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長幼手牽手, 美學藝術齊步走!

Photo credit: Jay Hsu - Chen Chieh

從出生以來,孩子透過聲音、色彩、肢體的伸展……,認識自己、體會人我之間的關係,渴望觸摸到上帝的真善美,這是一段人生自幼及長,不止息的旅程。
本專題透過相關工作者的經歷,邀請讀者認識生命與美學藝術的連結,歡迎長幼手牽手共舞、共讀、透過肢體表達心聲。


(本專題相片提供/影響‧新劇場廖末喜舞蹈劇場、陳玉金)

 戲劇 呂毅新 

詮釋青春心價值

採訪◎郭慧姿

自2012年開始演出以來,「影響‧新劇場」不論是推出改編自賴和作品的《一桿稱仔》,或《海天鳥傳說》《尋找彼得潘》《發角》等,不難看出其關照兒童與青少年的初衷,這要從該劇場藝術總監呂毅新的成長過程說起。

大學唸中文系的呂毅新,在新鮮人時期就帶領同學參與系上兩年一度重頭戲──鳳凰樹劇展的戲劇比賽,兩年後更以《里長伯的100桌酒席》在劇展大放異彩,後來這齣戲應華燈藝術中心之邀,於該中心15週年慶時演出。在大三戲劇課的分組表演,呂毅新編導《華里耶傳奇》與同學合作,20多年後的2018年,這齣戲改編後成為台南文化中心藝術進區的演出節目。

        

■愛上戲劇

呂毅新回憶自己會愛上戲劇,是受了家族長輩的影響,「他們身上有很多故事,也很愛說故事,」例如,祖母個性溫暖,善於聆聽、與各式各樣的人交流,「她與人的對話,就像故事一樣精采。」在彰化和美的祖母家生活,故事俯拾即是,「從小我就常聽人家說附近的陳虛谷是個大善人,年紀漸長,才知道他是賴和的好朋友,兩人都是彰化重要的文學家。」

祖母家靠近廟口,呂毅新從小就在那裡看布袋戲、歌仔戲,在外公家則接觸到了京劇。外公流亡來台,經歷大江大海、起落的人生,儘管來台後經濟狀況大不如前,仍熱衷宴請各方好友來家裡嚐他的拿手好菜。外公自己愛票戲,也常帶年幼的呂毅新到國軍英雄館去觀戲。

正因從小身受長輩不同文化的滋養,以及家族中天主教、基督教與傳統信仰的和諧共存,「跨界」對呂毅新來說是極自然的事,戲劇裡的古典文學帶領她就讀中文系,在地的經驗、信仰的薰陶,也影響她後來做戲注入台灣文學元素、不經意揉合基督信仰。

呂毅新說,父母也常帶年幼的她去看台灣劇作家汪其楣編導的《人間孤兒》《大地之子》等演出,還有汪其楣導演的台北聾劇團演出,其中對人道的關懷深刻影響呂毅新日後的創作,「很慶幸自己正式接觸戲劇,是從看汪老師的戲開始,」而非以商業為目標。

■期許年輕生命找到價值

1996年大學畢業後,呂毅新在劇場工作幾年,也從事青少年教學、出版了劇作。擔任汪其楣《一年三季》編導助理時,汪其楣鼓勵她既然已有實務經驗,何不出國進修?於是,她開始準備各種資料與能力,於2000年前往美國修習戲劇碩士課程。在美國,她在專業劇團工作,也與當地兒童、青少年合作,期許未來能為他們做戲,「社會上仍有許多不公義,我想透過戲劇呈現生命的美善,關照最小的弟兄。」尤其幾年後,她在生產後歷經大病,更催促她「以藝術家、女性與母親身分,為孩子做戲。」呂毅新說,「很多人不喜歡與青少年接觸,但我自得其樂。可能是因為從小就在主日學長大、青春期也很難搞的緣故吧!」她也發現,靈感來自真實生活的戲,能夠幫助青少年表達情感、建立自信,她坦承,「從小我內心極想勇敢冒險,卻生性害羞不敢嘗試,但是在戲劇裡,我得到了滿足。」她進一步表示,「在我成長的年代,孩子似乎只有一套價值標準,我希望透過戲劇讓所有價值自己發聲,讓戲劇與生命教育連結。」劇場成立以來,她看到投入劇場工作的青少年改變了人生,例如偏鄉孩子能夠掌握的資源非常少,卻因劇場學會與人合作、溝通、了解文學背後的意涵,「這些都是適應現代社會必需的養成,」而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也令孩子變得有自信、看得到世界的其他可能性,她說:「這正是我想做的戲劇。」

■演出、看戲一起來

有些孩子觀戲之餘想參與演出,劇場可提供專業課程幫助他們了解這個產業,「他們因此發現這條路並沒有想像中好走,甚至還會主動表示,工作人員投入這麼多心血,票價其實很便宜!」從劇場和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共同合作的「16歲小戲節──少年扮戲計畫」已完成的各齣戲,觀眾可看到補習以外的16歲人生──清雞屎賺零用錢、接受肝臟移植手術的成長過程……,也有孩子因為呂毅新的同理,坦然接受自己的與眾不同。

除了關照兒童與青少年,近年來劇場也帶阿公阿嬤以戲劇做「口述歷史」工作坊,並持續透過戲劇記錄真實生活。8月16至18日在台南文化中心有青少年劇場《共振》演出,呂毅新鼓勵父母、師長一起走入劇場,更加了解身邊的生命故事。

 舞蹈 廖末喜 

跳舞,不只是跳舞

口述◎廖末喜
整理◎陳碧如

現在有些家長過度保護小孩,導致小孩很難教。我看過有些家長甚至不讓已經3歲的小孩爬樓梯到教室上課,堅持抱孩子,這對小孩的成長及獨立不是很好。以前家長把小孩送來教室後,很放心交給老師,不會留在現場,懂得尊重老師;現在家長跟著小孩上課,小孩容易黏在家長身邊。

為了避免孩子分心,我們上課會關窗戶、拉窗簾,把家長隔離在外,小孩哭個兩三次就會習慣了。不過,有些媽媽還是要拉開窗簾看。我們會跟家長溝通,請他們先在窗簾後休息、看書,不要讓小孩分神。光要教育家長這一點,就很不容易。所以,真正難教的不是小孩,而是家長。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觀念錯誤,還以為這是愛。我發現,孩子跳舞很快樂,動作很大,但受到過度保護的孩子,跳起舞來就很一般,表情也不怎麼笑。家裡管太嚴或太溺愛,從孩子的動作就可以知道,因為跳起來沒有感覺。

■多元學習

現在光要叫孩子專注,跟著老師的指令做動作,就要費很大功夫,10個孩子當中,有5、6個這樣的孩子。當他們做出正確的動作,我會誇讚他們,用他們錯誤的動作及調整後的動作示範給他們看,讓他們知道差異,他們就知道怎麼做比較漂亮。

有些老師覺得不需要這樣糾正孩子,隨孩子去。我認為不可以,孩子就是要糾正,要聽從老師,沒有服從就不會有秩序。演出時,就可以看到教學鬆散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跳得亂七八糟。

上跳舞課時,有些孩子跳完,就會乖乖坐好,甚至有的家長會要求他們把手放在後面。有些孩子就會覺得上課跟他沒關係,東倒西歪。從這些孩子身上,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只提供他們吃穿,欠缺管教及服從,不明白不能任意干擾別人。

孩子調皮歸調皮,但在適當的場合及時間,必須知道要守規矩。現在的孩子都保護得太好,沒有獨立時間思考自己要幹嘛。兩個大人只照顧一個孩子,成天盯著他,告訴他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孩子也不會快樂。

不過,至少這些家長還願意把孩子送來學舞蹈,舞蹈不像彈琴、音樂、寫書法、作文、珠算是單獨的,舞蹈是群體的,是團體的學習。兩個人拉手、三個人跳成一圈、十個人跳一大圈,要跟其他人互動,從小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不是只有學肢體語言。舞蹈的好處是可以給予孩子又多又廣、不同層面的訓練。譬如大概3歲以上,我們就開始訓練他們自己穿鞋襪、梳頭髮,學習獨立及打理自己。

       

■美的教育

孩子從小除了教育,還要接觸美的事物。我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看到很多媽媽推著小孩參觀,有些人覺得孩子怎麼看得懂,其實美的教育就是從小開始,培養孩子對色彩及造型的眼光,會讓孩子的成長不一樣。跳舞不只有跳舞,要看畫展、聽音樂會、聽演講,多方吸收才會有源源不絕的靈感。

幼兒舞蹈之後才有兒童舞蹈。幼兒舞蹈,孩子還無法感覺關節要向下,跳的時候會用腳跟跳;兒童舞蹈要知道跳舞不是只有腳勾,出去的動作要靠腳尖,跳起來要用腳背,身體這樣延伸就很好看。跳芭蕾的身體之所以漂亮,就是因為身體的延伸,順著地板出去,擦著地板回來,全身肌肉都在延伸。跳了四、五年以後,就會建立挺立的姿勢。

孩子學跳舞,除了學到與音樂旋律的配合,肢體也會變柔軟,走路姿勢就會慢慢變挺。走路挺,站也站得好,就有美感。再來,他們就學會自己創作。我們有即興創作課程,我們會教育小孩,讓他們自己想一個動作,什麼動作都沒關係。之後會給他們一個故事,然後創作的動作會漸漸增加。

假設孩子幼稚園來跳,大概小學五、六年級就可以看見體態與氣質的改變。孩子知道自己要上台表演,會學著節制飲食。有目標可以努力,這是現在的小孩比較缺乏的部分。

我從教舞看到教養孩子方式不停演變,跟過去有很大不同。以前,家長聽老師,學生好教。現在家長差不多30幾歲,他們以前在學校只重視升學,老師沒在教規矩。有很多校長跟我提過,他們很擔心那個時期的人要成為學校的老師,他們的家庭教育沒有教他們規矩、做人處事、行為舉止,這樣要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我們以前的社會,不像現在的社會風氣過於自由。現在的爸媽只顧著滑手機,不管孩子。爸媽在家沒有看書的習慣,自然無法要求孩子看書。畢竟孩子沒有榜樣,最後就跟著大人玩手機。現在的環境及生活品質進步,人心卻倒退,已經不懂得尊重他人。(編按:知名舞蹈家廖末喜從事舞蹈教育半個世紀,從舞蹈班孩子素質的變化看50年來親子教養的變遷。)

 繪本 鄭明進 

畫筆喚出純真童心

◎陳玉金

今年87歲,被暱稱為「繪本阿公」的鄭明進,曾經當過25年小學美術老師,翻譯過《好餓的毛毛蟲》《窗外送來的禮物》等許多知名繪本,也和作家合作出版《十兄弟》《小紙船看海》《請到我的家鄉來》等繪本。他還不時在報章雜誌介紹國內外著名繪本作家、撰文欣賞導讀,忙著美術教育和推廣繪本的相關工作。

■從小愛畫圖

1932年,鄭明進出生在台北六張犁,小時候接受日本教育,雖然沒有太多課外讀物可以閱讀,但是家裡有一套日本講談社出版的兒童套書,不論印刷和設計都很精美,內容包括世界偉人傳記、科學類……等,其中還有1941年出版的《尼魯斯的冒險》《傻子伊凡》《西遊記》《一寸法師》等,這些令人愛不釋手的繪本,開啟了他和繪本的緣分。

小學六年級曾經自己出外寫生,鄭明進說:「我從小就喜歡畫圖,常常塗塗畫畫。」他常想,母親在生活中表現出的好手藝,對他有很大的影響。母親是深坑人,嫁到六張犁,手藝很好,會用芒草製作狗、馬……等童玩。除此之外,鄭明進的大哥也很喜歡畫圖,家裡的木板牆上貼滿他的畫作,有些是臨摹畫,有些是寫生畫。耳濡目染之下,難怪會將出外寫生,當作是自然的事!

■創作考慮幼兒視覺觀點

《十兄弟》是鄭明進個人出版的第一本繪本。這本書由謝新發改寫民間故事,由他擔任繪圖者,他在畫《十兄弟》的插畫時,已經當了15年的小學美術老師,專注在推廣與指導兒童畫,所以他很在意畫面如何呈現才能讓幼兒懂得欣賞。在創作這本繪本時,他採用符合幼兒視覺觀點的畫法進行創作。

《十兄弟》當中的十兄弟各有本領。鄭明進以誇張的繪法展現各自特徵,例如誇大老大順風耳的耳朵,強調老三粗壯的手臂,拉長老六的長腿等。在景物描繪,則是採用兒童5到7歲的「左右移動式」表現特徵呈現,將人物畫在同一個基底線上,而非透視遠近法。他也注意到幼童在畫水中或地底世界時,經常採用「剖面式畫法」,因此也運用在《十兄弟》的構圖。

色彩的運用,以粉紅、藍、綠、橙、黑色交錯搭配簡單樸拙的造型。2010年,《十兄弟》由沙永玲重新編寫故事,小魯出版,開本變大了,插圖與內容做了部分調整,以套色的方式標色,印在牛皮紙上,展現民間故事特有的質樸感。

1975年,鄭明進43歲的時候,和兒童文學作家林良合作出版了《小紙船看海》《小動物兒歌集》。《小紙船看海》是散文故事,描述山上的小溪中,有一條紅色小紙船,流經大溪流,進入大河,在城市遇到了小白紙船,兩隻小紙船作伴一起去看海,沿途看到許多高樓大廈,最後漂到碼頭邊,看到了大輪船,跟著大輪船出海,他們是兩隻見過大海的小紙船。

林良認為,鄭明進最擅長「場景畫」:「他畫大街、畫市場、畫大河岸上的風光,並不只畫出他的感覺和印象。他會『追索』無數的具體事物,而形成自己的感覺和印象。」

林良形容鄭明進的兒童插畫,兼具「縱覽」「細讀」兩種趣味,「『縱覽』是把一幅畫當做一個整體來欣賞。『細讀』是一一欣賞構成一幅畫的眾多個別事物。……兼具『縱覽』和『細讀』兩種趣味的畫,必然傾向於具象,同時也容易跟小孩子親近。」老朋友的體察,說出鄭明進作品的特色。

《小紙船看海》以誇大的比例表現,例如白紙船和紅紙船出現在水上,和周圍的景物比例呈現不對稱的表現,表達出這兩則紙船雖然是「小紙船」,在故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鄭明進運用兒童畫的特徵在構圖和畫面呈現,為了表現《小紙船看海》的意境,突顯小紙船作為主角,和周圍景物的對比關聯,運用兒童畫「圖式期」的特徵來創作。

■美學啟蒙伴成長

《十兄弟》和《小紙船看海》出版以後,一直受到孩子們的喜愛,持續出版。不只在台灣,2018年德國慕尼黑國際青少年圖書館編選的週曆,從20多個國家的繪本中,選出51名插畫家的作品。鄭明進個人被選入兩幅作品:取材自王安石的詩作〈元日〉及林煥彰的詩〈秋天要走了〉的插圖。畫作受到跨國界兒童的喜愛,他感到非常光榮。

鄭明進有三個孫子,二女一男。他把對兒童畫的教學和研究,用來陪伴他們成長,在他的著作《繪本阿公話孫女:鄭明進的體驗式美力教養》,就整理他帶孫女的成長紀錄,他用自己和孫女的生活故事,鼓勵讀者和自己最愛的孩子創作專屬故事,也用這本書獻給父母作為陪伴孩子的美學啟蒙。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