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被遺忘的島民

張祐慈(CWM方案評鑑小組委員)

世界傳道會(CWM)方案評鑑小組委員(PRG)9月的會議,主要目的之一是評核各區域幹事的書面報告及口頭報告。想當然爾,各區的報告呈現得相當精美,好似每個活動都圓滿極了;然而太平洋區幹事克里夫‧布爾德(Cliff Bird)牧師,與其他區域幹事不太一樣,他的報告特別強調了太平洋區辦活動的困境。

太平洋區幅員遼闊,所有的會員教會都是被浩浩大洋隔開的島國,即使是鄰近只相隔數百浬的島,都需花費一週的時間轉機,天候不佳時,甚至二週也不意外。地理限制加深了區會活動計畫執行的困難度。

克里夫牧師更沉痛的提起血淋淋的例子,來說明交通及醫療資源「雙重匱乏」下,太平洋島民之苦。他提到,自己教會的信徒因病需就醫,但病情不樂觀,必須前往鄰近的島接受更好的醫療資源,不幸的是,最近一班飛機還須等待數日,最後家屬決定坐船前往,未料,病患卻在乘船途中離世了。當克里夫牧師憶起教會信徒臨終時的命運與無奈,難過得掉下了眼淚……。克里夫牧師選擇真實地在報告裡呈現區域的困境與現狀,而非洋洋灑灑一昧表現美好的一面。

太平洋群島聽起來好像很遠,但上述的故事對你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台灣雖然有捷運、公路、高鐵、火車、17個民航機場,但中央山脈儼然將台灣切成兩個世界——「後山」一詞明顯夾帶著「次等」意味。很多例子,如:「南迴公路,跟路比命長」道出了交通和醫療的貧瘠;2018年初的黑鷹直升機失事,道盡離島就醫的無奈辛酸;甚至是前陣子才發生的普悠瑪出軌……等,諸多不斷在所謂「後山」上演的悲劇,也在在被迅速遺忘。

事實上,資本主義的帝國披著現代化主流思潮與科技的糖衣,迅速且廣泛地滲透入你我的日常與思想裡。而,那些保有其原始自然相貌的土地與居民,不論是太平洋島民還是台灣「後山」的居民,其「次等」的身分好像就這麼被合理化與鞏固化了,悲劇的日常就這麼的被粉飾太平,致使我們好似都活在安定社會的假象裡。

現今,當氣候加速極端化、人類思潮在意識形態的光譜上不斷地被迫要選邊站之時,我祈禱上帝賜給基督徒智慧,在各種二分法中能明辨第三條路的可能性;祈禱上帝賜給基督徒勇氣,與弱勢者站在同一陣線。唯有透過受難者的眼睛看世界,我們才放得下驕傲、才感受得到階級的邪惡、才看得見「願祢的國降臨」的盼望。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