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信仰看待自然 當上帝的好管家

(攝影/洪泰陽)

【洪泰陽台中報導】台中中會婦女部4月13日於忠孝路教會舊堂舉辦今年度第一次人才靈修增長營,邀請東榮教會長老、也是台北醫學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主任林益仁教授主講,以「家園與照顧~小米方舟的啟示」為題進行分享,吸引了約160位來自中會各教會婦女參與。台中中會婦女部陳瓊雲部長開場時簡介講者簡歷,並期待今日的課程能帶給各教會有更好的屬靈感動與對環境的關心參與。

林益仁首先以約伯記38章5至10節經文闡述了上帝創造自然界的奧妙,表明自然界萬物並非人類可以掌握,上帝的創造就是現在所生活的整個生態環境,就如同美國教授羅斯頓牧師(Holmes Rolston Ⅲ),從信仰角度來看生態與環境,上帝所應允給人類的是「奶與蜜的生態」,再次證明上帝才是主人,而人類只是管家的角色。

林益仁也提到,當他在碩士班畢業後赴英國深造,英國教授提醒了重要的問題,指傳統科學上演化論與聖經裡創造論事實上並不衝突,不同於英國學校教導,在台灣的教育似乎只能選擇演化論才是正確的答案。後來他回國教學,與原住民朋友進行相關野外山羌生態的研究時發現,原住民的環境觀點中,其對家的概念不同於平地人的想像,家的概念是包含生活與社群的範圍,而不像平地人只侷限於自己的住房內。

如果以台語來看就會發現「家」與「厝」的意義不同,人與厝的關係在原住民角度來看更加寬廣。從對原住民的環境與社群研究發現,每個家族祖先歷代經過的地方都有故事與名字,在地理環境中是有意義的;另外生態學(希臘語詞彙由Οικοθ:家和Λογοθ:學科所組成)的原文就是有關「家」的學問。因此他勉勵會友對「家」的想像與關心,要擴大到整個地球生態。

(攝影/洪泰陽)

林益仁也分享,威茲伯博士(Norman Wirzba)曾提出一個問題:為何上帝要創造一個世界,而這世界所有的生命都需要吃?林益仁表示,從「吃」的角度來看生態學,是一個殘酷卻有意義的互依。在原住民社群中,所狩獵到獵物骨頭會保留懸掛在家中,提醒人們「因為牠們的犧牲,我們才能活下去」,就如同信仰教導中,耶穌無私的愛與甘願犧牲,換取人類重新在上帝面前得到救恩,重新恢復與上帝的關係。這也是上帝放在自然界中的應許,對生態圈上所有受造物來說,大自然即是威脅也是幫助。

在第二階段的演講中,林益仁以信仰角度切入實際作為,表明教會在社區中如何以信仰為根基,發揮身為上帝創造基督徒管家的作為。他以挪亞方舟的故事,說明方舟的意義是一個「保存上帝原始創造的寶庫」。而在原住民世界,小米是上帝賜與的禮物,它的經濟價值不高卻是必須的糧食來源。小米復育與種植對於原住民來說,不只具有吃的意義,還有傳統文化的價值。

泰雅族裡小米每種品種都有名字,小米每個成長階段也都有名字,充分顯示出小米文化多樣性,而以方舟概念保存小米與文化,對原住民來說,保存品種的方法是用「種」的而非用「冰」的。冰起來就不會有所謂的成長階段,也不會有相應而生的傳統儀式,例如收穫時的感恩祭等。在以前,泰雅族傳統儀式曾被認為與基督教信仰衝突,但從實況化神學角度來看,原住民復育及種植傳統小米不只恢復傳統文化,也連結居民的記憶與情感,更成為教會與社區更加緊密的橋樑,甚至變成長照據點。

林益仁最後補充說,教會推動這樣傳統文化工作時關注的角度跟一般團體不一樣,會以信仰與聖經的基礎來回應,就如同聖經創世記裡,上帝在每日創造後都看作是美好的。他也提醒與會教會婦女,如今要思考:現在的生態與環境,從上帝交給人類後,還是上帝眼中看作是好的嗎?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