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無遮欄】國家文化記憶,你的記憶都算數

林佩蓉(國立台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

在前瞻建設中,文化範疇裡的「數位建設」與「重建台灣藝術史」是值得關注的兩大領域。對文化發展而言,這是跨資源與跨領域的整合,前者有關科技運用,後者則重新審視國人對台灣文化的認識及所見所及的是什麼。兩者運作都是以面向大眾為視角,開發、串聯所有的工作。

在數位建設的科技運用,是民眾「近用體驗」文化設施的方式,包括以擴增實境(AR)或者虛擬實境(VR),或者混合兩者的MR,穿戴裝置、手機等載具的運用,都要讓人感受方便與留下深刻印象,再次造訪時,不會忘記該地給予的驚喜。

而數位建設的內容,故事永遠是最重要的。2月由赤燭遊戲公司製作的《還願》上市,引起關注。1980年代的台灣社會,是目前四、五十歲具有消費能力或可左右消費導向者的兒時記憶,許多人在裡面找到過去的家庭印記,場景經過種種考究與模擬,體驗者很快融入情境,理解、感同身受。而裡面的核心議題——宗教,及其所導向的「以信仰之名進行斂財詐騙」之主題,被刻畫得相當深刻,也因此宗教神明的形像被予以挪用或誤用,也使這部遊戲遭非議。然而不可否認,製作團隊的確成功運用國人的普遍生活經驗,串連「懷舊」的新鮮感,創造繼《返校》後的再次高峰。遊戲內容搭載著台灣本土文化的變化、民眾記憶與情感,在遊戲體驗後,某一時代的台灣文化被記錄、被留住。

「重建台灣藝術史」的主事者曾這樣提問:為何國人知道莫札特,卻不認識郭芝苑?年初盛名一時的「千年一問──鄭問漫畫展」吸引許多喜愛中國武俠英雄小說的民眾。透過文本,加上鄭問的畫工與後製,造就一場票房滿座的展覽。然而這些故事是台灣的嗎?經歷過太久的挪用與轉介,「重建」的工作因此必須,要去召回那既有但被遺忘的;原始但被掩蓋的;本有但被挪用的。「重建」是面對共生與再生,提出複數史觀的價值以面向多元的族群與主體,讓國家的文化記憶,不是充斥舶來品。

國家文化記憶庫,將是匯聚龐大資源、技術以及故事內容的集合體。就科技數位工具上,要有相當的智能維運,另一方面之於國人的文化、歷史與教育,都將擁有存放記憶的地方,記住那原本被造的美好。
這片地土上,因太多外來文化或政客的失智而導致政策失根、自我遺忘的時候,有個記號能夠尋找原來被造的模樣,有故事能夠被言說:你的記憶我幫你留存,因為每一刻,只要在這群島中的,都算數。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