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凡台南報導】台南中會婦女部6月1日前往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附設台南市私立麻二甲之家關懷訪視,在端午節前夕與院童一同享用自己親手包的粽子。麻二甲之家由台北中會公義行動教會會友黃越綏創辦,專門收容18歲以下受虐、弱勢之未婚媽媽及兒童,提供安全待產環境、心理輔導及就業培力。

麻二甲之家副主任李懿文會中說明志工人力需求,立刻獲得南中婦女幹部熱烈響應,決定成立網路群組,讓有志參與服事的姊妹能夠彼此分工交流。南中婦女部長陳玉芬呼籲,同工應把握地利之便,關懷麻二甲之家需求,不單婦女部,各教會有心擔任志工會友都可響應。

(攝影/陳逸凡)

黃越綏表示,30年前丈夫過世,她從豪門媳婦成為單親媽媽,帶著3個幼子從菲律賓返回台灣,感受到許多社會對女性的歧視,包括「喪偶就是歹命女人」「離婚就是壞女人」「未婚懷孕就是不知檢點的女人」等,她認為這些歧視必須打破,因此走上婦女運動的道路。

當時台灣社會風氣日漸開放,女權運動萌芽,黃越綏在高雄成立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沒有財團支持,從台東、花蓮等地個案輔導做起,鼓勵原住民婦女成立工作坊,讓單親媽媽能夠自力更生。她也北上立法院、教育部等單位倡議修法,落實保障女性工作權等,以致很多人開玩笑說要封她為「單親之母」。

7年前,黃越綏在台南麻豆跟學甲之間的二甲地創辦「麻二甲之家」,透過社會局、法務部等政府機構轉介,安置未婚媽媽及單親兒童,許多是暴力的受害者,帶著先天或後天的創傷前來。「一個正常的家庭養2個小孩就很累了,我們最高紀錄安置了40個孩童,也曾收留年僅13歲的未婚媽媽。」黃越綏指出,對年紀過小的未婚媽媽,麻二甲之家鼓勵孩子出養,但若已接近成年,則會鼓勵她們「為母則強」,搭配就業培訓,讓她們離開之後能有一條活路可走。

(攝影/陳逸凡)

「這是很艱辛的工作,承蒙上帝恩典,讓麻二甲之家能夠維持到現在。」黃越綏說,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30年來幫助約5萬個家庭,麻二甲之家7年來安置了200多個孩子、70多個未婚媽媽,有好幾個嬰兒出生後都是她親自命名。這些有家歸不得的孩子,雖然時常有負面行為,黃越綏鼓勵老師們寬容以待,除堅持禮貌、品德、自信,「讓孩子們有家的感覺,而不是集中營。」

黃越綏說:「這些孩子就是因為沒有愛,在暴力下成長,模仿的就是如何暴力反抗,所以一定要包容,千萬不要以暴制暴。」看著孩子哭著進來、帶著微笑離開,她深感安慰。有孩子初來乍到想逃跑,黃越綏會與孩子約法三章:「不要逃跑,想走的時候說一聲,我會提供泡麵跟飲水,不要在外面挨餓。」很多孩子走出去後,不到2個小時就會主動回來向她道歉。

成立麻二甲之家前,黃越綏曾前往歐美觀摩11個單位,現在做得比國外還好。她指出,麻二甲之家採用企業管理方式經營,由營養師開菜單、廚師烹調、向青果合作社買菜,讓孩子獲得最好的照顧。

(攝影/陳逸凡)

黃越綏分享,「幸福是主觀的,很多正常家庭的孩子同樣不開心。」她認為一個幸福的家庭必須能夠有愛,除了提供生活的關照,也要讓孩子自己學會成長,不用替孩子做所有的事情,除此之外就是需要包容,讓孩子覺得不管成功或失敗,家庭都會接納自己。「麻二甲之家只是一個休息站,最終的目的仍是希望讓孩子回到自己的家。」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