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教會史話》重版出來

《重版出來!》是2016年一部佳評如潮的日劇,中文意思是「再版成功」,以漫畫出版社為背景,揭露了出版產業背後激烈的競爭,道盡作者、編輯以及業務等出版從業人員的辛酸。其原著更獲得《日本經濟新聞》「工作類漫畫排行榜第一名」的殊榮。

2018年年底,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台灣教會公報社三方共同合作出版《賴永祥文集》,內容收錄了已絕版的重量級作品《教會史話》。難能可貴的是,政府單位也十分重視這套文集。

《教會史話》最為人稱道,且與台灣教會歷史息息相關,如今終於「重版出來」。「教會史話」原是《台灣教會公報》的專欄,1988年起開始連載,持續10餘年不斷,總計674篇,賴永祥長老以縱橫100多年來的台灣宣教史,將繁雜的書信、史料、紀念冊及原文資料,濃縮成每篇千字的文章,從人物、家族、社會變遷,串連起台灣教界系譜。

事實上,賴永祥長老對台灣的貢獻,遠不止於此。除了蒐羅整理「教會史話」之外,在任職於台灣大學圖書館期間,他所編著的《中文圖書分類法》,至今仍廣為台灣、香港、澳門等地的圖書館採用;在早年以中文文獻研究台灣歷史的年代,他更是國內最早開闢西文、日文文獻研究蹊徑的學者之一。遷居美國後,他所設立的「賴永祥長老史料庫」,至今仍是許多人查閱教會史料必定造訪的網站。

不過讓人感嘆的是,賴永祥長老雖然在學術界聲譽卓著,然而,在教會界知其貢獻、並且懂得運用繼承他所提供的資源、體認到這是寶貴資產的人,不知道又有多少?在《賴永祥文集》新書發表會當天,也有多位中央研究院學者不約而同提到,想要研究台灣的歷史,不可以不識白話字,因為《台灣教會公報》正是台灣歷史的活見證。然而,如今能夠閱讀白話字的信徒又剩下多少?

已故的鄭兒玉牧師曾說過一句名言:「最有台灣意識的長老教會出著歹子孫?」以此探討長老教會後代子孫拋棄母語將導致的災難性後果。身為台灣最具歷史厚度的長老教會信徒,在追求教會復興的路上,我們是否誤把資產視為負債?把光榮看做包袱?把斷根當成幸福?如今《教會史話》重版出來,正是再次認識自己教會信仰歷史的好機會。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