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死刑講座  從受害者關懷制度缺失尋求正反方共識  認真面對殺戮的艱難
【陳怡萱台南報導】死刑存廢議題持續受到關注,《新使者》雜誌社、台南神學院、綠黨5月6日在台南神學院合辦「死刑制度裡的人」演講會,邀請著有《殺戮的艱難》一書的社運作家張娟芬,試圖從支持與廢除的兩端找出共同點促進溝通,張娟芬希望透過更多思考與對話,「不只是看見相異,也要看見共同點,才不會互相撕裂,而得以暢談議題並交換意見。」
受害家屬需得安慰
張娟芬更指出,被害者及其家屬的權益應受支持,可是被害者家屬的需要不是死刑能給予的。她理解人們內心正義藍圖裡有一塊是要讓受害者得到安慰,綜觀各國安慰被害者家屬的方式不外乎金錢補償、心理諮商、法律扶助等,她遺憾台灣只做到第一項,因此她認為「我們想讓受傷害的人得到安慰,死刑不能達到這個目的,重要的是建立『被害人保護制度』!」
她說,沒有社會是零犯罪,人人都有可能成為被害人,這個風險永遠存在,問題是當意外發生時,「難道我要一個人承擔嗎?」這個制度的概念類似全民健保,在健康時拿出一筆錢來,集合成大家的醫療基金,「形成一個整體,生存下去的機率較高。」以此分攤成為被害人的風險。她強調,眾人追求安全的社會,但死刑並非安全感的來源,例如搶劫犯、性侵犯不會被判死刑,因此有沒有死刑對於防範犯罪沒有效果,建立「被害人保護制度」才是真正該做的事情。
制度傾斜不利被告
張娟芬2004年以蘇建和案寫成《無彩青春》一書,寫書過程看到台灣司法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她說,理想的司法是檢方、辯方、法官構成金三角,檢方蒐集罪證、辯方申辯無罪,法庭就像公平的裁判;但事實卻是檢察官缺席,法官遞補檢方位置,球員兼裁判,形成「由辯方小老百姓獨自面對國家」。張娟芬說,「審檢一家」的傾斜結構對被告不利,她感到十分訝異。
演講中場,張娟芬要大家試讀一份案件報導並判斷當中嫌犯是否有罪,稍後她解答此案即是沸騰一時的「江國慶案」。她指出,記者的資料來源是檢察官,法律規定偵察不公開,但新聞往往讓「偵察大公開」,而且總是「有罪推定」。當多年後冤案真相大白,當事者不是已經遭到槍決、就是逝去大半青春,這時輿論開始指責當年的判決者為「恐龍法官」、「狗官」等,然後轉向針對另一位嫌疑犯有罪推定。
張娟芬提醒,冤案的形成人人都有責任,「如果我們沒有對報導抱持著戒心,很容易讓『正義感』成為冤案的幫凶。」她說,所謂的「輿論」即是媒體加上眾人,如果當年這些冤案發生時就有facebook,可能只要眾人上網「按個讚」就可以判一個人死刑了。
認真面對殺戮艱難
「人們對法庭的想像、對司法的期待,就是為了追求社會正義。」但公民應對國家權力抱有戒心,以「監督」的角度看待司法,這是目前台灣相當缺乏的一環。她重申,必須繼續推動司法改革來努力,並阻止國家濫權,全體公民應共同監督,並推動大眾法治教育。
演講後張娟芬讓與會者發表意見,包括教師、檢察官、牧師、基督教機構工作者、更生人等,不論立場均熱烈發言、自由交換意見。講座主持人《新使者》執行總編輯王昭文表示,原本政府已停止執行死刑好幾年,理應一步步走向廢除死刑,但去年起卻在輿論壓力下,再度恢復執行死刑;對青少年有影響力的網路作家、名嘴,將「恢復死刑執行」炒作成偉大的正義事業,長久推動司法改革的「廢除死刑聯盟」反而遭到嘲弄批判,社會上瀰漫受害者情緒和殺伐之氣。
王昭文強調,面對死刑,絕不簡單,如果認真面對生命的價值、追求公義,不管選擇支持或反對死刑,都不是輕易自然的選擇;社會要進步,人命要看顧,需要更多人一起真誠面對「殺戮的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