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屏東報導】排灣中會傳道部舉辦屏北區長執訓練研習會,6月15日於比悠瑪教會舉行;開會禮拜主禮為中會總幹事樂歌安・督達里茂牧師,同為上午進行的專題一「從聖經的詮釋角度談福音與文化」由傳道部部長孫子貴牧師主講,後有回應與問題討論時間,而下午的專講二「排灣族福音小冊介紹」則請達瓦達旺教會牧師蔡愛蓮主講;最後安排近1小時的綜合討論座談,開放與會者和講員對話。

延伸閱讀:排中傳道部 從神學與實務談福音與文化

蔡愛蓮指出,排灣族福音小冊內容鎖定於2017年中會舉辦宣教大會期間、以問卷調查後統整出來的11要點,並用聖經為例說明,協助讀者思考。但她強調,排灣族分佈廣泛、文化豐富,小冊不能作為嚴格與單一標準,但可以作為參考。

蔡愛蓮提到,近年來教會面臨「教會阻擋族群文化工作」等說法,但從歷史脈絡來看,排灣族文化早在日治時期就受殖民政策影響,例如當時日方為了避免頭目勢力過大,強迫他們搬遷至其他部落、打破原本部落的凝聚力等;而國民政府政權也曾推行各樣限制政策。因此部落文化傳承不是受教會影響,而是受各方殖民政權所衝擊。

(攝影/林婉婷)

反觀排灣中會與屬下各教會,在1945至1965年時期,當時宣教並不如現今那樣著重文化事工,而是希望有更多人信主並建立教會,但在1951年,排灣族就已在英籍宣教師懷約翰牧師(Rev. John Whitehorn)等人的帶領下開始聖經翻譯工作。

1966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推動新世紀宣教,排灣中會因此開始關心山區外的禾場;受當時政府政策影響,部落多數時候使用華語,反而是教會裡有母語禮拜、母語讀經、母語詩歌等。1974年,政府限制原住民使用羅馬拼音,母語聖經被扣查、需重新用注音符號來呈現翻譯,教會界未曾因為被禁止就停止文化事工。

1981年,排灣中會成立基督徒婚姻研究小組,希望透過眾人討論、釐清福音與文化的關係,達到「不是放棄文化,而是昇華」的精神。1990年,中會成立婦女關懷工作室,以中會身份連結屏東縣政府,得以擁有資源投入族語振興、兒童教育、婦女關懷等事工,例如舉辦族語認證考前補習班等。

(攝影/林婉婷)

2001年進入21世紀宣教運動時期,排灣中會立定8大宣教策略,其中就有「福音與文化」,而2007年中會又制定「十年事工計畫白皮書」,理念包含重建族群尊嚴與認同;從過去至今,福音與文化始終是排灣中會重視的議題。蔡愛蓮勉勵在座長執們不要害怕面對這個課題,而是要研究、藉此加強宣教效率。

針對排灣族福音小冊內容,現場也有交流。例如「教會有必要參與部落事務嗎?」這點,孫子貴表示,主禱文中有「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耶穌也教導基督徒是「世上」的光與鹽,因此救贖的世界不是只有死後,教會應成為守望者,才有存在於部落的價值;基督徒無法置身事外,而是應該抱持信仰的態度、公義的眼光、真理的立場去關心社會。

(攝影/林婉婷)

至於「基督徒可以舉行告別禮拜又同時舉行公祭嗎?」這個問題,孫子貴認為應先定義何謂公祭。他說明,公祭是漢人的文化,教會應該把公祭轉化,例如仍然歡迎公家機關人員參與告別禮拜,屆時唱名人員姓名,讓家屬知道有誰到場,並且請最高身份長官簡單發言,傳達對家屬的尊重與關心;不是再像過去形式、反而容易讓告別禮拜失焦。

綜合討論座談中,有人請教「都原教會裡也有漢人並祭拜祖先牌位,教會應如何溝通?」與「如何看待樹葬?」孫子貴回應,基督徒並沒有不尊重祖先,而是轉換成「聖徒相通」,是持續緬懷並「相約在主裡」的概念,「真正的敬拜之處不是祖先,仍然是上帝」。

(攝影/林婉婷)

而樂歌安則分析,對漢人而言,牌位也是家族歷史與族譜,故對於不同信仰者宜給予更多尊重。至於樹葬,樂歌安引用聖經說「塵歸塵、土歸土」,點出當上帝再來的時候,不論是塵、是土,都是上帝在掌管主權。

傳道部員、瑪家教會牧師孫子光則舉例,以色列人也很尊重祖先,但他們沒有把祖先當作神敬拜;此外,比起身體的處置,「得救」與否應更為重要,倘若身體完好、但靈魂沒有得救,這並不是基督徒樂見的結果,復活是上帝的責任,不該由人去擔憂。

最後,孫子貴鼓勵牧者和長執進修、打開眼界;樂歌安則坦言隨著時代變化,未來教會將迎向越來越多挑戰,但「教會是為罪人設立的地方」,由於措施很可能無法逐一因應改變的速度,故要學習用上帝的愛來思考每一個決策。蔡愛蓮則用排灣族福音小冊後的禱告經文做為勉勵。

(攝影/林婉婷)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