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牧傳在職訓練 舊約預言 新約應驗

(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新北報導】台北中會傳道部10月8、9日舉行「牧師、傳道師在職訓練會」,邀請台灣聖經公會新標點和合本研讀本系列總編輯彭國瑋牧師專講「舊約律法在基督徒倫理中的角色」「如何理解聖經中的『應驗』」「面對巨變中的社會──從聖經到公共神學」「隱而未現,現而未癒的痛」。

彭國瑋透過「十誡」、出埃及記20~23章探討人與上帝的關係,說明人間的法律如何依據舊約律法,成為決疑的法條、絕對的法條,或是必然真實的法條。他並解釋耶穌所說「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是藉由新舊約的延續性,探討律法立法精神與基本原則。他希望牧傳能站在聖經立場,看待人與人之間的權力關係、生命權、財產權、性道德、社會中的弱勢群體與法庭中公平正義與誠實。

探討「如何理解聖經中的應驗」時,彭國瑋強調,正確理解新約的「應驗」前,必須先了解耶穌時代的猶太人使用經文習慣、舊約先知的任務與如何理解預言。新約的應驗是延續舊約先知對彌賽亞投射的盼望。

談及公共神學時,彭國瑋說,基督徒要體認到,不能將教會的倫理價值套用在「圈外」人身上,也必須體認到弱勢中也有惡,弱勢不等於善良,而且弱勢與「共善」之間往往存在張力,社會認知的「共善」也不等於「至善」,重點是尊重多樣性,力求教會合一,沒必要用「圈內」異性單偶制,指責「圈外」關於性的公共議題。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