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穌的政治觀(下)

林章平(神學院進修中/東海法律系畢)

承前篇文章所述,若主耶穌有政治立場,這立場可以被如此定義:屬於神的就應當歸予神。這定義是緊緊與祂帶來的已然未然(already but not yet)國度結合──祂是一切的主。我很喜歡台灣基督是主宣教協會的詩歌〈基督是主〉,這首詩歌以輕快的節奏把基督是一切的主表達得淋漓盡致。第一段歌詞開頭:「基督是主,最小原子的主。」在中間唱到:「人類的命運,世界的前途。」結尾則是:「基督是主,我們生命的主,基督是主,生死的主!」在第二段歌詞開頭又提到:「基督是主,感情思想的主,計畫的主。」在中間則描述:「每條街道上,每個公園裡,學校、教會和辦公室,忙碌的工廠,甜蜜的家庭,基督是一切的主。」最後結尾指出:「基督是主,我們一切的主,基督是主,我們的主。」

我們也許會問:「既然祂是一切的主,那真正的衝突到底在哪裡?真正使我們覺得世俗與信仰有衝突的原因何在?」上帝既然是一切的主宰,那真正的對立不在於天上與地上、教會與國家,在每個領域中,真正的衝突落在「對上帝的愛」以及「自愛」。

耶穌的政治觀指出我們可以活出一個完整的生命,是一點也不分裂的生命。因此,我們可以專注在真正與我們對抗的敵人,即是──「自愛」或「自我中心」,是自愛使政府與其他領域變得邪惡與腐敗。
美國公共政策與國際關係學者斯克倫(James W. Skillen)指出:

相反,這對立是落於,在基督裡被神的愛所引導的生命之道以及被自愛所引導的死亡之道之間。這對立是在凡事上服事神以及服事假神而忽視真神之間……悔改的罪人開始轉離罪惡墮落的自我中心,開始了一個神所創造的新生命。

抱著這樣的理解,我們明白在世上的生活,是屬於上帝的旨意中美好創造的一部分。於此,耶穌政治觀的現今應用就變得非常清晰與完整。

斯克倫相信:

我們已經闡明的一個信念是,神創造人類也是為了政治生活。神並非單單為了回應罪惡,才設立政府或政治。在這樣的信念基礎上,聖經描繪出這些按神形像所造的人類,各世代的男男女女,被造是為了在受造界中成為神的代理人、統治者、開發者以及管理者。進一步來看,既然一切存在的萬物都是神的創造,那麼一切關於地上生活的,包括政治生活,都是有意義的。這告訴我們關於神創造的目的,以及我們與神的關係之意義。

行為實踐各有不同信仰價值基礎

基督徒參與政治或其他領域的活動時,不需要覺得愧疚或害怕。相反的,基督徒應視政治生活為一個榮耀上帝、以愛上帝的心來抵擋自我中心的場域。根據彼得前書2章9節,我們有一個新的身分,是被上帝揀選的民族、是事奉萬王之王的祭司,我們也是上帝的產業,並組成一個聖潔的國度。緊接著,我們有權柄與能力去宣揚那召我們出黑暗(自愛)、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雖然許多邪惡的事如火如荼地在政治活動中進行,但身為基督徒的我們,需要在那些邪惡、不道德的領域中,實踐我們對基督的信仰。我們可以為了公共利益(共同的美善),而追求捍衛社會公義。基督徒應盡力提出更好的社會福利政策,以保護軟弱無力的一方。從更普遍的角度來看,基督徒不僅應使用投票權選出一個對公眾社會更適合的候選人,更應該維持根基於基督教信念的批判性思維,來反思與檢討現在的執政黨與政府。

那些說不能將個人信仰價值實踐在社會、政治與法律上的人士,其實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就是世界上根本找不到「沒有信仰價值」的思想。世上每個人在生活各領域中的作為,都是基於他的信仰價值或個人信念。每個人都是將其信念、立場實踐在生活中,這其中包括政治。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能創造出一些中立地帶,看起來好像客觀、不帶個人立場,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每個人對任何事物都有其前提、預設或基礎信念,這是塑造一個人思想與行為的基本要素。因此,我們可以在社會上找到秉持不同信仰的政治人物、麵店老闆、計程車司機、科學家等,也可以找到一些持守「痛恨基督教」信念的人。

我們這些基礎信念、個人信仰價值,都會深深影響我們的行為及解讀事情的角度與看法。持守不同信念的政治人物會有不同的政治目標,紅有紅的理想、綠有綠的夢想、白有白的藍圖、藍有藍的方式,橘有橘的做法,黃有黃的解讀。台灣的媒體,就深深反映出社會上不存在客觀的事實。若大家都能在各個場合上誠實一點,承認自己都有個人的信念,那就能更公正、清晰地處理問題,而非打著絕對中立客觀的虛妄旗幟,來壓迫那些誠實表達自己信念的人們。

對我來說,宣稱自己是中立客觀參與政治活動,反而是不公正的、欺騙的說法。相反,願意表達自己是有帶個人信念、信仰價值來參與政治活動,才是公正、誠實的。為何需要因一家之言、之見,而在政治場合中放棄追求或表達基督徒立場與信仰價值呢?我們可以很自信的在公開場合中,以基督徒政治人物、基督徒教師、基督徒律師、基督徒醫生及科學家的身分來表達我們所確信的看法。那些因這樣嘲笑或看輕基督徒的人,其實還沒真正認識自己,連自己的信仰價值都要隱藏在中立客觀的國王新衣下,這是何等虛偽。

耶穌的政治觀對台灣的意義

討論完耶穌的政治觀在今日的關聯後,讓我們進入最後的部分,這對今日台灣的意義為何?

在台灣基督教圈子中,存在兩種極端的政治觀。一是相信世界都是世俗的、不潔與腐敗的,因此他們不參與任何政治的活動,避而遠之或閉口不談,並且以各種方式表明任何參與政治的基督徒都是不明智與不屬靈的。另外一方則是過度支持某一個政黨或候選人,不分青紅皂白的認同,導致教會被誤會為某政黨、候選人的忠心支持者甚或打手。信仰價值無法被充分的表達,常常被這些支持者扭曲成狹隘的政治訴求,被政黨的顏色所汙染。

在此,我想進一步討論後者,因前者已在前文中討論過。針對後者的狀況,我們必須了解到,現今我們是活在「已然未然」的末世狀態。在這末世中,上帝的國已經來到,但還沒完全實現,必須等到基督再來時,上帝的國才會完全落實。我們的世界仍是不完美,不可能達到完全美善的地步,自我中心的行為模式,仍然時刻在摧殘與汙染世界。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不管是哪一個政黨、候選人,那怕是基督徒組成的政黨或候選人,都是有缺陷的。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21節提到:「要詳細察驗每一件事,持守那美善的。」這教導我們一個處事的原則,包括教會內與外。不管我們遇到何種傳統、思想、價值觀、信念、行為、上帝學、政黨、政治人物等,都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我們不一定要在其中二選一,選擇鮮明對立的立場,或是對任何的思想,如: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完全說「不」。如同馬丁路德與加爾文對音樂擁有不同看法,比較好的做法是,學習不同立場的思想,並互相補充,而不是對不同立場抱持互相排斥的態度。

在各種事上,我們都能根據聖經找到說Yes與No的地方,但基督徒應該保持一種思考態度:在哪一個層面我能贊同,又在哪一個層面我不贊同。政治的環境中,存在非常多變數,而且很多一般人不會知曉的事情正在暗地裡發生。身處在變動環境中的基督徒,更應仔細察驗一切的政治活動,切勿輕易過度吹捧某些政黨或政治人物,亦不應拒絕了解或參與這些活動。進一步,要持守那美善的,使政治中屬於主的,都歸給主。 (全文完)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