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記憶 見證美好恩典

《賴永祥文集》出版 記錄台灣百年教會、社會變遷史

【陳逸凡專題報導】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台灣教會公報社三方共同合作出版《賴永祥文集》,全套共7冊,分為教會篇、歷史篇、資料篇三大部分。2018年12月《賴永祥文集》第一、二冊付梓成書,2019年1月5日上午於台灣教會公報社舉辦新書發表會,正式向讀者介紹這部與台灣教會與歷史息息相關的重量級著作。

台史博館長林崇熙表示,《賴永祥文集》是台灣歷史發展的重要紀錄,這些歷史紀錄雖不斷以各種方式呈現,但也不斷流失;能夠蒐集相關文獻出版,對台灣社會以及對教會來說都很珍貴。他特別指出,賴永祥文章中所引用的豐富資料,對台灣史研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指引,除了文字史料之外,包括具體歷史現場的找尋與紀念,都可以串連成豐富的文化路徑,在當代生活中重新被看見與感受,成為台灣歷史發展的重要環節。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主委夏文學牧師表示,賴永祥在台灣大學服務期間即開始用心整理教會歷史,包括1965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百週年時整理宣教文獻,隨後於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任職期間,亦持續透過書信往返台灣各地教會及家族,鉅細靡遺蒐集相關史料,並接受時任《台灣教會公報》總編輯盧俊義牧師邀請,撰寫「教會史話」專欄,透過信仰人物見證上帝榮耀,貢獻給台灣這片土地。

在新書發表會的現場,賴永祥特別預錄影片向與會者致謝請安,講述「教會史話」專欄開設的始末,從1988年初至2004年3月止,共寫下674篇教會史,具有階段性價值。賴永祥也說明《賴永祥文集》歷史篇包含自己1950年代起撰寫台灣歷史文章,打破過去學界只參考中文文獻慣例,開始使用西文、日文文獻。資料篇則收錄自己的回憶錄、書信等個人紀錄。

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方嵐亭牧師表示,《賴永祥文集》的出版需感謝許多人共同的努力,並期許後代子孫重視自己的歷史文化,認真認識自己的土地,成為整體社會與國家發展的資產。

現出版之《賴永祥文集》第一、二冊內容包含由「教會史話」專欄集結出版但已絕版之專書《教會史話》第一輯至第四輯。最重要的特色,除宏觀的敘事歷史之外,還有微觀的個人生命故事。藉由許多市井小民專輯,不單記錄大時代中小人物的生命經驗,更從他們之間的人際關係與網絡,來描繪出社會時代的變遷、歷史記憶的傳承,以及信仰價值的傳遞。

本期新聞專題收錄賴永祥為《賴永祥文集》所寫的序文〈我的足跡與著作〉、夏文學和鄭仰恩兩位牧師在新書發表會上的發言,並擇錄「教會史話」第33篇〈書名有序陳大鑼〉讓本報讀者一覽為快。

賴永祥自序──我的足跡與著作

我很高興也感覺很光榮,台灣歷史博物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與台灣教會公報社要共同出版我的《文集》。重新再讀這些文章,自己有一些疑問:真的有需要重新出版?不過,把那些記事綜合起來看的時候,那也是在反應我將近一世紀,整輩子的腳跡。

1922年,我在日本統治期間的嘉義出生,12歲的時候就讀基隆長老教會的主日學;15歲受洗,成為教會的會友。我在台北高校時期,有用日語寫的3篇文章,表達我對基督新教的信仰與追求知識的熱情。

現在所說的台北高校,全名是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全台灣只有一間。那是日本統治時代的菁英課程,讓我很順利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學生也要參與戰爭,所以我到滿洲新京(瀋陽)陸軍經理學校受訓,在《波茨坦宣言》之後,任陸軍經理部少尉軍官。

戰爭結束之後,我參與東京帝大的前輩朱昭陽先生等幾位,創立私立大學,想要努力發展台灣未來人力資源的計畫,打算一生在學術界工作。不過,這個夢因為二二八事件而無法達成,延平學院被政府關閉。為了籌劃有一天能夠重建,也為了暫時保存學院的資產,學院就附設「美術工藝社」,我在那裡擔任了4年的經理。

1951年,我回到台灣大學圖書館工作。那不是教職,所以業餘能夠學習研究有興趣的題目,思考之後,我就決定方向――探求台灣歷史的資料。那年年底,我與興趣相同的楊雲萍教授、曹永和先生,以及陳漢光先生,創刊《台灣風物》雜誌。台灣在日本統治下的教育是以東京做志向,中國政府的教育是以中國做志向,對台灣本身的事件沒有很大的興趣。我們想做的,是考慮我們的力量所能做到的事,某種程度盼望能夠專心注目台灣的事情。

在台灣大學圖書館工作,要怎樣把日治時代建立的大學圖書館體系,修整成中國式的體系?那個過程中,要怎樣引用新知識以及最新的圖書館學技巧?這些都是我們的挑戰。這也讓我有機會來美國留學,回國之後,再參與台灣大學圖書館系的設立。修訂《中國圖書分類法》(編按:新版更名《中文圖書分類法》)成為台灣最普遍的分類法。

台灣大學的前身是台北帝國大學,圖書館豐富的資源,讓我能夠一步一步建立台灣研究書目、翻譯外國學者的論文,也寫一些有關荷蘭時期、明鄭、南明,以及台灣外事志。當時台灣是戒嚴狀態,學術與出版都沒有自由。在這種情況下,我撰寫的論文很多是資料的介紹或導讀,論述要很謹慎。在學術上,從目前的觀點來看,這是不夠的。儘管能夠再版,不過,這些是一個早期學者寫的不完整的論文寫作,它們本身是不是有受到這種思考的束縛?各位現在的台灣歷史知識以及所寫的論文大大超越我。請把收錄在這裡的論文寫作,用那種眼光來閱讀。

圖書館收集東西方的經典記載,右邊若有柏拉圖,左邊就有孔子;右邊若有歷代神學家的著作,左邊就有朱子學、陽明學的詮釋並列在那裡;我們的前輩通過它們的著作對我們講話,凡是進去圖書館,全身沉浸在那種氛圍中,就能夠聽見他們的「聲音」。

不過,在古典世界中,並沒有留下一般普通人有活氣的聲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歷史學開始使用「口述歷史」的方法,努力讓各階層的人能夠學習各種人類的生活史,關心教會歷史的我就這樣重視它。1972年受哈佛燕京圖書館所聘;移居到波士頓郊區之後,用通信的方式,一直收集教會史料和信徒的信仰背景與回憶。

《教會史話》是我研讀史料的論作。我盡量列出我知道的史料並介紹有關的史實。我沒有用這些材料寫出台灣教會的歷史。例如宣教師用哪一種文化形式來讓異教徒的台灣人接受的情境;基督徒家庭的形成與成長;白話字聖經對台灣的文化有什麼影響;百年以上的台灣教會,所受到的政治經濟社會的影響,這些有沒有成為世界教會歷史的一部分?台灣的基督徒在世界的舞台上相當活躍;黃彰輝牧師的實況化神學,他曾擔任普世教協(WCC)教育基金的主席,宋泉盛牧師的「故事」神學,他曾擔任世界歸正教會聯盟(WARC)的主席,李登輝先生成為台灣的總統,這些會不會成為教會歷史的話題之一?每個人收攏這些資料,要寫台灣教會史的時候,把這些教會史話當做史料的一部分,能夠有幫助,我感覺很榮幸。

長年陪伴、照顧我的愛妻劉慶理(1923~2011年)在幾年前蒙主恩召,感謝她的愛不停止,我現在與孩子生活在波士頓的郊區,特別喜歡台灣基督徒朋友來拜訪。台灣仍然站在艱困的國際環境中,痛苦的時代也會再繼續一段時間。波士頓郊區留下很多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歷史遺跡,這提醒我們這個強盛的美國也有困難的時代。苦難是上帝賜給我們強壯的恩賜,愛我們的上帝一定會讓台灣變得更加美好。1941年,我寫〈苦難的約伯〉,失去孩子失去所有財寶的約伯這樣說:「上主賞賜,上主收回。應當讚美上主的名。」

貢獻己力改變台灣研究走向

│夏文學│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主委

【陳逸凡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主委夏文學牧師在新書發表會中表示,感謝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對長老教會歷史的重視,主動提出合作出版計畫,從籌備算起已有5至6年的時間。過去台史博多次跟歷史委員會合作,透過歷史、教育、地圖等展覽,活化教會文物,讓冰冷的收藏品變得生動,透過專業整理,讓長老教會文物通過借展得以曝光並得到很好的維護。其次也要感謝台灣教會公報社投入《賴永祥文集》的整理再版,讓新書得以更美的樣貌面世。

夏文學說,賴永祥長期透過圖書館及史料蒐集的專業,認真整理台灣教會歷史,包括1965年長老教會設教百週年紀念刊,曾收錄賴永祥撰寫的〈基督教台灣宣教文獻〉,讓教界人士得知這些寶貴文獻的存在。他表示,雖然後來賴永祥離開台灣,前往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任職,但是並不因此停止教會文獻蒐集的工作,在電子郵件不發達的年代,不斷寫信給台灣的教會、牧師、家族,以郵寄方式蒐集各種紀念冊,這件事雖不繁重,卻很細緻,直到1988年第一篇「教會史話」發表,連續不間斷發表長達數年,讓教界人士得以重新認識這些歷史。

夏文學表示,因時任《台灣教會公報》總編輯的盧俊義牧師邀請,「教會史話」專欄的原始資料,以手寫方式逐篇把文稿跟所附相片寄回台灣。從一個長老教會牧師的立場來看,「教會史話」不只是把150年來大大小小的人物,透過史家之筆,讓他們在台灣社會與教會的歷史舞台上鮮活起來,更透過在信仰上敬拜、敬畏上帝的角度見證出來,不管是基督教文化的薰陶或專業才能,因榮耀上帝的使命感,貢獻在台灣這片土地上。

夏文學指出,「教會史話」專欄刊出後,引起教會及歷史學界的重視,賴永祥長老於1990年代受邀返台演講,當時他曾陪同賴永祥在返台空檔前往各地拜訪教會。有次拜訪完彰化教會之後,正要前往豐原、大社等地,車子在高速公路上爆胎,賴永祥當時近80歲之齡,還跨越到護欄外等待救援,讓他印象十分深刻。

夏文學表示,感謝上帝賞賜賴永祥長老健康長壽,讓他在96歲高齡還能見證文集出版。兩年前,賴永祥將波士頓住處書籍全數捐贈給長老教會,當時同工前往協助將這些書籍裝入貨櫃,運送回台南神學院,未來總會歷史檔案館開幕後,期盼透過這些豐富的收藏,能夠鼓勵年輕的研究者跟隨賴永祥長老的腳步,投入相關領域研究,也期待長老教會能夠整理出豐富的史料,持續與台灣史學界合作。

夏文學指出,「教會史話」發表的年代,是台灣歷史改變的時代,包括解嚴、民進黨創黨、蔣經國過世等,之前長老教會的歷史都是由自己整理,當台灣歷史改變後,歷史學也開始重視長老教會的歷史,期盼這些素材也能持續透過政府的力量整理,貢獻給台灣社會。

歷史感讓土地與文化有活氣

│鄭仰恩│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

【陳逸凡專題報導】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鄭仰恩表示,看到賴永祥長老預錄播放的影片,格外有感觸。影片中,賴永祥坐在書房電腦桌前很謙虛的稱自己只有完成階段性的任務,但對台灣社會來說卻非常有價值,不只是階段性的更是開創性的貢獻。

鄭仰恩回憶,1980年代前往賴永祥家中拜訪時,看到一個又一個陳舊古老的檔案夾,跟光鮮亮麗設備新穎的檔案館很不一樣。賴永祥從很早就用調查方式進行歷史研究,留下許多寶貴的史料,這些史料都已經捐給長老教會,期盼總會歷史檔案館開幕後,能夠以新的方式供新一代研究者使用。他指出,賴永祥謙卑低調,卻是讓長老教會成為「歷史性的教會」的重要推手,讓長老教會能夠成為一個「具有歷史意識的教會」,與台灣其他的教會比較起來,這是很大的差別。

「賴永祥做為一個圖書館的專業學者,是什麼觸動他一腳踏入史料蒐集的世界?是什麼力量推動他不斷做這件事?」這是鄭仰恩不斷思索的問題。賴永祥早年任職於台灣大學,在和平長老教會聚會,就曾為和平教會編輯紀念冊;1965年長老教會慶祝宣教百週年,他蒐集宣教師史料整理成文章;去到哈佛大學燕京大學圖書館後,也把館藏宣教師史料做了很好的整理記錄。無論去到什麼地方,他都在做整理台灣宣教史這件工作。

鄭仰恩表示,雖然賴永祥人不在台灣,但心一直在台灣,而且不藏私,有人前往美國拜訪,他都樂於接待。許多中生代歷史學者,都得到過賴永祥的幫助,透過他的資料網絡得到連結與協助。1992年,鄭仰恩第二次前去拜訪賴永祥長老,當時他與盧俊義、陳柏壽牧師3人一同從紐約開車前去波士頓拜訪,賴永祥知道後,主動熱心引介關心台灣事務的國際友人相互認識,讓他印象十分深刻。

鄭仰恩指出,《賴永祥文集》除了蒐集早年教界人物故事,也收錄重要書信,對台灣學術界、教會界有很大的貢獻。他說,因為賴永祥的貢獻,使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成為一個具有歷史意識的教會,但他感嘆,可惜這樣的歷史意識越來越淡薄,不知道今日的教會到底對什麼有興趣。他認為「沒有歷史感的幸福,是一種虛幻的幸福」,具有歷史感的教會,才能腳踏實地,釘根在土地上,讓人與文化都能夠活過來,期盼賴永祥長老留下來的精神,讓跟隨其後的新生代都能得到啟發。

教會史話 33:書名有序陳大鑼

在《廈門音新字典》,甘為霖牧師序云:得林錦生、陳大鑼兩位學生之協助。在《內外科看護學》,戴仁壽醫生序云:書經本人口述,由陳大鑼先生用羅馬字寫成。在《羅華改造統一書翰文》,劉青雲先生序云:本書於形成上及印刷校正上,硯友陳君大鑼苦心協力。在這些利用白話字名著幕後貢獻極大的陳大鑼何人也?

陳大鑼,1993年3月1日生於永康,父陳塗圓,母劉甜,7歲就讀於永康義塾,9歲進永康教會小學,1907年進台南長老教中學,1910年11月畢業。因他漢學基礎良好,即由甘為霖牧師約聘,協助其廈門音字典編輯,共事3年。該字典於1913年順利刊行。當時在新樓醫館有戴仁壽醫生(G. Gushue-Taylor),計畫刊行《內外科看護學》(英文書名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Nursing)約大鑼協助用羅馬字寫成,是書於1917年刊行。其後就在長老教中學附屬小學擔任教員6年。

1922年劉青雲先生學成自日本返台,就著手應用新式學術組織並利用羅馬字編寫一本文牘,因有硯友之誼自1923年起大鑼受託協助。他不僅在組織上有所貢獻,在監印及校對尤辛苦從事。該書在上海商務印書館付印。據劉家檔案,1924年10月15日起廠方每週3次交來印樣,每次16面,由大鑼悉心校對,繼續至1925年2月10日校完。是書文513面,連同序、目錄、附錄等計550面,由台南新樓書房發行。其間大鑼之職位是三多商會書記。1926年起,改在青雲父劉瑞山翁經營和源會社擔任書記,至1945年。

戰後他擔任台灣省立台南農業職業學校教員,授國文課,共10年而退休。退休後他仍多協助學人。例如1962年荷蘭學者施博爾(Kristofer M. Schipper)來台鑽研道教,1972年美國穆海飛(Harvey Mol’e)來台擬編台英字典,均獲其協助。晚年他刊《昔時賢文》一書贈與親朋,是羅馬拼音白話字及漢文對照,有句讀、句解、註釋,共178面;附有24孝的故事(語解)。

陳大鑼20歲時與大灣張啟明三女順結婚,育有7男(肯堂、滿堂、耀堂、煥堂、祝堂、瑞堂、彩堂)3女(瓊花適王茂丁、瓊音適林來旺、瓊英適林日祥)。屬永康教會,任執事及長老多年,擔任書記,濟世整濟。1935年永康土墼厝禮拜堂倒塌,經他及長執推動購地新建堂。1983年7月17日安息,永康教會以「教會葬」,告別。(本文轉載自《台灣教會公報》1907期,主後1988年9月18日)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