原住民。數百年來,各個本南部落之間循著古老的傳統和契約劃分領土,彼此在規定的森林範圍內蒐集所需的生活資源,完全依賴森林過活。然而,過去數十年來,開發商覬覦原始森林,大量砍伐,造成其面積僅剩原本的5%,也為本南人傳統生活帶來極大的衝擊。

非政府組織「當今峇南」(Baramkini)的協調員廖天才談到,本南人為了守護森林,長期設路障阻擋伐木商進入森林,但抗爭的結果卻是面臨多次的逮捕與恐嚇威脅,甚至有村長莫名「意外死亡」。除此之外,本南族村落的基礎建設落後,難以與外界相通,抗爭成本頗高。廖天才認為,一個國家是否公正,要看他們如何對待最弱勢的群體。

本南人的抗爭,呈現的是對土地不放棄的熱愛。在資本主義貪婪的掠奪下,本南人道出人類與大自然原是同為一體的深刻真理,著實讓我們一再反省。

希望之谷─雙溪毛糯麻瘋病院

建立於1926年的雙溪毛糯麻瘋病院,曾是全球最大的麻瘋病院(現為第二大),最多曾收容近2500位麻瘋病患,為當時最現代化的療養院,除提供醫療服務及醫學研究,園區內亦設置有中小學、市場、警察局、郵局、咖啡廳、俱樂部、改良所、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回教堂、華人寺廟、監獄、墓園等。甚至為防止麻瘋病菌傳染,一度擁有獨立貨幣,宛如一個小型村落。

現在院內雖僅剩約80名住戶,但為保存歷史,院方與當地學者及建築師合作設立了「希望之谷故事館」,更出版《回家:麻瘋病康復者與後代集體被隔離的情感世界》,記錄下當時病患生活的辛酸血淚。

社區藝術計畫的公民組織─Lostgens’

Lostgens’ Contemporary Art Space(失落世代現代藝術空間)創立於2004年,起初作為替代空間,期盼提供草根的民間藝術以及年輕的藝術工作者不一樣的展演平台,企圖於當時商業導向畫廊充斥的馬來西亞藝術生態,闢出另一條路。

2009年後,經濟復甦帶動吉隆坡都市發展計畫的推行,政府開始以發展為名,逐一拆除歷史建物,於是「Lostgens’」轉型走入社會,發展各類型的社區藝術計畫,成功激起社會民眾對於舊街區過去的情感連結及文化記憶。之後更進一步成立「茨廠街社區計畫」團隊,召集藝術工作者、電台DJ、社區商家居民及建築師等,展開為期兩年多的藝術抗爭行動,為吉隆坡最老的社區兼華裔的聚集地「茨廠街」及「蘇丹街」的捷運徵地事件發聲。(整理/張原境、李明翰)

  各  國  青  年  回  應  

李明翰│台灣│台南大專中心青年│

這次是我第三次參與亞洲青年牧養會議,每次都是新的體驗。過去兩年,只有在各國報告分享的時候才聽聞馬來西亞的處境。然而,這次到當地直接接觸議題、參訪機構,才知道原來馬來西亞的種族與宗教議題是如此有張力,但也在當中看見一個個平凡的人們,努力為著公義向前行。

鄧敬獻│馬來西亞│教師│

誰是我們的他者?作為在馬來西亞成長的孩子,我想「他者」這名稱絕對不陌生。生長在多元種族、宗教、文化的環境下,每日的一切幾乎都離不了這些「他者」的參與及影響。參與第三屆青年牧養會議,從各國分享的經驗,再回頭看看自身處境,有著很不一樣的觀點。

要放下人和人之間的差異,從而共存,似乎不容易,但信仰所提供的「靈性資本」是否足以讓我們開始走出自我的限制,步向與「他者」的對話,甚至於交流、合作,值得省思。

基督降世的公共性,為他者的存在,是我們今天需要不斷反思的。但願各國有共同看見之士,能繼續放下彼此的差異,學習同行。 People who want to do the good things, have to work together.

劉曉宜│澳門│基督教新生命團契行政專員│

馬來西亞今年更換新政府的選舉令人感動,因為重視每一張選票,甚至旅居國外的國民也會組織起來,把票送回去投票站。反觀之下,自己是一個順民心態,好少關注本澳時事,儘管自己已有兩年的投票機會,卻無參與其中,但其實我們身邊仍然有好多他者需要我們去理解和關注。

各國在分享中也不約而同提及「LGBT」的議題。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們更應用理解的角度去了解他們,而不是用歧視和排外的態度對待他們。

鄧美儀│香港│生活教育活動計劃教育幹事│

歧視與偏見基於不了解,但是,當願意打開耳朵,聆聽他們的聲音,最終會發現,無論麻瘋病人、LGBT、難民、移工、穆斯林與基督徒都值得被關愛與尊重。

香港的政治環境讓人灰心喪志,與各國交流後,卻重燃盼望。環境與想法相近,引發共鳴,驚覺原來我並不孤單,還有漫漫長路,一起創造沒有他者的世界。(整理/張原境)

│新│聞│小│辭│典│

難民(Refugee)

根據1951年的聯合國《難民地位公約》,難民是指因有正當理由畏懼由於種族、宗教、國籍、屬於其一社會團體或具有某種政治見解的原因留在其本國之外,並且由於此項畏懼而不能或不願受該國保護的人;或者不具有國籍並由於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經常居住國家以外而現在不能或者由於上述畏懼不願返回該國的人。

尋求庇護者(Asylum Seeker)

尋求庇護者是希望在他國或者透過聯合國難民署獲得難民保護的人,在當地政府或聯合國難民署正式給予保護身分後,尋求庇護者才成為難民。

移工(Migrant Worker)

為了改善生活、教育、家庭團聚或其他原因而選擇從一個國家遷移到另一個國家以便就業者。根據國際勞工組織2015年的估計,全世界有1億5030萬移工。

經濟移民(Economic Migrant)

純粹出於經濟原因而離開其原籍國的人,與無法安全返回家園的難民不同,經濟移民不會面臨返回原籍國的危險。如果選擇返回家園,他們將繼續得到原籍國政府的保護。(整理/張原境)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