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氾濫化 傷害言論自由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鄭南榕基金會、神學禮拜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研發中心等團體選在4月7日「言論自由日」,於七星中會濟南教會舉辦「鄭南榕殉道30週年紀念講座」,邀請鄭南榕女兒鄭竹梅、玉山神學院助理教授陳文珊、中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徐偉群,就各自的專業與經驗談「民主防衛機制對上假新聞」。該講座凸顯了宗教界對於假新聞已經嚴重威脅台灣民主制度的擔憂。

鄭竹梅不否認台灣的言論自由已經過於氾濫,甚至到了影響轉型正義進程。她表示,台灣社會充斥仇恨性言論,不少人對於鄭南榕的批評帶有仇視,甚至懷疑他的死因,但如何能夠讓言論自由回到正軌,不毀他人名譽、不危害國家安全與主權,與轉型正義息息相關。她認為,政府應該積極於教育現場推動轉型正義。她透露,假新聞的資訊內容往往難以辨識,例如鄭南榕基金會試圖搜尋歷史檔案,還原真相,也被說成撕裂社會。

陳文珊表示,言論自由可以是多元主義的彰顯,但社會必須認知到事實查核的重要性。她也以臉書上貼文解釋假新聞是毀損民主秩序的力量。她指出,很多網友完全是不想根據事實發言,只想不斷地說,只要講了多遍,就有可能變成真理,反而使人喪失進一步釐清資訊的意圖。

假新聞能夠被廣泛散播,跟人際網絡間的彼此信任感有關。陳文珊要與會者思考,去年基督教界在選舉及公投議題的資訊散播,充斥著錯誤內容,是不是該受到言論自由保障?她說,《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公約》第19條、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皆闡述了言論自由是要相對付出責任與義務,為了保障他人名譽、為了保障國家安全及公共秩序,政府有一定權力予以規範限制。

徐偉群則指出,過去社會認識的言論自由是100%言論自由的概念,因此對於政府限制言論自由,他個人感到非常排斥,但是現在的言論行為反而可能導致民主體制敗亡,法學界開始在討論國家是否應採取法律手段予以限制。他也承認,透過法律限縮言論行為會是一場困難的戰爭,但為了對抗破壞民主的言論行為,勢必要做。他要眾人切記,不要把限縮言論行為的這把劍,交給專制獨裁的政權。

徐偉群說,為了保障民主社會制度,建立民主防衛機制,國際社會中確實有透過法律去管制言論行為的實例。《歐洲保障人權和基本自由公約》第10條第1項規定,「言論自由」仍然必須受到「符合法律規定」和「為民主社會所需」的限制。《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第18條,凡濫用言論自由,尤其是出版自由、講學自由、集會自由、結社自由、書信、郵件與電訊秘密、財產權、或庇護權,以攻擊自由、民主之基本秩序者,應剝奪此等基本權利。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