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聖相遇

陳良智

2012年我參加泰澤靈修學習之旅,在搭公車的過程中意外發現泰澤村庄的前幾站即是在1910年推動修道院改革運動的「克呂尼修道院」(abbaye de Cluny)。幾天後,有機會與一些歐洲朋友們坐公車來參訪這個修道院,可惜剛好在整修中。

當天晚上,同行的台灣牧師們也得知原來有這樣的修道院,決定第二天也要去參訪。結果,這些牧師來到克呂尼修道院參訪的時候,正好開放了。他們身處於這座千年的修道院,不由自主吟唱起《聖詩》303首〈主,我欲謳咾祢〉。這首詩歌原本就是收錄自法國,如今又在法國唱了起來,周圍一些法國人也跟著唱和了起來。可以想像,來自不同地方,上帝的子民用不同語言,在一座千年的修道院裡唱詩歌讚美上帝,彷彿就像啟示錄中的萬人詩班一樣感動人心。

我相信每首詩歌,都是每個作者想要把他們與神聖相遇的感動傳遞給更多人。每年都會有新的詩歌產生,也會有人想要把這些新的詩歌應用在教會的禮儀當中,每隔一段時間也會有新的詩歌集的編纂與出版。

新的「聖詩」出版,除了收錄新的詩歌之外,難免會刪掉編輯者認為比較少用的詩歌。而這些詩歌,偏偏還是有一些死忠支持的鐵粉。例如《聖詩》(2009年)的第645首,就是把《聖詩》(1964年)所刪除的又收錄了回來。當然在詞彙上,把華人熟悉的「耶和華」改為「主上帝」,也引起一些人的反感。而有些詩歌最後維持「阿們」,有些詩歌則不用,也引起許多困惑。牧長們如果沒有幫忙解釋、緩頰,反而覺得民氣可用,則困惑、衝突更是加劇。

其實編輯成一本所謂的「聖詩」,只是方便信徒在禮拜當中使用。越來越多人在禮拜當中使用投影片,加上手機軟體「聖詩」App的推廣,人手一本聖詩的現象也越來越少了。

《聖詩》(2009年)介紹了許多詩歌,例如〈主,我欲謳咾祢〉就是一首接受度很高的短詩。隨著資訊流通,不少教會自己翻譯詩歌,甚至演唱、出版,這也值得我們學習。詩歌並不會因為被收錄在《聖詩》就成為聖,也不會因為被刪掉就沒有價值。這些詩歌與我們一樣,都是成為神聖的器皿、載體,為的是要見證、導向上帝與我們的相遇。(作者為七星中會濟南教會教育牧師)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