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祂對你說100%的YES

2019太平境信仰生活講座「給上帝空間」

Photo credit: No Longer Active !! on Visualhunt / CC BY-NC-SA

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但上帝揀選了我們。我們不是因為夠好才蒙恩,而是因為蒙恩才越來越好。聖靈降臨節,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馬約翰牧師於2019年3月30日在台南中會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的講座,重新認識上帝的同在與肢體相扶持的恩典。


(本專題攝影/方雅惠、Tiffany)

祂對你說100%的YES

口述◎馬約翰  整理◎陳碧如

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上帝要揀選以色列?我們從舊約可以看見,以色列並沒有特別好,而且以色列人還常常做出激怒上帝的事情,然而,上帝仍揀選他們作祂的子民。如同我們今天成為基督徒,也常常讓上帝很頭痛,並非我們高人一等,這一切全憑祂的恩典和愛。

從約翰福音15章16節這句經文:「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可以明白是上帝揀選我們,不是因為我們夠好,乃是我們需要上帝。你們是否從聖經中注意到,被揀選的對象常常出乎我們意料?當時的社會,婦女、小朋友、得怪病的人等,常被社會邊緣化。然而,耶穌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仍花時間與他們相處,給予肉體或心靈的醫治。

這些弱勢的人,他們真的知道除了上帝以外,別無其他的拯救及盼望。在上帝的恩典中,他們再次看見希望,彷彿上帝給了他們一個「大YES」的認可。反觀我們,卻常常在上帝以外的事物上,找尋盼望及依靠。

上帝的愛與接納

此外,耶穌揀選的門徒,在當時也不具有高社經地位,而是一些平民百姓。我們熟悉的彼得,本名西門,是一位漁夫。耶穌為他起了這個名字,希臘文是「磐石」,很堅固、穩定、不隨意動搖的意思。讀過聖經就知道,彼得並沒有想像中這麼穩定,但耶穌仍然接納他。

耶穌與門徒的最後晚餐,祂預言彼得將三次不認主。當耶穌被釘上十字架時,門徒此刻最需要在祂身邊陪伴。但是,彼得卻躲得遠遠的,有位婦女認出他與耶穌同夥,他連忙極力地否認。待雞叫聲出現時,彼得便開始流淚,因為他想起耶穌的預言。

我很喜歡約翰福音21章,此時耶穌已經復活了,復活後還繼續服事,祂來到海邊為門徒預備早餐。彼得一聽到耶穌在岸邊,立刻游過去找祂。耶穌這次問彼得三次:「彼得,你愛我嗎?」彼得都回答:「主啊,是的!」儘管彼得三次不認主,耶穌不僅沒有責罵他,還選擇接納,這是彼得被更新、赦免、原諒的機會,耶穌對彼得說了很大的YES!所以我認為,基督徒遇到事情,不要輕易地用謾罵的方式解決,罵人實在無濟於事。我們理應學習「用愛心說誠實話」的智慧,面對生活上的大小問題。

弟兄姊妹,我不知道你們的過去如何,但耶穌知道。我知道我的過去,也知道我偶爾會做出不討主喜悅的事,可是,耶穌還是對我說:「YES!請用你的生命回應我。」我回答:「YES!我願意繼續愛祢,我願意餵養祢的羊,我願意繼續跟隨祢。」

回應耶穌的愛

我們在聖經看到那麼多不完美的人,上帝還是願意使用他們,成為別人的祝福,譬如殺埃及人的摩西、犯姦淫的大衛、迫害教會的保羅。之前我在美國的教會幫弟兄姊妹洗禮時,會給剛剛洗禮的人一個蠟燭,代表耶穌的光。然後告訴他們:「我給你們這個蠟燭,代表你們是耶穌的光,你們除了對耶穌說YES外,也要對別人說YES。」我們要接受自己是上帝兒女的身分,這是一個很大的祝福啊!

我有一個朋友在當校長,他自我介紹時,通常會先介紹自己是上帝的兒子,接著說自己是魯凱族人,最後才會說自己是校長。顯然,我的朋友很清楚自己最重要的身分是上帝的兒子。弟兄姊妹,我們都是上帝的兒女,祂已經對你說百分之百的YES!當我們未出母腹時,祂已經先愛我們,所以我們必須用祂賜予的生命回應祂的愛。

耶穌即使在即將被釘十字架的前一晚,仍然繼續服事,幫門徒洗腳。我以前在台灣神學院教書時,也常常幫學生洗腳。洗腳並非一件有趣的事,但這象徵我們對耶穌說YES,也對別人說YES。

主裡互相扶持

基督信仰是一個旅程,我們都還沒有到達終點。在這段旅程中,因著弟兄姊妹的相伴及扶持,我們不會感到孤單,然而在過程中,我們要對罪保持警醒,不要讓罪成為攔阻。「所以,我們既然有這麼多的見證人,像雲彩圍繞著我們,就應該脫下各樣的拖累,和容易纏住我們的罪,以堅忍的心奔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希伯來書12章1節)

20幾年前,上帝呼召我到這個從未來過的陌生國度──台灣,當時我根本不了解這個地方,但我相信祂必定會帶領我。跟隨主的道路上,我們不會孤獨,總會有人為我們禱告,而且主會與我們同行。每一位神的兒女,都有自己的呼召,並非侷限在牧者。每一位基督徒不論在教會、家庭、職場、學校、社區,都要以事奉主為職志。耶穌來,不是要召義人,而是要召罪人(馬可福音2章17節),祂來到世上的目的是尋找失喪的人,幫助他們離開黑暗,進入祂的光明國度,並且得到救贖。

所以,耶穌呼召我們進入祂的教會,讓我們有肢體可以相互扶持。你們知道嗎?有次我去陽明山爬山,聽到後面的孩子跟媽媽說:「有外國人耶!」我當下還轉過頭去,找他們口中的外國人。我來台灣那麼久了,真的都忘記我的五官跟台灣人不同。因為這塊土地對我而言已經不再陌生,我也把台灣的弟兄姊妹看作自己的家人,在主裡我們都是一家人。

領受呼召服事

上帝既然揀選我們,祂必定會幫助我們改變,使我們的老我死去,成為新造的人。祂呼召我們要越來越像耶穌(羅馬書8章29節),這是基督徒的一般呼召。但上帝也會依照每個基督徒的恩賜給予特定的呼召,教會的牧師、傳道人、長老要幫助弟兄姊妹找到恩賜,然後好好運用,成為別人的幫助跟祝福。

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的恩賜是什麼,你可以向上帝禱告,求祂幫助你找到自己的恩賜。呼召有三個特質:第一,一定要做的事;我們從哥林多前書9章16~17節可以看到保羅傳福音的決心。好比我的呼召是教書與講道,這就是我這生中必須做的事。第二,上帝必幫助;我們常常覺得做不到上帝給予的任務,但聖靈會加添力量,好讓我們完成。第三,帶來很大的喜樂及滿足;服事的過程,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內心會有超乎疲累的喜樂與滿足感。

「你們是地上的鹽;如果鹽失了味,怎能使它再鹹呢?結果毫無用處,唯有丟在外面任人踐踏。你們是世上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無法隱藏的。」(馬太福音5章13~14節)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耶穌提及我們是「地上」的鹽、「世上」的光,而非「教會」的鹽、「教會」的光。雖然在教會做禮拜、服事、學習、團契等都很重要,但上帝呼召我們服事,不是只有侷限在教會裡,我們必須走出教會,向更多人傳遞好消息。弟兄姊妹其實比牧者有更多機會傳福音,每天在社區、職場、學校接觸到許許多多的人,我鼓勵你們讓世人透過你們的生命,看到上帝的愛。

我們是在基督裡的朋友

我最近花很多時間思考「朋友」及「友誼」的意義,因為我發現時下的媒體和社交平台深深影響我們看待「朋友」的角度。

現在流行把自己的生活點滴放在臉書或是LINE等社交平台,但這些人不一定是真正了解你個性的朋友。真正的友誼,需要花時間認識彼此,如同耶穌完全了解我們,祂稱我們為朋友,不再稱我們為僕人(約翰福音15章15~17節)。耶穌並沒有因為我們有諸多缺陷而不想接近我們,祂仍然願意成為我們的朋友,這是一種恩典,更是基督信仰很寶貴的一部分!

生活與信仰緊密連結

首先,我們要釐清基督信仰的定義。有人說基督教是一個宗教,但是,耶穌道成肉身的目標並不是要創立一個新的宗教。德國牧師潘霍華曾說:「若我們把基督教定義為宗教,那要很小心。」信仰應該與我們的生活緊密連結,不單單侷限於教會的生活。

耶穌呼召我們,並不是要創立宗教,乃是要我們活出一個新的生命。宗教,頂多是一種概念而已,無法對我們的生命發揮太大的作用。基督徒千萬不要帶人進入一個「宗教」,而是要領人認識耶穌,開始活出一個新的生命。

基督信仰的意涵有二:第一,在上帝裡所有人的契合;基督教當然也有幾分宗教的味道,但是它與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是,我們不僅在乎自己跟上帝的關係,也願意分享上帝在我們與弟兄姊妹的生命中所成就的工作。第二,基督信仰常談愛,這份愛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只要我們還沒有見主面,我們就要繼續活出愛、給出愛。

保羅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而是基督活在我裡面。」(加拉太書2章20節)基督徒應該都明白耶穌住在我們的內心,我們的生活也要遵行祂的教導及聖靈的引導。然而,很多人會用個人的角度看待這句話,將基督信仰限縮在自己與上帝的關係,而忽略與肢體的連結。

我們在成聖的道路上,需要弟兄姊妹的互相扶持與陪伴。在基督信仰中,肢體的生活很重要。我們從聖經可以看到,初代教會的信徒有不同的背景、語言、社會階級、性別、年齡,雖然如此,他們還是稱彼此為弟兄姊妹。

我來台灣這麼多年,不會去看自己跟弟兄姊妹不一樣的地方,我會看彼此相同的地方。聖靈在當中作工,讓我們可以一起相處、彼此相愛,不會因語言而有所隔閡。我們身處在分裂的世界,每個人有不同的宗教、政黨、族群,然而基督徒應該給世人不一樣的見證,讓他們看見即便是背景不同的人,也可以在主裡成為一家人。這當然不容易,因為人都是自私的,常常只考量自己的需要而忽略他人,但是倚靠上帝就有辦法。

耶穌愛你不簡單

十字架的直向代表我們跟上帝的關係,橫向代表我們跟弟兄姊妹的關係。我們跟上帝的關係,會影響自己與弟兄姊妹的關係;我們與弟兄姊妹的關係,也會影響我們跟上帝的關係,這都是環環相扣的。

潘霍華牧師說:「能夠與弟兄姊妹一同在教會生活,這是恩典啊!」我常常問神學生:「最近好不好啊?」他們總是帶著抱怨的語氣說:「牧師,我覺得好辛苦喔!」來台灣20幾年,造訪過800多間教會,我也會問弟兄姊妹相同的問題,而他們也回答我:「要工作,又要服事,好累。」潘霍華牧師提醒我們,教會的生活會帶來喜樂。因為教會是大家一同學習、彼此扶持、代禱的地方。如同聖父、聖子、聖靈的三位一體關係,祂們之間沒有衝突與競爭,祂們團結一致做神的工作。

我們在使徒行傳看見初代教會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完美,大家都有各自的缺點,然而,他們願意彼此分享、同心合一地一起生活。我去年到台東與一群布農族牧師聚會,會中他們用布農族獨特的八部合音唱歌。他們一定要把雙手放在旁邊的人的肩膀上,才有辦法合音,這樣的合音非常特別、非常美。上帝賦予我們的使命是同心合一,祂要差派我們到世界各地去分享祂的愛。

想必大家都認識巴克禮、馬雅各,那麼你們想過為什麼他們願意放棄英國舒適的生活,選擇來台灣呢?一定是他們在英國的教會先嚐到愛,進而遠赴重洋來到台灣分享這份愛,這實在不容易啊!好幾年前,中會要拍攝馬偕的故事,請我扮演馬偕,還給我一個大鬍子。當年馬偕來到台北,大家都不認識他,對他有很強烈的防備心,甚至還用石頭丟他。他們請我錄這一段,於是我的神學生就在旁邊用石頭丟我。他第一次朝我丟石頭,導演沒有收到聲音,最後一共拍了三次才成功,也代表我被石頭砸了三次,真的很痛。晚上回家後,發現被石頭丟的地方已經瘀青了。一個禮拜後,剛好在一個聚會遇到馬偕的孫女,我開玩笑跟她說:「我的服事比妳的阿公還辛苦。」孫女不可置信地說:「怎麼可能?」我說:「我為了拍妳阿公的紀錄片,被石頭砸了三次,不像妳的阿公只被砸一次。」孫女便笑了出來。

馬偕、馬雅各、巴克禮當時選擇來台灣,因為他們嚐過主恩的滋味,希望將這個好消息分享給台灣人。以前在台灣的教會,很喜歡唱這首詩歌:「耶穌愛你,我也愛你,就是這麼簡單……」但我認為耶穌愛我們、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其實很不簡單。所以,我把歌詞改成:「耶穌愛你,我也愛你,真的不簡單。」身為基督徒的我們也一樣,既然嚐過主恩,便要勇敢到職場、學校、國外分享上帝的愛。即便上帝把仇敵擺在我們面前,也要學習去愛他們。

彼此接納與分享

有一次,我要在台北一間教會的青年團契分享,提早到教會附近吃飯。吃飯時,店員看我是外國人臉孔,便問我:「你今天要去哪裡呢?」我說:「我要去旁邊的長老教會。」店員說:「我也想去教會。」哇!來台灣這麼久,第一次遇到還沒信主的青年這樣跟我說。於是,我請他留下姓名及聯絡方式,方便教會的同工與他聯絡聚會時間。一個禮拜過後,我打電話關心這位店員去教會的心得,他說:「我覺得教會還好。」我知道台灣人的「還好」,其實就是不太好,就問他:「為什麼呢?」他說:「教會好像不習慣歡迎一個未信主的朋友。」我聽到這樣的回答,心裡很難過。

不論教會的事工規模大小及人數多寡,如果我們缺乏耶穌的愛,無法像祂接納我們一樣接納他人,那麼我們便忘記在基督裡彼此合一的重要性了。假如我們將上帝擺在生命的中心,我們就曉得如何分享愛。我來台灣20幾年,許多基督徒跟我分享上帝的愛,讓我真的很喜歡台灣。美國的朋友常常問我:「你為什麼那麼喜歡台灣?」我說:「因為我在台灣看到上帝的愛。」弟兄姊妹,偶爾看看朋友的眼睛、傾聽他的苦楚、跟他一起流淚、跟他一起喜樂,這是我們彰顯上帝的愛與傳福音的好機會啊!願上帝賜福大家。

■馬約翰牧師簡歷

杜克大學、哥倫比亞神學院、普林斯頓神學院、美國長老教會黑山教會牧師、台灣神學院實踐神學講師、台灣神學院靈性形成中心講師、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靈性形成與領袖培育者。

馬約翰牧師著作

*《給上帝空間》,台灣教會公報社,2007年。
*《在小組中遇見上帝》,台灣教會公報社,2009年。
*《風和火──聖靈與基督徒生命》,台灣教會公報社,2014年。
*《禱告:豐盛生命的泉源》,台灣教會公報社,2019年。

★購書請洽教會公報社各書房
台北 02-23622747 台中 04-22235801
高雄 07-3220380  台南 06-2356277#163
★教會公報社網路書房 buy.pctpress.org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