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榕二三事」展覽 呈現珍貴手稿與思想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鄭南榕基金會在4月7日「言論自由日」前,於鄭南榕紀念館舉辦「南榕二三事」展覽,藉由文件櫃與基金會的常設展結合,當參觀民眾觀賞依照編年排序的照片資料,放在文件櫃裡的鄭南榕手稿則成為閱讀這些文件的另一種字幕。共有5個文件櫃,其中一個文件櫃裡的手稿,是關於宗教,而其中一份手稿,鄭南榕提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指出長老教會是全中國史上存有民主方式最久的社會。

鄭南榕基金會紀念鄭南榕殉道30週年,舉辦「自由之路藝術節」,邀集許多藝術家與文化團體進行創作,呈現自由精神,也透過藝術和文化創作,映入人們心裡,找幸福、求獨立、爭自由。其中,年輕藝術家張紋瑄在鄭南榕紀念館策劃「南榕二三事」,展出鄭南榕手稿,讓已逝去的他仍可以呈現在當今的時空。所展出的手稿,都是張紋瑄從尚未分類的手稿文件堆裡逐一檢視、分類而出,並歸納成5個面向:關於宗教、關於教育、關於策略、關於家庭、關於「自己的事」。

在關於宗教的這個面向,鄭南榕曾為回覆一位友人而寫了張短箋,書信的開頭他這樣提到:「找一個長老教會的教堂做傳道」,接著他說明理由,指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會是全中國在史上存有最久的一個民主方式的次群社會。鄭南榕在給友人的這張簡短書信裡,他希望友人要好好珍惜長老教會這樣的一個社群團體,然而他也在書信中明白地告訴友人,身為哲學家, 他不會成為任何宗教的教徒。

(攝影/邱國榮)

關於宗教牧靈的方式,鄭南榕開宗明義地表示「民主心態」。他指出「信仰要以民主方式行之」「非信仰的活動亦以民主方式行之」。另有手稿則是分析「獨裁宗教與民主宗教」。張紋瑄表示,從鄭南榕筆記裡,對於他的宗教思考及分析,可讓後人瞭解到鄭南榕是如何提醒自己:在推動某種議題及讓受眾維持獨立思考間,應取得平衡。

(攝影/邱國榮)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