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於10月22至24日在中華電信學院高雄所舉辦2018年全國婦女查經營,今年主題為「永恆的盼望:從出埃及記與申命記看上帝的同在」。報名情形踴躍,來自25個中會與族群區會、不同地區與族群的姊妹們齊聚一堂,透過研讀經文,學習在不同處境中經驗上帝同在,心懷不變的盼望。

(攝影/林婉婷)

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幹事連嫦美牧師主禮開會禮拜,以「以馬內利」為題,談到埃及人見以色列人興盛而逼迫他們,在上帝降下十災後,以色列人離開了居住430年的所在,前往上帝應許的土地,後有了渡過紅海、西奈山立約、前前後後於曠野漂流40年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

連嫦美表示,以色列人不知道他們要花費多久時間,只能靠著上帝的跡象來行動,所以必須順服上帝的帶領。在申命記裡,摩西曾再次詢問人們是否願意跟隨上帝。這群人裡有新世代,他們沒有經歷被埃及奴役的生活,所以在進入應許地之前,摩西才會這樣提問、再次激勵他們的信心。「選擇上帝的路,這不是一條容易的路,卻是邁向永生的路。因為這樣的盼望,我們可以忍受過程中的挑戰,我們知道這條路是通的、是活路,我們不會因為一時的方便而選擇了死路。我們知道這條路充滿挑戰,所以我們持守。」

(攝影/林婉婷)

連嫦美説,人若要持守與上帝的盟約,最重要的就是上帝的話——聖經,包含明白上帝的話語在自己生命中每個階段的提醒,縱使外界干擾中仍要注目上帝,「雖然有時生活會痛苦到讓我們看不見上帝,痛到我們只能注意到這個傷口,但上帝不在了嗎?不,只是我們讓痛苦抓住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所以忘了上帝就在身邊。」連嫦美比喻就像小朋友學走路跌倒,只會一直哭泣,而上帝就是母親的心思意念,眼睛從未移開人們,哪怕人們遠離了祂,上帝的心仍在人們裡面,並期待人們注意到祂永遠的同在。

(攝影/林婉婷)

當人們與上帝立約,要為選擇付出行動,並享受上帝同在的平安。連嫦美強調,以馬內利的上帝一直都在,無論人遭遇身體病痛、心靈打擊或許多不順利的事,哪怕超過自身能力能夠掌握,超過自己心思意念能夠左右,但人類最幸福的是,上帝陪在人們身邊,「上帝知道我們每個人的生命節奏,我們可以安心感受自己的生命狀態,可以難過、可以哭泣,上帝給我們最大的應許、我們最大的祝福,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陪我們度過每個時刻。」

(攝影/林婉婷)

首日課程總導論由台南神學院教授羅光喜牧師主講。他提到,出埃及記的主題其實就在19章6節:「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埃及記與申命記就像「流浪者的聖經」,在摩西時代,以色列人們還沒有家鄉,許多經文中可見到他們對「家」的渴望。然尋獲家園後,不代表他們可以因此去佔地為王,反而該去同理、接待、關愛曾與他們一樣無家可歸的弱勢者,並帶領人認識上帝,才不枉費上帝的心意。

出埃及記希伯來文原書名為Weelleh shemoth,意指「這些是他們的名字」,開頭提到的人名,代表聖經的承接與延續性,也代表聖經出於人類真實的見證,與上帝帶給人的感動與行動,具有神聖的意義。現有書名是以希臘文而來,呈現大主旨「出去」,「而且是上帝帶領才能出去,代表上帝的啟示與救恩。」

(攝影/林婉婷)

羅光喜分析,「出」埃及有不同層度的意義:第1層次是以色列民族在地理位置上的遷移;第2層次是頒布律法與立約,使他們不要也成為壓迫他者的埃及人;第3層次是設立禮拜堂和祭司,達到靈命境界,並與上帝修復關係。

羅光喜也透過修辭交叉對列歸納出以色列人在出埃及記裡遇過的多樣試探,「如果沒有勝過試探,我們無法慈愛。」出埃及記展現上帝對人的拯救,與願意一起受苦的心腸,羅光喜提出反思:我們有呈現焚而不燬的信仰嗎?「上帝在哪?在失散的人群中,當我們關心弱小時,也參與了上帝永恆的價值。」而申命記記載了各樣律法和公義準則,並立定宣教典範:將救恩與歷史結合,因此不同時空、不同處境的人們仍可以透過自己國家的歷史與族群的發展,思考其中上帝的作為與啟示。

(攝影/林婉婷)

在大會報告中,除了介紹參與的各中會學員,也呼籲大家為女宣雜誌奉獻。女宣雜誌除有主題文章,也翻譯、新增2篇小錢運動祈禱網靈修短文,是自我充實優良讀物。而台灣教會公報社高雄門市也於22、24日現場擺攤,提供書籍與商品供學員們選購。

(攝影/林婉婷)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