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下一步 去除威權象徵

(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台北報導】台灣公共空間還有多少威權象徵呢?「總計有1791,平均每20平方公里就有一個威權象徵。」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代理主席楊翠2月24日受玉山神學院助理教授陳文珊邀請、七星中會濟南教會主辦、總會研發中心協辦,在神學禮拜日的「去蔣化或再民主化——轉型正義的下一步」二二八紀念講座上,公布統計數據(如下表)。

21日有統派藍天成員踢斷二二八紀念館和平柱,22日有台灣大學學生鋸斷政治大學蔣介石銅像的腳,23日台獨大老黃昭堂銅像遭人潑漆洩憤。楊翠在臉書上直言,類似事件不斷發生,正表示國家轉型正義的工作亟需進入下一步,「這是國家應負起的責任。」她也懇請年輕人們,不要再以自己的青春生命,去揹負這一個巨大的責任。

楊翠說,轉型正義不只是「去蔣化」,而是要「去威權化」,去蔣化只是去威權化的一部分。她指出,全台1053個公共空間還有蔣介石雕像,單一統治者塑像數量之多、分布密度之高,在世界是數一數二,而且排名最多的縣市中,被認為是「發展最好」「現代進步」的六都就有四都上榜,可見現代進步與威權遺緒並存,在台灣已是一種人格分裂的矛盾。

她直言,解嚴已過32年,蔣介石逝世也44年了,可是台灣社會仍有人對威權統治者保持崇拜心理,教育空間的兩蔣雕像有513座,占比例最高(62%),而教育承載下一代對國家未來的想像,其自由度與否和國家是否能真正落實自由民主、尊重人權,有高度的正相關。

楊翠指出,立法院在2017年12月27日已通過的《促轉條例》第二條明文界定:威權統治時期指自中華民國34年8月15日起,至81年11月6日止。而這47年間主要的統治者,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兩人統治期間就占了83%,他們也都主掌黨政軍大權,兩人更親身參與、建立加害體制及情治系統,這是為何會說兩蔣就是「威權統治者」的原因,而他們的雕像就是「威權象徵」。

(攝影/林宜瑩)

至於推動轉型正義為何會如此艱難?楊翠直言,思想戒嚴尚未解除、威權象徵深入人心、統獨意識介入混淆「轉型正義」意義與價值、「歷史清算」與「轉型正義」被偷換為「政治清算」與「政黨鬥爭」,再加上廉價偽善的寬恕論與拚經濟的迷思,以及大家對威權統治者的記憶被神聖化、美學化,她坦言,轉型正義需要更多時間的投入才能達成,而且轉型正義不該只有「去蔣化」,而是要「去威權」「再民主化」。

問答時間,有兩位泛藍民眾發言,直指楊翠是族群對立的製造者,陳文珊回應時表示,自己是外省第二代,更有滿人血統,「轉型正義不是本省人在追究外省人的罪,而是要讓台灣下一代活在更好的環境裡。」政大蔣介石雕像之所以會被鋸斷馬腿,「這是我們這一代欠下一代的。」意指這一代還有人對轉型正義、民主、人權概念不清楚,才會讓歷史創傷遺留到下一代。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