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信徒讀經筆記】多與少

王博賢(長老教會青年)

耶穌抬頭觀看,見財主把捐項投入聖殿銀庫,又見一個窮寡婦投了兩個小文錢,就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所投的比眾人更多。因為眾人都是拿有餘的捐獻,但這寡婦,雖然自己不足,卻把一生所有的都投進去了。」(路加福音21章1~4節,和合本修訂版)

回溯2000年來的釋經歷史,好些講章和釋義認為,耶穌是在稱許寡婦的奉獻,好像是在說寡婦就是奉獻的「理想」楷模,我們奉獻應該要跟她一樣!但這樣抽象的「理想」,對今日的我們似乎並不真實。就像雜誌上的衣服,在模特兒身上那麼好看,穿在自己身上就成了場惡夢。其實,我們都難以想像自己下一刻會到銀行取消戶口,將所有的錢換成支票交到牧師手上,說:「牧師!這是我所有的!」

當我們如此把寡婦奉獻的敘事蛻變成一個故事,抽象地談論奉獻的「理想」態度。這不但讓我們的信仰失去了真實感,也錯失道親自成為肉身的啟示向我們提出的反問。

往前來看這段聖經的背景,文士身穿莊重衣飾,在會堂筵席中占高位,重視問安和作冗長禱告。當時的文士們透過代表他人處理爭訟與糾紛,從中收取合法佣金。但有些壞心眼的文士會製造不必要的爭議與人合謀詐騙,例如代表寡婦處理遺產等等糾紛,利用無止境的爭訟,迫使處於弱勢的寡婦變賣房產,無奈賣屋換來的資金繼續被蠶食,最終成為今天經文中只剩兩個小錢的窮寡婦。

今日的我們怎麼看這個窮寡婦?她原來是應該備受猶太律法保護的孤寡。在當時,寡婦有特別的衣服,好讓人知道她是個寡婦,這樣,她在果園摘取果實、或是麥田撿拾麥穗時,不會被主人欺負或責罵。但在文士手中,她們卻被扭曲成獲利的工具。耶穌在說完文士的不是後,隨即提到奉獻的故事,豈不是巧妙的安排嗎?文士帶給寡婦的不是平安,而是生活窮困潦倒。耶穌直指了寡婦為何成為「窮」寡婦,是那群文士的錯誤!

至今,我們仍會把寡婦奉獻變成了一個說教的故事,大家興高采烈的說,「奉獻就應該像這個寡婦一樣」。我不是在否認過去的牧師、神學老師們所教的奉獻可貴。但我們可以顛覆一下觀點,重新檢視理所當然的價值觀。重新窺視耶穌希望呈現出上帝國的奧祕,祂告訴我們要用細膩敏感的心,來看看上帝國是什麼樣子。那掌握資源的文士被拉下,而一無所有的寡婦成了耶穌眼中真正富足之人。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