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榮台北報導】文化部長鄭麗君1月30日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出席「後。文化政策白皮書:實踐力、行動力——公共論壇」,暢談文化政策。她坦言,政府介紹台灣南島文化,確實做不夠,因此政府要將南島文化歷史建構起來,幫助國人深化認識自己是誰,由土地成長出來的文化才會自然延伸到國際。
2019年,台灣進入「後。文化政策白皮書」時期,文化部面對當前政治結構,如何跨越現實困境,實踐民眾的期待,使台灣文化政策邁向2020年的新紀元?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特別邀請文化部長鄭麗君與大眾面對面,接受各界學者、專家與民眾們的考驗及提問。
就駐外館缺乏積極推動非中華文化,鄭麗君表示,台灣有深厚南島文化,但國人欠缺這方面認識,甚至對於台灣文化不知所云,文化部正加強推動重視南島文化,從國人認識自己南島文化歷史做起,由土地成長出來的文化才具國際高度,她說:「如果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那又該如何讓國際認識與知道台灣有深厚南島文化?」
鄭麗君指出,台灣是原鄉,南島文化則是世界文化的中心,用南島文化重建台灣史,使南島文化成為世界文化的平台,目前史前文化博物館已經開始推動,並有許多博物館一起加入。此外,台灣的藝術史、音樂史、電影史等歷史都需要重建,電影史博物館將會落腳新北市,她強調,歷史要重建,國人才知道自己是誰,透過結合當代詮釋重新發展,雖然需要時間,但非常必要。
民間團體搶救文資常被形容成「文化恐怖分子」,鄭麗君說,《文資法》修法後,重點放在「文資的再生」,許多文資建物屬於私人財產,文資再生需要體系化保存,給地方政府「文資保存預算」去做空間設計布局,並由國家制訂容積移轉政策,設立中介組織協助再生及營運。她說,公有的先做好,才有正當性做好私有的保存,文資法修法希望納入私有文資的保存。
設立台語頻道,鄭麗君也指出這是基於文化平權。過去國家在語言傳播文化政策沒有整體思考,於是客語台是由客委會標案委外製作,原民台由原民會負責,而行政院剛通過《文化基本法》,在語言權利方面,國家公共媒體有保障族群頻道設立,但沒有放棄包括新移民在內的多元族群,因此地域性及年齡區域等都包括在其中,而這些都有公媒可使用,均已草擬於文化部正在推動的《公共媒體法》草案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