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記者劉慕晨綜合報導】自2003年起的每年11月第二個禮拜六(今年為1110日),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每年都於鯉魚國民小學辦理巴宰族群傳統過新年活動,如今已邁入第16年。歷年活動內容定位以文化傳承、族群融合為主軸,且過新年動態活動也早已經成為凝聚全台巴宰族裔向心力的主要來源之一。

「銅鑼舞」團隊。銅鑼舞是巴宰族人在過新年上山狩獵,有重大收穫或獵到大獵物返回聚落時,敲打銅鑼告知族人,共同來慶祝並分享獵物的舞蹈。(攝影/劉慕晨)
  • 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理事長 潘英琦 談活動特色

開幕式以巴宰族最具代表性的「銅鑼舞」迎嘉賓,與宣讀岸裡家訓、母語致歡迎詞、傳承祖先的話、過新年的ayan傳唱等,都顯示巴宰族群在文化傳承及母語延續上的努力。接著是連續6年受邀演出的鯉魚國小全體學生大會舞,為活動帶來活潑生氣,也是巴宰文化傳承延續最具象徵意義的項目。

今年特別在開幕式當中頒發傑出人才獎項,受獎者有:潘聖文(潘雅各牧師孫子)參加第14屆烏克蘭發明獎榮獲金牌與大會特別獎,宋以琳(潘哲雄牧師外孫女)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頒獎目的為鼓勵年輕族人在各行業能成為亮點,為巴宰族群爭光。

(攝影/劉慕晨)

為了活動,社區全體動員:婦女們不僅表演,還有捏麻糬點心、餐敘打菜等協助;守望相助隊維護交通秩序等等,充分顯示鯉魚社區族群融合。另外,巴宰母語歌謠、舞蹈、劇場等多元節目呈現,無不宣揚傳承巴宰文化。舞蹈曲目中,「高雄小林・大滿舞團」不計路途遙遠前來表演,最令人感動。此外,鄉轄及周遭社區班隊熱情演出,增添熱鬧氣氛,令活動增色不少。

其中也要特別感謝連續3年指導巴宰族群的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學系,在謝教授專業指導與提供豐富人力資源之下,開闊協會視野,增廣見識有助協會累積推展文化的軟實力。

靜態展示方面,巴宰族群文化聚會所展示相關古文書、古文物等歷史資料,為族群所走過的歲月留下足跡。其中傳統竹編捕魚器具、農耕生活器具等,也讓參觀者看見前人對生態保育重視以及生活智慧,都值得慢慢觀賞。

「走鏢」是鍛鍊強壯體魄、體力與耐力的活動,以團隊精神來防禦外患,捍衛家鄉族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攝影/劉慕晨)
  • 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前理事長 潘大州 談巴宰族宣教史

1870年英國商人必麒麟在上帝奇妙安排下,雇用「岸裡社」2位巴宰族青年(其中一位為內社人),負責傳遞郵件到台南府城。因這2位青年到台南,才有機會與外國宣教師馬雅各醫師接觸,並到醫生館聽道,後感覺真實且受益良多,於是返回內社,極力傳揚福音,並帶回「新約散本」與「養心神詩」等書籍。於是1871年上旬,巴宰族岸裡大社教會建堂完成,同年底內社教會建堂完成(1911年改名為鯉魚潭教會),爾後全族人放棄祖靈祭拜,改信奉基督教、認真敬拜上帝。

1872年,埔社(南投縣埔里鎮)烏牛欄教會(今愛蘭教會)及牛眠教會亦建堂完成,若沒有上帝眷顧與揀選巴宰族為祂子民之恩典,難完成如此奇妙之事工。上帝甚至差遣甘為霖宣教師來到巴宰族居所,宣揚福音並指導巴宰族人學習白話字,助族人閱讀聖經,也因著白話字、羅馬拼音的學習,使得巴宰族語與文化得以傳承至如今、至未來。

居住在鯉魚潭的巴宰族人們,為了感謝上帝恩典,特於20011228日假三義鄉鯉魚國小舉辦鯉魚潭教會設教130週年感恩禮拜暨巴宰族母語歌謠演唱會,時任國策顧問的高俊明牧師也到場支持。

(攝影/劉慕晨)
  • 鯉魚潭教會長老 陳明瑜 分享心得

ayan的旋律響起,牽起族人的手、踩著熟悉的步伐——歡樂的過年氣氛又近了!15年來,巴宰族傳統過新年的活動從沒間斷地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中。每年到了10月中下旬,總會聽到這句話:時間過得好快,又一年了。這時便是提醒我們,要開始過新年的籌備工作。大家會很有默契地知道該準備什麼?誰又該負責什麼?凡事井然有序、按部就班,是一種團結與愛的表現,而我們在每一次的盛宴中都不缺席,神的愛也在此顯明。

感謝神讓我們經歷這一切,事務雖是繁瑣,但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這讓我們的心緊密地連結在一起,不僅是族人自動參與,社區居民更是熱情、大力相挺,儼然是一個大家庭,不分彼此。

透過活動辦理,文化傳承的腳步不停歇,將一直流傳下去。期待過新年回來的族親與各族群的朋友們,一同分享上帝在巴宰族群身上的恩典、見證神的榮耀!

  • 鯉魚潭教會長老 潘源昌 分享心得

感謝上帝的保守看顧,阮巴宰族於1110日於鯉魚國小舉辦一年一度傳統過新年活動,過程平安、順利、圓滿。今年已是第16年舉辦,有銅鑼舞迎嘉賓、過新年ayan傳唱、走鏢競賽與牽田等一系列巴宰族文化與民俗技藝表演,除了動態活動外,還有規劃靜態展示區,於巴宰族群文化聚會所展示巴宰族相關古物文書及傳統竹編捕魚、農耕生活器具,給參加的族親及社會大眾一同感受巴宰族過新年,進而了解巴宰族的歷史文化與生活智慧,極具族群文化傳承意義。這樣族人自我凝聚族群意識及致力文化保存工作,更成為凝聚全國巴宰族人向心力的主要活動之一。

近年政府持續推動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原住民身分法》修正草案也正在立法院審議,即將增列平埔原住民身分,回應平埔族群多年來的正名訴求。巴宰族每週主日禮拜結束後,亦持續推動語言教學復振工作,希望凝聚巴宰族意識,力促民族文化永續發展。

(攝影/劉慕晨)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