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創齡年代

創意老化、藝術晚年

相片提供/新活藝術

2025年,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除建構友善平權的生活環境,高齡如何活得健康、繼續融入社會,甚至再創造、分享,活出從消極到積極的另一段人生旅程?


敬一直美好的你!

採訪◎林佩蓉

羅欣怡博士,現任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曾任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公共服務組副研究員兼組長等,無論是在博物館、學校或是政府單位工作,羅欣怡經常在思索一個問題,如何透過主所賜予自己的佳美之地,讓這份工作能成為其他人的祝福,無論是多麼渺小的影響力,只要能給予一個人祝福,也是值得的。

生命的進程,被很大略地區分為幼年、少年、青年、中年、壯年及老年,又從中國戰亂的歷史中得出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生七十古來稀」,進入20世紀,于右任則說:「人生七十方開始。」隨著時代的推進與醫學的進步,人類壽命逐漸延長,但是「老年」或者「高齡」都代表人生旅途已到了後半階段,漸漸趨近「打完那美好的仗」,要用什麼心態面對終場結束前的歲月,在台灣社會已形成議題。而博物館更成為一個改變名稱、創造內與外年齡的實踐場。

在當前台灣,老齡與高齡是需要扶助、幫助、同情的身分,因為這樣的眼光,年齡層的行動力相較弱化,或者,必須是弱的,但事實上是否如此?長期推動博物館友善平權的羅欣怡博士,分享她推動平權工作的起心動念,為讀者送上一杯代表盼望的葡萄酒──敬一直美好的你!友善平權運動的初衷──不再「老」與「高」的創齡時代。

◆友善平權初衷,成為他人祝福

台灣的博物館,已逐漸重新定義「老」、「高」,改用「創齡」給予老年、高齡者新的身分。所謂創齡,即是「創意老化」(creative aging)簡稱,由美國知名精神科醫師暨老人學專家吉恩‧柯翰(Gene D. Cohen)博士率先提出,經腦科學研究證明,高齡者透過動靜平衡的社交活動、社會參與及藝術活動,仍舊能夠全腦開發。

深耕該領域多年的羅欣怡,以曾經服務的台灣歷史博物館為實踐場,創發了博物館創齡活動的動人故事與美好經驗。

羅欣怡自身的經驗,包括20多年前宜蘭縣政府蘭陽博物館籌組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平台、台灣歷史博物館推動全台博物館友善平權網絡,以及今日傳藝中心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建構傳統藝術展演平台等,雖然機關屬性與角色不同,但對她而言,內在的驅動力其實是相近的。

攝影/林宜瑩

「如何透過手上的工作,成為別人的祝福?」羅欣怡憶起在台史博的工作,除一般大眾博物館推廣工作外,她更關注特殊需求者的文化近用權,包括身心障礙者與高齡者,他們或許有身心方面的限制,但有許多障礙常常是來自社會,包括硬體環境與軟體內容等。所以她志在消弭或降低社會造成的障礙,設法恢復他們參與文化的基本人權,讓他們能與一般人一樣自在地親近文化。

從視障、心智障礙到高齡者,羅欣怡認為博物館工作者有義務讓視障者能透過「非視覺」媒介體驗博物館、讓心智障礙者用他能理解的「易讀」素材理解博物館、讓高齡失智症及照顧者透過生命記憶體驗博物館。每個人都是上帝所造獨一無二的個體,是祂鍾愛的,都應該被照顧,無論如何不能被忽略或遺忘,羅欣怡認為,即便個人的力量很渺小,總要盡力而為。

◆創齡工作,從博物館出發

羅欣怡回顧博物館與大眾的連結歷程,自1733年第一座對公眾開放的艾西摩林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博物館開始關注「物」以外的「人」,從小眾文化機構逐步轉變為大眾文化機構。

20世紀後,更強調博物館回應當代社會與人民的需求,提倡博物館的公共價值與社會影響力,重視文化公民權。強調博物館不只形式上要對大眾開放,更要實質上真正做到提供的資訊能被所有人理解與親近,而非針對特定年齡、社經、教育、族群、身心條件等有限制性的對象溝通,這樣才能真正邁向為全民開放。
在日益高齡化的社會,博物館是否積極預備做出回應,是當前任何一個文化場域無法迴避的重要課題與社會責任。

◆高齡化台灣,從對方角度看需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2050年全球60歲以上高齡人口將大幅增加,甚至達2000年兩倍之多,每5人中就有1人以上是高齡者。此外,美國人口普查局(Unites States Census Bureau)調查65歲以上高齡人口推論出的世界分布圖,也顯示同樣的遽增趨勢。雖然依據行政院衛福部2018年4月的統計,台灣的高齡人口已超過14%,正式從「高齡化社會」邁入「高齡社會」,全球高齡人口正以倍數方式成長,尤其以亞州的高齡化現象尤其嚴重,至2050年之際,亞洲如日、韓、台灣等國可能會有高達28%以上的高齡人口,屆時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高齡化社會既是無法避免的趨勢,博物館究竟如何面對?其實就是如同WHO統計圖呼籲的,盡可能營造一個高齡友善的支持性環境(creation of age-friendly environment),WHO也指出,「社會參與」是創齡的基礎機制與原則,而博物館正是高齡者社會參與重要的文化場域。

攝影/林宜瑩

羅欣怡分享博物館的因應與服務。過去博物館與高齡者的關係主要有兩種,其一為入館免費參觀,屬於服務的接受者;其二則是高齡者志工,屬於服務的提供者,基本上兩種關係仍是以博物館本位思考。然而,當代一些博物館已逐漸轉變,嘗試轉換以高齡者為主體的模式來思考與探究。首先,參觀行為上,除了入館優惠,另外規劃以一般高齡者、失智症患者及其照顧者為本位的高齡友善硬體環境及軟體活動,從參觀環境、行程動線、導覽模式到動手活動等。

◆你,無齡,年齡隨時可以開創

以台史博為例,與高齡者的互動關係分兩個層面。其一是提供高齡者預約專屬參觀活動,包括展場導覽、火車劇場體驗及「手作歷史趣」活動等。曾與在地失智症協會及醫院合作,邀請阿茲海默症患者及照顧者到館參觀,以定點導覽與開放對談方式雙向互動,不以傳授大歷史等知識為主要考量,而是選取具代表性的斷代歷史中某一文物場景,進行交流與對談,輔以懷舊式場景,喚起患者的生命記憶連結。2016年開始,並規劃聲音導覽專案,希望藉由早期台灣歌謠及探討歌謠背景認識土地歷史,觸發高齡及失智症等觀眾的記憶及互動。這些高齡活動的策劃,除了顧及高齡者的文化參與權,也期待稍稍紓解照顧者長期的生活壓力,彰顯博物館的社會功能與價值。

其二,高齡者志工深度參與,不僅協助館方提供展場服務,更積極透過自主性社團運作,投入博物館培訓與教育活動策劃執行,主力部隊多屬55歲以上樂齡志工。例如「台史博故事團」自主運作的故事分享與自我培力活動,「生態小學堂」私房菜講座分享與生態活動等,主力幹部都是樂齡者。這些志工群體以共同建構、共同學習方式協助博物館培訓與推廣,甚至主動策畫適合博物館觀眾參與的各項活動,包含說故事、生態導覽與體驗活動等。

羅欣怡盼望,博物館未來更積極與藝術家、社工、醫護機構及社福組織合作,共構雙向互動與平權使用的平台,讓典藏的文物、影音傳遞的記憶與藝術元素發揮更大的社會關懷,也讓高齡者擁有更多元的文化參與及活動場域。上帝創造之初的美好。

延伸閱讀

1.羅欣怡,〈用藝術與記憶連結博物館高齡觀眾〉,《高美館藝術認證雙月刊》72期。
2.羅欣怡,〈博物館友善平權〉,《博物館簡訊》。
3.蔡宜家,〈專訪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他們的「易讀」運動,讓全體社會一起前進〉,「愛閱讀享堂」。

她98歲,她當志工

採訪◎曾俊柏

攝影/方雅惠

如果提到「老人」這個族群,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樣的形象?根據聯合國的定義,65歲以上即可歸類為老人,如果本身並非屬於這族群,是否對於老人有既定的刻板印象?例如行動較為緩慢、嗜睡、聽力減弱、視力模糊,甚至是需要旁人好好照顧的人?然而看看這位自退休後持續擔任志工至今、年紀高達98歲的謝蘅奶奶,可能會讓你對「老人」有不一樣的想法。

98歲的謝蘅頂著一頭銀髮,簡單地用小巧可愛的髮夾將瀏海夾至一旁,右手戴只手錶隨時關注著時間,耳朵還聽得清楚,能與人對談如流,不需要眼鏡也能閱讀報紙,甚至每天都以步行的方式通勤。外觀上,也許她真的符合老人的形象,但實際上,她的生活能力與大多中壯年並沒有太大的差別。謝蘅1986年從當時的省立台南師範專科學校(今國立台南大學)屆齡退休,隨後即到台南公保大樓擔任志工,持續服務到公保大樓結束營運。她也擔任過台南市政府婚姻專線志工,之後並陸續在南區氣象中心、公教退休協會及國立台灣文學館當志工。算一算,她擔任志工已長達32年,等於另一段職業生涯。

這麼漫長的時間裡,不少人曾經問過她:「妳都吃什麼,才能這麼健康?」謝蘅總是笑著回答說:「保持心情愉快,身體自然就健康,心情愉快再多錢也買不到的。吃得太好,反而容易不健康。」也曾遇過一位外國人,特地過來要求與她合照,這位外國人非常驚訝地說:「沒想到台灣人到了這個年紀還在做志工呀!」

謝蘅很滿意自己的志工生活,覺得擔任志工除了可以幫助別人,還常常有機會與人接觸、聊天,是讓她能保持心情愉快的祕訣之一。而且台灣文學館常常有各式各樣的展覽,自己也有機會多多接觸一些新鮮的事物,退休後沒有什麼需要煩心的事情,保持好奇心,任何事情都讓她覺得很有趣。

不少人認為,退休後的老人應該好好待在家裡養老,不需要再到處奔波勞苦,任何事情交給後輩打理就好,不需再事必躬親。謝蘅認為,也許一些勞動工作該由年輕後輩去分擔,但長者也需要新的生活重心。她說,人類如果不持續活動,身體機能就會逐漸退化,其實有時候人會被社會框架限制住,認為到了幾歲就該是什麼樣子,反而失去了探索新生活的機會。退休並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新生活的開始,試著去開創不一樣的「視界」,可以讓自己活得越老,也活得越有價值與尊嚴。

為自己畫自傳式繪本

文圖◎康思云

長者開心製作自傳式繪本

隨著老年人口急速攀升,不僅政府開始關注老化的議題,越來越多人也感受到家人在步入老年的同時,伴隨著出現不同的身心需求。除了牧養老年團契之外,許多教會開始投入人力並開放空間,成立社區關懷據點,使社區的老年人有一個充滿愛的空間可以去走動,同時促進身心健康及社會互動,也有許多老年人因此對基督信仰打開心房,回到神的家。

活化老年,不斷創新

在社區關懷據點的經營上,最挑戰的難題之一,就是每次活動內容的規劃,不僅要讓老年人喜歡參與,又要顧及活化老年的需求,還要不斷創新,著實傷腦筋。而在眾多的活動類型中,身體健康促進的比例最高,少有提升老年人心靈健康的活動,若要再兼顧其他效益,更是鳳毛麟角。

「傳承藝術」就是這樣特別的一種「創意樂齡」活動。在國際認證傳承藝術講師的帶領下,由受過訓練的藝術志工陪伴長者一同參與活動,協助長者回顧人生經歷、統整生命歷程,並運用各種視覺藝術創作,將自己的故事創作出來。經過8至16次的活動,長者可以將作品參展,或製作為獨一無二的「自傳式繪本」,成為傳家之寶。

成為他人的幫助者

湖光基督教會成立的社區關懷據點,在舉辦傳承藝術活動時,特別邀請住在長照機構的88歲會友麗麗一同參與。第一次見到她時,行走、如廁都需要人攙扶,在活動中很少講話,常皺著眉頭說自己看不清楚。
第2次活動時,麗麗開始拿筆寫字;第3次活動時,麗麗在暖身遊戲時變得身手靈活,讓大家跌破眼鏡;第4次活動時,麗麗跟我說:「過年一個禮拜不能來,會難過耶!」漸漸地,她在傳承藝術活動中常讓大夥兒驚嘆連連,也開始看見她獨立行走的身影。

創作中的麗麗

在第12次活動中,有人談到對女兒的擔憂,麗麗主動拿出紙請他寫下女兒的名字,表示要帶回去為他們禱告。隔週麗麗來到教會時,緩慢而認真地從包包裡拿出上週的紙條,說:「我有為她禱告。」從此之後,團體中常有人寫紙條給麗麗,麗麗說:「我88歲了,上帝給我的恩賜就是為大家禱告。」

看著麗麗從一位高齡的「受助者」,因著參與傳承藝術的過程,展現出對生活的期盼與動力,越來越獨立自主,越來越常展現笑容,並成為用禱告支持、表達關愛的「幫助者」,這個轉變使所有見證這一切的人們感到動容,也深信為活動付出的一切都是神所悅納的。

實證研究

經過台灣大學社工系系主任楊培珊及職能治療系教授羅鈞令兩年的研究證實,傳承藝術能增加老年人士氣、降低憂鬱及孤獨感,並能有效增加手部的靈巧度。傳承藝術由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及新活藝術社會企業共同推動了14年,已為超過300個社區關懷據點及組織提供服務,並在全台各地建立了超過800人的藝術志工團隊。

麗麗的創作《如果我是一棵樹》

17章22節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在我服務老年人的20年工作經驗中,看到許多人都非常關注身體的健康,卻忽略了心靈的健壯和喜樂才是幸福老年的重要因素。同時,真正能夠使老年人感受到被愛的,還是付出時間與心力的陪伴。傳承藝術是一套強調優質陪伴、同時展現老年人無限創意的服務方法,期待有更多屬神的教會運用這套服務方法,將愛與關懷帶給每一位神所關愛的老年人。 (作者為新活藝術執行長)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