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餐、記念與合一(3)

編按 :本文為「2018一領一新倍加年度宣教會議」聖經研討內容,全文共分三期連載。

邱淑嬪(玉山神學院助理教授)

哥林多前書11章17~32節

猶太人藉著每年記念、重演逾越節的儀式,來記念上帝的恩典,向上帝獻上感恩,並藉此提醒自己,他們的祖先曾在埃及受苦。因為曾經有過被奴役、生活在社會最底層階級的經驗,他們被要求要關心在不同形式的壓迫下受苦的窮人、弱勢者,而曾經身為奴隸的記憶,也讓他們不致於成為別人的壓迫者與剝削者。

基督徒藉著記念主的晚餐、重演耶穌受難前設立聖餐的儀式,透過耶穌基督提供的拯救恩典向上帝表達感恩,耶穌為人犧牲的舉動應該要能夠形塑領受聖餐者的人格。也就是說,耶穌是誰、耶穌如何生、如何死,應該成為信徒審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並決定如何生活與行動的指引。

3.以模仿為「記念」

保羅常常提到,「你們要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哥林多前書11章1節;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6節)伊莉莎白.安妮.卡斯特利(Elisabeth A. Castelli)指出,希羅世界的教育方法是以「模仿」為基礎,學生必須模仿老師,以求習得學問或技巧。對希臘化的猶太人而言,倫理道德的模仿尤其受到重視。保羅深受這種教育哲學的影響,常常以自己作為模範,要求信徒必須模仿他。他自己則以基督為模仿對象。所以,模仿保羅,事實上就是模仿基督;信徒效法保羅的目的,就是要效法基督。保羅的這種教導是基督徒生活的基礎──以效法基督為基督徒生活的準則,以福音書的語言來說,就是跟隨基督。

耶穌說:「你們應該這樣做,來記念我」,也可以說是吩咐基督徒要「效法基督」。守聖餐時,信徒被要求要效法耶穌,但這不只是在儀禮上的重複而已,也是促請信徒在日常生活中模仿耶穌的內在態度,而耶穌的內在態度正是祂受難的原因。這需要信徒在生活中去效法、實踐,聖餐不只是過去的、已經完成、結束的事件,也不只是回憶過去的儀禮。 當耶穌吩咐門徒要如此行來記念祂的時候,祂的目的乃是要使這個儀式成為積極的記念,使祂繼續地臨在自己的拯救行動當中。亦即耶穌的跟隨者必須在日常生活當中模仿祂。正如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以儀禮的形式具體化了對世人的愛與對上帝的順服,聖餐禮典的目的也包括闡明基督徒如何模仿耶穌基督,以及基督徒在日常生活當如何形塑人格,使他們能更像基督。

保羅警告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如果他們表現不出對彼此的關心,他們所吃的,就不算是守主的晚餐。他們模仿主的晚餐,只不過是在儀式上虛有其表而已。在守主的晚餐時,信徒們被要求要以仿效耶穌與上帝的關係、與他們同信的兄弟姊妹與世人的關係,來回應耶穌的拯救。所以,「你們應該這樣做,來記念我」,就模仿的層面來說,不只是在外表上重複耶穌設立聖餐時的話、所作的行動,也是要在行為上面模仿耶穌的救贖行動──在行為上表達出謙卑、愛與對上帝的順服。信徒們必須是在日常的生活的每個面向,效法基督。

基督徒應該效法基督的自我犧牲、效法基督所做的事工,即使這意味著要為所領受的門徒職分付出代價,而這可能是他們要為著宣揚上帝的愛與憐憫、追求公義與和平、關顧最卑微的人的緣故而受苦、被拒絕。藉由在儀禮上守主的聖餐來效法基督,基督徒個人及團體內在的道德特質,因而得以成形或被修正。

在逾越節晚餐的情境中,「記念」是參與基督的全人,進而為貧窮和卑賤的人爭取公義。它也是一種模仿,不只是重複儀禮,還是效法基督為愛與公義而自我犧牲的服事。在守主的晚餐時,不僅僅是吃喝的「記念」而已,還一併記念與現實的世界有著密切關聯的事件。因為,基督徒團體在守主的晚餐時宣告記念耶穌的死以及其意義,目的就是要使耶穌的拯救行動,以及其帶來的合一,也在信徒們所生存的世界中實現。

四、普世合一運動在21世紀面對的挑戰

普世合一運動,Ecumenism這個字是從希臘文的οἰκουμένη(oikoumene)來的。它的目的是要促進教會不同傳統之間的彼此了解和更緊密的關係。

然而,普世教協(WCC)前總幹事寇比亞(Samuel Kobia)在2018年3月《普世教會評論》(Ecumenical Review)期刊中的〈21世紀的普世運動〉(Ecumenism in the 21st century)指出,普世合一運動在21世紀必須面對的幾項實況/挑戰包括:1.基督教中心的轉移:2050年基督徒人口估計有30億,其中有一半以上住在非洲,其次是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亞洲排名第三,接下來是歐洲,北美敬陪末座;2.多元化世界中的福音:重要的不只是基督教各宗派間對於神學、信仰、實踐的對話;基督徒該如何與他宗教的信徒相處、共同生活,基督教無可避免地需要與其他宗教進行宗教對話。以寇比亞的話來說,就是需要更寬闊的「普世合一運動」;3.對於超越制度化宗教的靈性的追求,關心「我是誰」「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們與上帝和其他人的關係是什麼」「我們如何探索人類存在的更深層面」等問題的核心是身分認同、意義和目的的追尋。寇比亞認為,它們表達出建立一個更具有公義和關懷的世界的渴求;普世合一運動不只是要超越國家與教派,更需要進一步擁抱在地靈性;4.普世機構的運作太依賴會員教會神職人員,以致錯失了包括青年、學生和女性等一些在教會裡面沒有聲音的平信徒成員所能提供的願景和活力。

其實,寇比亞提出的挑戰並不全然是新的。宋泉盛1996年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本書就指出,21世紀的教會必須面對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世界,以及所引出的福音與文化的議題;他也指出當代權力典範轉移的現象,二次大戰結束之後,人民運動展現它的力量、第三世界國家逐漸展露頭角、基督教神學已經非中心化、婦女運動影響了教會的聖經詮釋和教會體制,這些典範轉移的現象顯示的是軟弱(者)的能力。

寇比亞和宋泉盛提出的教會所處的世界的實況,對於普世合一運動是絆腳石或是墊腳石,端看教會用什麼態度回應。

五、思考問題

根據前面的討論,保羅把聖餐視為對耶穌的身體和血的koinonia,是分享、是團契、是合一,是對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拯救行動的積極模仿。從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舉行聖餐時的混亂提出的「記念窮人」的教導,對普世合一運動有什麼啟發?我們必須再一次省思:

‧教會如何定義弱勢的、被壓迫的、貧苦無告的?(因為種族、年齡、能力、年紀、性別、性取向……淪為社會邊緣群體的人?)

‧教會讓弱勢的、被壓迫的、貧苦無告者的聲音被聽見嗎?

‧教會是否只關心制度化的宗教的靈性,忽略了對實存世界的苦難的憐憫?

‧保羅在哥林多教會呼籲團體內的合一,教會是否被漢文的「普世」兩字誤導,比較熱中於聚焦國外的普世事工、與國外教會的合作、交流,忘記了普世運動還包括基督教不同傳統之間,甚至是與他宗教的彼此了解和更緊密的關係?

在這個世代當中,不公義並不是一個遙遠的事實,或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已。我們都能夠鮮明地體認、經驗到社會、政治上的不公義現象:數以百萬計的人生活在非人的狀態之下、戰爭與饑荒橫行、第三世界與已開發國家及各個社會當中日漸擴大的貧富差距、台灣的主權問題和國際組織的參與、台灣各種弱勢族群的困境……。

教會宣稱自己是追求公義的組織,而且呼籲信徒關心那些教會以外、我們也稱之為兄弟姊妹的人們所面對問題與需要。然而,教會的教導宣揚與實踐之間,總是存在著相當大的落差。正如前文所提及的,聖餐的禮典形塑了基督徒與基督徒團體的道德特質,而守聖餐的意義與信徒生活中的實質問題之間,則有著確實而緊密的關聯。

回到本文一開始提到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藉著聖餐與奉獻,鼓勵信徒把信仰與行公義的行動連結在一起,這樣的實踐方式是在對教會的信徒說明:你們是耶穌基督的肢體,因此,你們要合一,要彼此關顧。這也促使我們記念在現實的生活中受到經濟、社會、政治等不同形式壓迫的人,並且要更進一步地效法耶穌基督,繼續祂的事工,為這個世界帶來愛與公義。 (全文完)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