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中會祈禱服事訓練 尋求上帝的心意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七星中會教育部主辦的祈禱服事培訓,6月15日於雙連教會舉行。上午專講是由雙連教會主任牧師蔡政道分享「教會祈禱事工的困境與突破」與「教會祈禱事工的策劃與推動」。下午則是2堂操練課程,由雙連教會輔導牧師梁唯真介紹「五指祈禱」與濟南教會教育牧師陳良智介紹「泰澤祈禱」。

蔡政道在講述「教會祈禱事工的困境與突破」時指出,祈禱事工的突破是要透過祈禱去尋找上帝的心意,有在教會的心意,以及在國家的心意,而當知道了上帝的心意,教會接下來必須該去做些調整,以回應上帝,然後決定行動,接著決定實踐的方式,將會看見教會中的靈命逐漸活潑起來。他強調「任何事工,都不是活動,都是要以運動的方式去進行」,例如查經班,將查經落實在生活中,這就是運動,否則會是活動;祈禱也是,落實在生活中就會是運動,否則只是到教會禮拜而禮拜的活動,這種生活終究沒有禮拜內涵。

(攝影/邱國榮)

祈禱事工能夠推動,他談到原因最大的是建立合乎上帝的教會,不過這也是需要透過祈禱而去知道上帝的心意。事工需要策略、需要同工,祈禱團隊的同工要經常聚會、尋求異象,「最好的方式,是從讀書會開始。」他說,閱讀有關祈禱方面的書籍,藉由閱讀相關而深入認識了祈禱,同時在讀書會過程中,同工可以找到共識,有了共識後,共同去找到策略,然後在策略中找到異象,接著是讓長執會知道異象,便會使祈禱逐漸成為教會的事工。

「以讀書會推動各項事工成為運動,是非常好的方式。」他說許多教會想成立敬拜讚美團隊,但並沒有成功,主因是原本的禮拜儀式為了配合敬拜讚美而做改變,但敬拜讚美團隊卻對禮拜內涵不清不楚,因此要解決這個問題的首要,是有志於服事敬拜讚美的同工必須一起閱讀「禮拜學」相關書籍,認識禮拜學後,可以找到適合教會本身的需要,而不是模仿其他人的教會、結果格格不入。

(攝影/邱國榮)

在「教會祈禱事工的策劃與推動」方面,蔡政道提出必須要先修正的錯誤觀念。他問現場:「聖經說『凡乞求的就得著』,所以乞求就得著應驗的請舉手?」結果沒有人舉手。他指出,基督徒常用這句話來理解祈禱,結果祈禱沒有得著應驗,卻推論是因為沒有信心,會如此推論的因素是「信心是大有功效」這句話。他表示,信心的基礎是建立在對上帝的認識,真正的信心是建立在對上帝的倚靠,並不是病得醫治、事業振衰起敝。

他提到教會關心時事,要從青少年團契就要開始培養,方法是要求青少年每週分享數則國內外新聞的心得,藉由讀新聞去看見他者的需要,然後為他者祈禱,這也是操練祈禱的過程,也是使祈禱成為運動的過程。他說,台灣目前內外交迫,處境艱困,教會一定要為國家祈禱,而且應該常舉辦教會聯合性的禮拜,為特別事情由中會或區會舉辦禱告會。

(攝影/邱國榮)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