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存心存愛,救援飢餓

食物銀行珍惜食物與人心

Photo credit: Petur

如果只存錢,卻沒有存愛,就會窮得只剩下錢;
如果只提供食物,卻沒有提供耶穌的愛,就會只剩下施捨。
一起來看食物銀行募集食物、關懷生命的故事。


(相片提供/陳怡潔)

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

食物零浪費,弱勢得飽足

採訪◎陳怡潔

提起食物銀行,你會想起什麼?長長的人龍排隊領取一人一包的物資?然而,走進這間食物銀行,映入眼簾的是明亮寬敞的空間,一排排整齊的貨架上擺滿了快煮麵、白米、餅乾、罐頭、飲料、洗髮精等各種食品和民生用品,還有存放生鮮食品的冷藏庫,就像是一般超市,顛覆了一般人對食物銀行的刻板印象。

全台首家超市型食物銀行

這裡是台中市食物銀行城中店,於2012年啟用,是全台第一家超市型食物銀行,由紅十字會台中市支會(簡稱台中市紅會)和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營運,首創點數換物資的模式,受助者可依家中人口分得700至2000點,用點數自由選擇換購物品,在領取過程中不再感覺被施捨,就像在商店購物,有尊嚴的取得真正需要的。這裡的物資大部分來自企業捐贈、大賣場淘汰但仍可食用的即期品、賣相不佳的NG品等。原本會進入垃圾場的食物,透過「續食」的食材再利用而成為資源,幫助了大批弱勢家庭、中低收入戶和獨居長者。

據亞太資訊平台糧損資料庫統計,台灣的蔬果魚肉等產品每年損耗浪費高達373萬噸,每日平均廚餘量可以堆成60棟台北101大樓。這些被浪費的食物超過一半是家庭和個人丟棄,其餘則在產出到終端消費的供應鏈中被丟棄。據主婦聯盟調查,光是量販店和超市,每年就會丟棄價值近40億元的剩食。而依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5年的統計,台灣820萬戶中,有26萬戶屬中低收入或低收入戶,但台灣一年浪費的食物,就可讓這些弱勢族群吃20年。

致力推動食物銀行的陳玠甫。

續食助弱勢、做環保

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秘書長暨紅十字會台中市支會總幹事陳玠甫表示,過去政府或社福單位多是「食物援助」,即買東西來發放,但食物銀行是更積極的「續食」概念。台灣每天有大量的即期品、NG品、醜蔬果被丟棄,如大賣場會把有效期限剩1/3的食品下架,造成每年將近400萬噸食物被浪費。食物銀行就是要避免浪費,把原會被丟棄的食材轉化成資源,達到幫助弱勢的目的,也達到愛惜資源的環保使命。

台中市紅會食物銀行每月固定幫助約200個案家,大墩長老教會會友李啟豪是其中之一。李啟豪20年前因車禍而癱瘓,但依靠信仰,繼續活出喜樂的生命,也走出家門,在台中家樂福文心店門口販賣彩券。在台中食物銀行一位高齡80的志工長輩介紹下,李啟豪一年前開始接受援助。李啟豪表示,與過去接觸的食物援助相比,這裡提供的物資不但更豐富,且採用自由選擇所需物資的方式,對弱勢族群有更實質性幫助,也能將自己用不到的物資留給其他需要的人,而看見食物銀行志工們任勞任怨、充滿愛心的細心服務,更讓他感覺溫暖。

台中食物銀行裡的學童捐贈品。

在地資源、在地連結

談起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的源起,陳玠甫表示,因承接台中市社會局專案,台中市紅會成功在東協廣場開出首間超商式食物銀行,也吸引了企業前來合作。2014年,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因「食物募集,幸福傳愛」捐贈計畫找上門,但全台有100多家分店的家樂福,要如何將各地募集的食物在期限內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又該如何降低運輸、倉儲等成本?於是,陳玠甫經過多年的觀察,發展了「食物銀行社區化」觀念,強調「在地資源、在地連結」,由台中市紅會做中介,為參與捐贈的家樂福分店,連結在地食物銀行與NGO,分店只需通知在地組織前來領取物資即可。

因為有了可行又在地化的模式,「食物募集,幸福傳愛」活動自2014年起延續至今,並且進一步導入包含生鮮食材的續食捐贈,而陳玠甫和台中市紅會也因此機緣串連了全台上百個社福團體、長青食堂、宗教團體等在地食物銀行據點,並於2016年成立擁有60多個會員團體的「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建立起資源共享的全台網絡,透過「整合、SOP、資訊化」,聯合會的資訊網絡可以即時媒合物資供應端和需求端,讓食材能準確快速的送到需要的地區,並確保食材新鮮和處理過程的安全性。NGO能順利取得資源,有意捐贈的企業、農場、蔬果截切廠、賣場、超市、餐廳也毋須再擔心運輸、保存等問題,透過聯合會媒合在地或鄰近縣市的合適單位,就能有效率的將物資發送出去。

台中食物銀行正在進行義剪。

全台網絡對抗食物浪費

因全台食物銀行網絡的串連,加上台中據點擁有零下18度冷凍設備,聯合會得以處理巨量生鮮捐贈,例如去年9月,聯合會僅用不到2個月時間,就幫漁業署消化掉4萬多箱、超過40萬公斤滯銷冷凍台灣鯛庫存;而今年春節台北果菜市場休市風波,牽連雲林一家大型有機農場滯銷,面臨恐須銷毀1150台斤有機蔬菜窘境,也因聯合會網絡,在消息傳出的2小時內,拍板捐贈給長期欠缺資源的雲林縣口湖鄉、水林鄉長青食堂,為鄉里共食的長輩們加菜,也救回原本會被丟棄的上千斤蔬菜。

陳玠甫表示,食物銀行1.0版是乾糧、2.0是生鮮、3.0是冷凍、而4.0是熟食,展望未來,例如超商每年丟棄70多億元熟食,即是下一個想解決的問題,希望從產地到終端的食物供應鍊都能有食物銀行,而民眾也檢視自身家庭,從採購就減少食物浪費,也可將多餘食物捐贈給在地食物銀行、社區冰箱,朝「零浪費」方向前進。

*更多了解食物浪費、續食議題,請見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粉專www.facebook.com/FoodbanksTaiwan/

芥菜種會食物銀行

剩食新生命,止身心的餓

採訪◎陳怡潔

基督教芥菜會由來自美國的宣教師孫理蓮女士在1952年創立,60多年來持續關懷台灣弱勢族群,其兒少家庭服務至今在全台已設立近450處社區服務據點,並有約2600位經濟弱勢的兒童、青少年接受其認養服務。

而長年深耕基層的芥菜種會,也看見社區中弱勢族群對食物的需要,因此,芥菜種會於2017年4月展開了食物銀行的新業務,在北、中、南、東部成立物資轉運站,並且連結各地的教會,深入地方成立社區食物銀行據點,以「一縣市一轉運站、一鄉鎮區一社區食物銀行」為目標,希望建立無飢餓社區網絡,以食物不浪費為宗旨,鼓勵企業和民眾捐贈食物、醜蔬果、即期品、生活用品……等,透過分享,給予剩食新生命,把還能夠食用的多餘食材、即期食物分享給社區有需要的人。

芥菜種會南區服務中心主任游婷婷表示,芥菜種會食物銀行體系成立才1年多,就有190多個跨宗派的教會加入,顯示台灣社會真的有這種需求存在。芥菜種會的目標就是讓社區的需求能被看見,然後讓社區食物銀行去協助在地的需要。運作模式是由協會負責經營收集物資的轉運站,由於重點在不浪費食物,協會不會花錢去購買食物,而是去連結企業、廠商捐贈物資,包括即期品、NG品等,轉運站收到物資後轉送給教會。但也有一些民眾會直接捐贈物資給在地食物銀行,收集到的物資,再由最了解社區需求的在地據點去尋找需要幫助的對象,受助對象包含單親家庭、獨居老人、遊民等各種弱勢族群。

 

福利+福音的「雙福」關懷社區

游婷婷談起推動食物銀行的信仰動力,是哥林多後書9章9~11節:「如經上所記: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吃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就藉著我們使感謝歸於神。」 她說,台灣的問題不是食物不夠,而是分配不均,有些地方在吃到飽、有些地方卻沒東西吃,但食物也是上帝所賜的,希望我們能更珍惜資源,並且讓多餘的資源去幫助有需要的人,而且,食物銀行不只是餵飽人的肚腹,更是要將愛與關懷帶進社區。「這是一個『雙福』的概念,是福利、資源加上福音,帶著人們需要的福利出去,也把福音帶進社區,而當教會願意打開門,人們就會進來,福音就能傳出去,這些人也會成為教會的激勵,其實是一種彼此互相幫助的關係。」

例如,來自高雄岡山錫安堂恩光教會的見證。今年農曆年前,有一對母女在教會門口徘徊,後來終於鼓起勇氣詢問能否領食物,而成為食物銀行的捐助對象。過了不久,大年初一時,這對母女就來詢問教會有沒有聚會,並表示想參加,那天教會本來是沒有聚會的,但牧師覺得機會難得,現場就和幾個會友一同組織了一場「初一崇拜」,讓這對過去從未進過教會的母女,聽見了福音。

正在整理物資的莊金淑。

大同社區食物銀行

而台北市大同區的大同社區食物銀行,也展現了「雙福」的社區關懷動力。這間食物銀行由大同靈糧福音中心牧師羅慶聖、師母莊金淑負責營運。莊金淑說,大同區在台北市是比較弱勢的區域,居民裡中低收入戶的比例在12個行政區中僅次於萬華區。因為看見居民的需要,他們在2017年4月成為芥菜種會食物銀行最初的試辦教會之一,而當他們憑信心跨出去,上帝就把各樣的資源加添給他們。現在,透過芥菜種會、愛鄰社區服務協會所連結的企業捐助物資、在地的家樂福重慶店捐贈剩食與即期品,加上當地麵包店也共襄盛舉捐出賣剩的麵包,大同食物銀行每月固定幫助50多個弱勢家庭與獨居老人。

這裡給予的不只是物資,更用愛與關懷去觸摸人心,除了解決物質上的貧窮,也希望解決關係、靈性上的貧窮。來領取食物的多是長輩,教會舉辦了專為年長者設計的桌遊班、卡拉OK班、生活講座、長者崇拜,一些原本幾乎不願出門的獨居老人案主,因而開始參加活動、交朋友。也有一位因生病失業而蝸居在家的案主,一開始總是像刺蝟一樣,態度惡劣,但當教會持續與他建立關係,他終於逐步放下心防,開始展露笑容,如今已是固定參與長者崇拜、總是熱情回應牧師的會友。還有約10位案主在受助之後,也加入發放食物的志工團行列,一起實踐聖經教導的「施比受更有福」。

         

如何參與芥菜種食物銀行事工?
您可以尋找鄰近的服務據點,透過分享來減少食物浪費,給予剩食新生命。
詳情請見www.mustard.org.tw/tab/940

那一段在德國領麵包的日子

文圖◎飛娘

2012年帶小孩回德國定居時,因單親、無收入,經由社工協助登記領取社會救助金,也順理成章的符合食物銀行會員資格,是領取社會救濟的弱勢族群。

我所居住城市的食物銀行是一個教會慈善機構所負責,申請會員證當天,辦事人員告訴我領取食物的時間及流程。食物銀行的開放時間是每週三中午跟週六下午,週三只提供蔬菜、生鮮包裝的火腿跟起司,所以領取的人並不多,週六下午才湧現人潮。

猶記當時德語還不靈通的我,像擔心錯過什麼似的,週六中午早早就跟其他會員聚在一個大廳裡,等候抽取號碼牌。等候之間,也有些人對我們母子這對新面孔投以好奇或理解的眼神。偶爾有人試圖與我們攀談,當然,我也領教過眼神不友善,或言語猥瑣的不良人士,當下會覺得自己處在一個非真實的異時空裡。

下午1點才開始抽號碼,這些會員的生活雖然互相沒交集,但仍熱絡彼此寒暄,彷彿大家是來參加聚會的成員。等待的時間裡,我們被招待坐著喝茶或咖啡,享用食物銀行從店家回收來的點心。回收的點心不再新鮮鬆軟,但大家還是很心滿意足吃著點心等候抽號碼。抽完領食物的順序後,會員從大廳退到大樓外另一處等候,2點開始發放食物。這小鎮的商店週六下午2點就紛紛打烊,街道寂寥,唯獨這一隅偶有笑聲喧鬧。當我快速掃描眼前這些年邁、殘疾或是失婚單親為了照顧幼兒而無法外出工作的成員時,內心實有「同是邊緣弱勢人」的感觸。

輪到我的號碼了。站在生鮮櫃前的志工問我幾口人?想要哪一盒起司、火腿、優格或飲品?志工見到身邊的小孩,都會特別問候小孩想要吃什麼。最後一道是領取麵包,儘管有些麵包隔夜之後已經相當乾硬,但為了減省支出,很多人還是以能拿則拿的心態帶走了這些店家捐獻的麵包。

第一次走出食物銀行時,我熱淚盈眶,既感嘆又感恩。袋子裝的不僅是滿滿的食物,還有捐贈店家、志工的愛心,並讓人明白主的供應充足有餘。我想起聖經12籃食物的故事,食物銀行的設置實踐了珍惜食物、珍惜神必供應的精神,即使是剩下的零碎,也能見證神的恩典。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