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禮寫作營拆解技巧 文字事奉更精進

【陳韋鑑新竹報導】你是否有滿心的感恩說不出口?覺得自己的生命充滿了上帝的愛,但是卻不知道如何與其他人分享這份愛?台灣教會公報社舉辦文字事奉學校,協助兄姊將心中感受化為文字,不分時空繼續為主作見證。

由台灣教會公報社主辦的第6屆巴克禮文字事奉學校,今年分為兩個場次,第一場是9月2、3日在新竹聖經學院舉辦,是以華文寫作為主;《教會公報》編輯群、《耕心》週刊主編,與學員分組詳細討論作業細節。第二場是台文場,9月10日在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總社,由《首都詩報》協辦。

華文場特別邀請曾出版10餘本著作的劉清虔牧師、前《自由時報》記者同時也是歌詞作者的鄭金川老師、榮獲多項新聞獎項的《中國時報》資深記者高有智以及古亭教會陳思豪牧師前來分享;台文場則是邀請成大台文系博士施俊州、《首都詩報》總編輯柯柏榮主講。

「最主要是為了培養更多參與寫作見證的人,」《台灣教會公報》總編輯方嵐亭牧師表示,教會公報社多年來的努力,是為了幫教會界培育更多的寫作人才;方嵐亭強調過去寫作班多是到不同地區巡迴舉辦,今年第一次嘗試以營會方式進行,「期待學員們彼此有更多的認識,能夠形成寫作團隊。」他期望學員不只養成固定閱讀的習慣,要多感受自然與人文環境,最後還要將這些感受以信仰為立場寫出動人的見證。他也呼籲弟兄及年輕人站出來,因為報名的學員多為姊妹,甚至有位80幾歲的阿嬤。

事實上歷屆學員中已經有多位開始投稿到《耕心》週刊或是《教會公報》,甚至有學員是專欄作家、資深部落客,不過在營隊裡依然收穫良多。擔任分組組長的公報編輯張怡倩就表示,「小組中有學員提到以前沒想過寫作有這麼多技巧,有被拆解後重新學習的感覺,」她認為,這除了可以看出本次講員的專業度以外,也顯現學員們對寫作充滿了熱情,「熱情是最重要的,其他都可以透過學習再精進。」

負責台文場的陳惠淑牧師也表示,「不會台羅也沒有關係,只要會說台語就可以了,」重要的是以台語思考,並且學習如何以台語為寫作的媒介,主要還是期待幫助「有心想欲用台語學寫作,向望用阿母&ecirc話寫出心內感動&ecirc人。」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