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受邀至校園談轉型正義 分享促轉會工作

(攝影/洪泰陽)

【洪泰陽台中報導】台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系學會舉辦「轉型正義與校園空間」的主題講座,4月18日晚上邀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代理主委楊翠教授主講,與現場計60位師生分享轉型正義的議題與教育界內威權遺毒等內容,期待未來這群將會在台灣各教育場所工作的年輕學子,繼續完成轉型正義的所要達成的目標。

回顧歷史,台中教育大學前身為台中師範學校,二二八事件爆發時,二七部隊名單中,即有三分之一是中師的師生,如體育老師吳振武、隊長呂煥章、負責照顧部隊起居的學生高菊花(高一生女兒)等人。在事件後,解散學生並重新招生,校長、主任遭撤換,學生被捕並以叛亂罪槍決,中師校友呂赫若也賭上生命在鹿窟事件中犧牲。1950年代,白色恐怖籠罩全台,中師也有許多學生被逮,遭到判刑、槍決,如數學詩人曹開等人;校園續受黨政軍管控,在經歷一連串校園清洗與監控後,「校風保守」成了這所學校撕除不去的標籤。

(攝影/洪泰陽)

楊翠首先介紹轉型正義進度,也有感而發地表示,國際上聯合國定義的轉型正義5大要素包含:1.調查真相、起訴元凶、確定元凶按照國際法精神與法條受罰;2.確保獲知真相的權力;3.賠償;4.重整參與迫害組織與制度;5.全國性討論與諮商以促成和解等。台灣的轉型正義只是把平反與撫慰放在物質層面,例如補償金發放,卻沒有確實完成國際上定義的轉型正義需要處裡的各個層面,換言之,過去的轉型正義未落實與完成有可能會讓未來民主自由消失,這點值得警惕。

楊翠說明,促轉會工作中首先進行有關清除威權象徵的調查工作,針對在全台到處存在、甚至融入日常生活之中的銅像、路名、紀念物等。從促轉會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全國公共空間裡,蔣介石塑像有1066座、遺像105幅,蔣經國塑像有40座、遺像31幅;而相關的公共空間命名則有569處,幾乎是台灣每20平方公里就有1個兩蔣象徵物。而在各機關中,第一名是國防部、151處,第二名是教育部所屬各機關學校中、79處。隨著時間,人們對過去歷史記憶漸漸淡忘,但這些威權象徵不除,恐反而漸漸成為有意義的紀念,就如同曾有民眾表示「我家的中正路地址用了好幾十年了,為何要改名」等是是而非的錯誤價值觀念。

楊翠也指出,經過資料的整理,白色恐怖時期受苦的不只本省人,外省人之中較有名的孫立人案就牽連許多外省軍人與家眷;而過去受害的族群不只是平地人,更也有原住民,比較有名的高一生案以外,例如南投布農族與東部阿美族都有受害案例;曾有原住民基督徒在受到嚴刑逼審時,除肉體上遭受拔指甲、灌鹽水等酷刑,精神上的酷刑就是要他踐踏聖經。

(攝影/洪泰陽)

會後學生提問如何克服掃除校園中威權的陰影?楊翠強調,由下而上的討論很重要,不要輕忽個體的力量,期待學生不要被鄉愿的潛意識所綁架,要以堅定的態度來看待這項嚴肅的議題。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