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看公報 為老店注入新活水

發刊3500期 記錄台灣社會大小事 訪談教會年輕人 以新眼光發出建言

【陳逸凡專題報導】來自蘇格蘭的宣教師巴克禮在35歲時創立「聚珍堂」(今台灣教會公報社),隔年印出全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今《台灣教會公報》)。這份報紙除了因戰爭及禁用台語白話字而短暫停刊之外,至今仍持續出刊不輟。

曾繪製LINE貼圖「布農族山羌先生」推廣族語並接受原住民電視台專訪的專業編輯Umav Ispalakan表示,由於從小在教會長大,平常就會有順手翻閱《教會公報》的習慣,但是在就讀國中、高中時期只是隨便看看,印象中這就是一份教會內部的報紙,等到真正閱讀、理解其中的內容,是在大學以後了。

Umav Ispalakan大學二年級時,因故鄉部落發生土石流災情,位於災害第一線的她將消息貼在臉書上,而獲得《教會公報》邀請擔任義工記者,將消息回傳讓眾教會知道,後來又因代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參與青年普世交流,繼續擔任義工記者寫稿,更清楚撰寫新聞與個人版面抒發心情的差別。

Umav Ispalakan分析,《教會公報》是國內少數願意重視原住民消息的報紙,甚至會有整版專題報導,對原住民議題的曝光有很大的幫助;《教會公報》不單只有教會新聞,也報導很多社會議題,對於基督徒來說,這是很重要的社會對話機會;在爭議議題方面,也勇於打破表面的和諧,提供平台讓讀者投書討論,有助於信仰及神學的省思與進步。她表示,平常收到報紙,最期待的就是就是閱讀「公報廣場」上的意見交流。

因為面對不同議題時,時常會接受不同的挑戰與提醒,促使Umav Ispalakan後來決定繼續前往神學院深造,她希望有更完整的神學訓練來裝備自己,做出恰當回應。她觀察,《教會公報》的全職記者人數有限,在資源分配及調派上,很難整全顧及全台灣的消息,因此能有更多義工記者或駐地記者加入真的很重要,她期待,更多人的加入能將第一手現場消息報導出來。

在臉書設立「神學生Tulbus的歷險記」,不定期提出各種信仰及生活省思的神學生Tulbus Isinkaunan, 因在花蓮求學,亦是《教會公報》的義工記者。他分享信仰經驗指出,從小在教會中被教導順服、不可質疑權威,然而其中許多觀念卻不一定正確,長大後深知不斷思考的重要性,樂見《教會公報》不是只有充斥著宗教語彙的報導,而是能夠提供一個平台,讓不熟悉宗教語彙的一般民眾也能夠親近,更讓不同的神學觀點得以彼此討論。根據自身經營自媒體的經驗,Tulbus Isinkaunan建議教會公報新聞網臉書粉絲頁,除了張貼新聞以外,或許能夠考慮增設「小編」,增加與讀者的互動,讓新聞更為生動與親切。

在迎接《教會公報》第3500期出刊的時刻,本期新聞專題聚焦於專訪35歲左右的年輕人,透過教會青年的眼光,閱讀這份歷史悠久的報紙,提出他們的觀察與建言,幫助《教會公報》邁向下個百年。

建議加速消息更新  即時曝光

【林婉婷專題報導】「高中開始讀《教會公報》,因為會附在禮拜天的週報裡,所以頻率大約是一週一次。」高雄原住民大專中心傳道師賴佳華說,閱讀上採大致瀏覽,並沒有特別鎖定哪些版面。「但最近因為於高雄原住民大專中心服務,較少有機會翻閱紙本《教會公報》,不過有看到身邊年輕人會分享活動報導的網路新聞連結。」

賴佳華推測,如果是跟自身或自己教會無關的新聞報導,可能就無法吸引青年族群閱讀。此外,她認為,《教會公報》的內容或許較為嚴肅,不像其他基督教新聞媒體,「但我覺得其實應該要關心得更多。」至於是否應該借鏡並做出什麼變動?「我覺得會關心的人就是會關心,不會的就是不會。」

賴佳華談到自己平常不會看很多電視新聞或電子報,反而是習慣選擇價值認定相似的新聞媒體來接收資訊,因此會透過《教會公報》接收政治與社會類消息,她也建議公報網路新聞的更新,可以再更為即時一點。

期待呈現多元議題  促進交流

【林婉婷專題報導】看《教會公報》時,「多是挑主題看,有時候是議題、有時候是社論。」排灣中會青年幹事額冷‧璟拉提到,尤其網路新聞方便轉貼、分享,還能透過留言即時互動,用關鍵字搜尋文章也更方便。不過額冷也認為不同媒材能滿足不同讀者需求,例如網路版新聞圖片較多,紙本則適合無法長時間使用網路者,此外紙本還有廣告版面。

「我最喜歡《教會公報》受難週相關報導了。這幾年受難週的特輯都很好,有不同議題,對個人靈修是很好的讀本。」而身邊其他青年則會關注原住民族議題、土地正義議題與總會記者會聲明等相關新聞。近期讓額冷印象深刻的是,《教會公報》在「公報廣場」中刊出婚姻平權議題的不同立場者投書,成為開放意見討論與交流平台。

額冷觀察發現,有些青年較喜歡柔性文章,但她認為《耕心》已承擔「見證故事」的功能,只是不少人不知道《教會公報》與《耕心》都屬於台灣教會公報社出版品。她笑著指出,其實很多年輕人在Instagram的「主日平安」打卡是放《耕心》封面,可見接受度之高。

關心本土深入淺出  深度報導

【邱國榮台北報導】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所研究生周維理說:「《教會公報》是非常議題導向的媒體,而且神學方面的探討也多能深入淺出,是知識密度非常高的報紙。」

周維理非常欣賞《教會公報》,除了秉持關心本土的立場以外,也重視國際局勢變遷對於台灣的影響,並倡議弱勢、原住民、婦女、環境等許多議題。他表示,《教會公報》的報導內容紮實,又有許多神學探討的思辨,信仰基督價值的論證,甚至還保有母語書寫的版面,是一份知識性密度非常高的媒體。

「我覺得這是一份理想性非常高,也是一份我理想中的報紙。」周維理說,因為欣賞《教會公報》,所以會覺得閱讀公報的人口相當低而不免感到可惜,但他會繼續支持公報,未來會多多投稿。

周維理覺得,會閱讀《教會公報》的人,幾乎是本土派的基督徒,又相對有進步的想法,但這種人在台灣其實非常少,所以客觀來說,《教會公報》的流通量不論實體或網路,應該都很低。如果想拓寬實體及網路閱讀量,他建議《教會公報》可以借鏡同樣有宗教背景的《大紀元》,緊密關注國內時事許多議題,同時也聚焦國際時事走向。

多面了解教會社會  公義為懷

【林宜瑩台北報導】七星中會濟南教會幹事魏寧表示,對教會公報社最初的印象是《耕心》。很多教會特別喜歡把《耕心》蓋上聯絡電話與會址後,發送給街坊鄰居傳遞福音故事。當魏寧服務觸角延伸到非社區型教會時,深刻觀察到會友非常喜愛閱讀《教會公報》,因著內容多元觸及社會公義、青年平信徒讀經觀點、教會與社會的動態消息、婦女角度深入的生活靈修觀點等。在忙碌的都市型會友群體中,他們認為透過《教會公報》,可以多面向了解教會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魏寧說,來自英國長老教會的巴克禮牧師在聚珍堂(現今台灣教會公報社)以台灣第一台印刷機印出了台灣第一份報紙,這兩年教會公報社也展出原始的復刻版印刷機樣貌,讓民眾有機會能透過親自體驗印刷的過程,讓因環境保護議題而日漸減少的紙本閱讀,增加幾分情感與回憶。

近幾年感受到《教會公報》趨近年輕化與多元面向的議題,魏寧表示非常喜歡從歷史中追尋教會與時俱進的故事。《教會公報》屬於免費索取與自由奉獻,期盼有更多對文字事工有負擔的朋友,能更多投入於此領域,讓福音事工廣傳。

堅持並陳弱勢聲音  接納他者

【邱國榮專題報導】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生李新元表示,相當肯定《教會公報》堅持新聞自由,呈現主流聲音以外的聲音。

李新元表示,這是一份非常貼近時事、關心社會的報紙,相對於其他基督教媒體只在意教會主流聲音,《教會公報》會並陳弱勢者的處境,呈現非教會主流的聲音。他認為,目前台灣的基督教所營運的幾家新聞媒體當中,公報應該可成為榜樣。

《教會公報》有無扮演好新聞媒體該有角色?李新元舉例,長老教會自詡關心政治、社會、弱勢,但現實卻常自相矛盾,他有時候就會寫文章投稿給《教會公報》,批判教會的沉痾。像是指出教會不該在《勞基法》修法爭議上選擇沉默,也會批評教會傳道人在婚姻平權議題上,帶頭散播假消息,「光是對於教會批判性的言論,《教會公報》可以接納,就非常偉大。」

李新元引用長老教會〈信仰告白〉的內容指出,合一是一種相對多元的概念,《教會公報》必須要堅持下去,並陳不同的聲音。如果每間教會都能本著基督的愛,並且秉持著合一精神,成為和解的使者,相信未來一定會有更多人認同報紙的精神,也會有很多人願意看報紙。

少點政治多點見證  吸引眼光

【林宜瑩專題報導】現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宣教社助理Ipay Mic (苡拜‧米治)說,很多原住民教會青年幾乎沒在看《教會公報》,大概是因為現在手機、網路資訊發達所致,而且現在的年輕人,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所有資訊都是從社群軟體得知,這導致她身邊的教會青年很少閱讀紙本報紙。

Ipay Mic是牧師的女兒,每週回媽媽的教會參與服事,幫忙把《教會公報》跟《耕心》夾在教會週報內,就會順手拿起來瀏覽一下。她表示,因自己是原住民,只要是有原住民相關議題,就會比較有興趣去看內容;事實上,Ipay Mic的媽媽也擔當爭取部落權益很重要的角色,因此,她對原住民土地正義、原青團體關心的議題都很關注。另外,「同婚」議題也會引起她的興趣。Ipay Mic說,那是因為身邊多少有同性戀的朋友,其實他們跟大家都一樣,只是性別傾向不同而已,她總覺得他們被誤解、在教會中很孤單,教會應該多一點關懷與同理心。

Ipay Mic說,《教會公報》新聞版面因為多涉及政治議題,加上字太小、字海一片,感覺議題太沉重,通常是看一下封面標題後,就往彩色版的那面翻,因為她比較喜歡看一些輕鬆、探討信仰的文章。她對個人生命見證的篇幅很有興趣,因為看見他人生命被上帝改變,是很令人振奮的,也是一種很好的生命學習。她建議,《教會公報》可以少點政治,多點生命見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關注與閱讀。

時代更新人手一機  開發APP

【洪泰陽專題報導】台中中會柳原教會執事張玉旻是第一代基督徒,國小時參與主日學課程接觸到基督教信仰。她因對於青年事工服事有負擔,10年前在中會青年部時期開始閱讀《教會公報》。她表示,因為需要了解總會與各地教會的訊息,還有知道中會青年活動是否有被介紹,剛好當時有名記者是她的國中同學,就開始特別去注意報紙內容。

2004年,教會積極參與「228手牽手護台灣」活動,不同於一般報章報導內容,《教會公報》透過平衡性與全面性資訊,讓張玉旻得知活動宗旨。但她也強調,那是因為她是剛好有訂閱報紙,如果沒有訂報紙的人,就可能沒有機會了解到了。張玉旻建議,如果《教會公報》可以主動收集各地教會執事名單,並寄發報紙到府上,除了可以提升閱報率以外,也可以讓初任執事的同工,更快熟悉自身教會以外包含中會與總會的消息。

顏姿叡是柳原教會的新任執事。她表示,她阿公還在世時,她就開始看《教會公報》,並學習其中的文字,但現今就不會特別去閱覽。她表示,新世代年輕人的資訊接收習慣改變,需要新聞資訊,往往會從網路上的新聞入口網站去了解,若想了解教會間的訊息,大都從FB或LINE的群組去了解,並不會主動去翻閱紙本教會報刊。另外,她也說,現今人手一機,如果未來有機會開發出APP的話,或許可以讓更多教會年輕人願意去閱讀教會新聞。

強化普世台文版面  成為教材

【洪泰陽專題報導】自小在教會成長的賴正野,為台中中會篤行教會最年輕的執事,平時因個人靈修需要以及擔任教會職務之故,會多方注意並閱讀教會間的訊息,《教會公報》、《論壇報》以及《基督教今日報》等都是他的閱讀來源。

賴正野,就他的觀察比較,可能因為版面的關係,對比於其他報刊,《教會公報》好像在國際性或普世性的教會新聞較少,有時也可能因為公報是週刊性質,一些國際教會界的即時性新聞報導比較看不到。另外,其他報刊會有很多名人專欄,例如《論壇報》曾規劃了台灣大學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張文亮的專欄,相對比較能吸引一些年輕朋友。

賴正野說,因為擔任教會職務,對於教會未來的事工方向有負擔與使命感,因此他非常重視《教會公報》每月一次的特色教會專題報導,從文章內容中找出這些教會的獨特事工與推動經驗的分享,作為教會規劃未來宣教事工上的參考

篤行教會有個傳統,每週日會有白話字課程,而新任執事同工更必須完成基本的學習才可就任。賴正野說,他曾看過教材,例如白話字小短篇與台語八音的範例等簡報資料,這些應該就是從《教會公報》裡面摘錄下來。他認為《教會公報》的台文版資訊應該要好好保存,甚至可以類似總會主日學規劃六年輪課程,讓台文羅馬字的學習更有系統,相信會幫助更多教會同工使用與學習。(相片提供/賴正野)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