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保羅.尼特宗教對話模式(4-下)

王崇堯(台南神學院校長)

雷蒙‧潘尼卡除了是一位神父,同時也是一位瑜伽行者。他晚年時曾這樣自我描述:「我以一個基督徒作為旅程,發現自己是一個印度教徒,然後回歸作為一個佛教徒,卻又一直沒有停止作基督徒。」這樣的描述來自於他的神祕經驗高度,在所有宗教豐富的多樣性中提供更深層的同一性。

對雷蒙‧潘尼卡來說,宗教的基本事實不在於教義,而是在任何地方通過經驗來了解神聖的奧祕。任何宗教的內在奧祕都可被人所經驗而達到「宇宙─神─人」共融的境界。無論神是什麼,祂都活在人和世界之中,也就是「宇宙─神─人」的共融只有經過神祕的體驗才能達到生命更深層的統一及連續,來了解上帝在歷史的進展與連續的創造。在不同文化巨大的差異基礎上,經由神祕的經驗去體會更深層的宗教共融。所以,構成宗教統一性的基礎是「一」也同樣是「多」。也就是說,終極的奧祕雖擁有眾多的名字,但又能從「多」感受到「一」,因為這樣的神祕經驗使不同的傳統和不同的宗教可以進行心靈與心靈的對話,彼此傾聽、彼此轉化。

1964年,雷蒙‧潘尼卡出版了一本書《印度教中未知的基督》(The Unknown Christ of Hinduism),主張基督徒相信耶穌是基督,並不等同基督是耶穌。上帝在所有歷史中所顯示的奧祕沒有被壟斷,基督超越萬民之民(腓立比書2章9節),而耶穌是「宇宙─神─人」原則的眾名之一,基督的奧祕也隱含在其他的宗教裡面,只是以不同的名字被認知。

馬可福音8章27節,耶穌問了一個問題:「人說我是誰?」有人回答說:「祢是先知、是摩西。」 也有人回答:「祢是上帝的兒子。」可見初代教會對耶穌的見解是從先知的耶穌、摩西的耶穌轉變為上帝之子的耶穌。一開始基督徒並不是堅持耶穌的絕對唯一,耶穌的絕對唯一是從西元2世紀到5世紀在教義的發展中才達到高峰。然而,唯一的耶穌是愛的語言,是肯定耶穌而不是刻意去否定別人。是上帝向人類展示了上帝的愛,讓人準備去接受,這也是作為聖事耶穌的意義,它是象徵愛與救贖,而不是強調唯一。

第三座橋:倫理─實踐之橋

倫理─實踐之橋的宗教對話是最有益的對話。這個世界充滿著苦難與危機,如果世界各種不同的宗教能一起分擔世界的苦難與危機,就可以進行最有益處的信仰交流,這也是宗教對世界的一種倫理責任。今天的世界是一個多元宗教世界,各宗教可否經由其對全球的倫理責任,來成為宗教間有益的催化劑?也促成各宗教內部更深層的自省?

宗教如果能擔負起對人權重視、性別平等、抗拒獨裁壓迫的倫理責任,那不只會促成宗教間更關心這個破碎的世界,也會攜手合作共同彌補裂痕。

今天我們所住的世界確實是一個充滿苦難的世界,不只是貧富不均,全世界將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是生活在貧困、非人性化的生活中,缺乏食物及醫療保健。全球種族之間的迫害,以及社會階級所帶來的社會分裂,父權主義對女性的壓迫,槍枝氾濫,地球臭氧層的破壞等問題,其實這些都是各宗教能夠體驗的共同經驗。

1993年開始的世界宗教會議(The World Conference of Religions)已談論到貧窮,以及如何消除貧窮的全球倫理,而且帶來各宗教間更多的合作,來減輕世界上貧窮的問題。

經由更廣泛的討論,有的宗教已經認知窮人之所以貧窮的原因,就在於資源分配不均、在於全球經濟運作不公所衍生的依存關係。貧窮不只是貧窮的問題,也是全球經濟及政治的議題。這樣的討論,讓一些宗教開始思考窮人被壓迫的問題。以基督教本身來說,這也是解放神學所強調的新見解,就是作為解放者耶穌,祂要實踐的上帝國是在地上。上帝國是上帝拯救的臨在,它鼓舞了人心、激勵了個人與民族來消除非正義的壓迫。

互益模式提出一種革命性的看法,這個看法帶來對耶穌形象的新見解。傳統的教會常把耶穌看作是一種聖事或聖禮,以贖罪、個人的拯救來理解。有的以聖靈的神祕來論述基督,走向不食人間煙火的遁世思考。在此,互益模式的基督論,著重的是今世人生的事物。哪裡有貧窮,耶穌就臨在那裡;哪裡有性別歧視,耶穌就臨在那裡;哪裡有人權壓迫,耶穌就臨在那裡。

互益模式挑戰我們對耶穌的形象要有新見解。就是作為聖事的耶穌,也應該強調上帝愛的赦免,才不會侷限信者與非信者的分別。耶穌若是作為愛的聖禮,祂就向人類展示了上帝的愛已在那裡。祂是開放的,並且可與其他宗教來分享。

若以耶穌為聖靈所充滿的聖靈基督論來說,它也不是要為基督進行神性神學的發展,或神祕主義的獨特內在經驗。聖靈基督論是呈現耶穌作為一個人,在聖靈裡面所呈現的人性真實,這樣的人性真實,可作為一種普遍的生命方式,而且可在其他的宗教同等的被認知及感受。這樣的聖靈基督論就會成為互益的基督論,也就是傾聽聖靈神聖者的聲音,而且落實在人性真實面,過著有愛、有公義的社會生活方式。同時也相信這種聖靈基督論,可在各宗教之間的對話帶來益處,互相反省。如果我是一個基督徒,我有沒有過著愛與公義的生活?或是我是一個佛教徒,我有沒有過著愛與公義的生活?

人是會說話的動物,可於內在的世界與自己對談,也可於外在的世界與別人溝通。人與人之間,可以在工作的場所會議,也可以在超級市場中相互問暖,當然也可以在各自的宗教信仰,經由對話做有益的連結。
以環境生態來說,如果這是上帝對地球的責任,它就涵蓋了猶太教徒對西奈山的責任,日本佛教徒對富士山的責任,或是印度教徒對其聖山所負的責任。宗教間在生態互益的關聯,在人權、性別互益的關聯,對互益模式來說是最重要的課題。如果宗教間沒有進行互益的對話,飽受生態威脅的地球,早晚是會崩潰的;飽受種族衝突的世界,早晚會面臨滅亡。

總結

互益模式的宗教對話會有意義,是各宗教必須脫掉護教學的外衣,各宗教不再辯論誰才是唯一真理,而是相互鼓勵,在各自的宗教中,忠於真理,成為一個生命的朝聖者。更深化的皈依,才能帶來更深層生命的理解,也才能促成宗教間對瀕臨危機的世界更多的責任。也就是說,各宗教在信、望、愛的生命旅程中,會相互對遇、也應該相互鼓勵。

因此,互益模式宗教對話所衍生的三個原則值得肯定,一是沒有人被先天性的排除在外;二是沒有什麼不在對話之內;三是人本身才是對話的主要依據。也就是說宗教對話,不去設定議題,也不是由菁英階級主導,對話的依據也不是某教派、某宗教組織的教義想法,而是由人自身開始的實在經驗。

雷蒙‧潘尼卡認為,對話開始於內在的質疑,這個內在的質疑,基督教稱為「痛悔」,印度教說是「解脫」。也如同神學家奧古斯丁所說:「我對我自己,已經成了一個問題。」或是印度教聖哲商羯羅(Adi Shankara,約788~820年)對自己所有的確定性,都帶著真誠的質疑,意識到我只是一個脆弱的容器而己。

確實也是如此,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其他的容器,它的內容超乎我的想像。宗教對話開始於內在的質疑,不是強調兩個主觀意見的對立或是兩個客觀事物的比較,而是開始於自己的內心,質疑自己;不然,自己就誤以為自己已經把握住真理。

再者,對話要觸及對話者心靈的最深處。對話者必須站在思想真理之下(Stand under),才能得到理解(understand)。所以對話是出自對話者心靈的深處,而且站在真理之下,才能被理解。

第三,對話發生在真實的個體之間,只有這樣,人的真誠才會要求更高素質的對話,才不會被某種階級的宗教人士所壟斷,控制了真知。

總結來說,互益模式的三座橋梁必須要跨越,才會有真實互益的對話。互益對話可說是宗教對話最可行的一種模式,它平衡了蹺蹺板兩個極端不同模式:取代模式與接受模式的偏見,不是要去取代別人,就是接受宗教各有拯救。而作為蹺蹺板的中央,互益模式吸收了「取代模式」的一,堅信上帝是唯一的拯救;但同時也認知「接受模式」的多,也就是上帝的一,同時可被不同的宗教所感應。

互益模式不是強調一的獨斷而排除多;也不是主張多的獨特而失落了統一的一。更重要的是,互益模式不是在共同的一之中,來論述各宗教的主觀對立或客觀比較,而是探討在唯一的上帝豐富恩典之中,有更真實的皈依,進行更有益人間生活有關人權、公義、性別、生態的各宗教間有益對話。 (全系列完)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