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瑤地層滑動 修路反毀部落

【林家鴻採訪報導】屏東縣滿州鄉長樂村的八瑤部落,長久以來面臨地層滑動問題,尤以上部落最為嚴重,近20戶成排的民宅,隨著地層往外滑動,呈現大幅陷落、龜裂、位移現象,88水災後更持續惡化,被勘定為「安全堪慮」地區;然而,至今3年多,政府不論在避災、遷村或原地重建上,皆無積極進展,導致今年6月10日的大豪雨,無處躲避的原住民,只能惶恐守著危險的家。眼看保障權益的重建條例將屆滿,族人呼籲政府傾聽他們需要,深怕自己遭遺忘。

八瑤部落位於屏東縣邊緣,地處偏遠、人口不多,因位於屏200縣道的最高點,為當地兩溪的分水嶺,又稱「分水嶺部落」。部落兩側地基長期受兩溪掏蝕,產生地層滑動,近年來在颱風頻繁、豪雨加劇下,88水災後更為嚴重,上部落200縣道兩側的15鄰,房屋嚴重向後傾斜且多處龜裂,包括被列為「立即危險」的東側整排11戶、排灣中會八瑤教會,及西側「潛在不安全」的10戶。

房屋塌陷的居民多是長老教會會友,八瑤教會牧師黃麗英表示,早在88水災前,教會就已發生地裂及傾斜,包括後院滑落成斜坡、戶外廁所落陷1層樓高等,向鄉公所陳情了3年,才在88水災前即時興建擋土牆,於裂縫中灌漿補救,幸而逃過一劫。然而,不到半年就破功,下陷情況難擋,嚴格來講,其實上、下部落都面臨危機,現在連教會大門也垮了。

「原本還沒這麼嚴重,可以說是這個道路害了我們。」有族人指出,88災後政府為搶修屏200縣道,直接就近開挖他家後面的土方填路,但挖完就走,任何保護措施都沒做,使災情雪上加霜。「一到下雨就會怕怕,萬一一覺醒來在下面了(指溪底)怎麼辦?」

這次豪大雨,部落雖無嚴重災情,卻再次突顯避難設施的不完善。風雨之中,族人前往政府指定的活動中心避難,但中心內的地板全是濕的,無法睡覺,也缺乏炊煮、衛浴設備,睡袋又不足;許多身上有病痛的老人,卻只能坐在椅子上過夜。因避難環境苦不堪言,只安置了2天,族人就各自跑回家。

15鄰住戶陳秀春的屋子遭地層嚴重拉扯,從地板到天花板都大幅龜裂卻寧願回家,「在活動中心那邊一樣會淋雨,乾脆回來。」回鄉探望的子女,面對屋子漏水,只能睡在車上。鄉公所見活動中心沒什麼人避難,原本送來救濟的物資,又搬回去。大雨過後,7月初縣府前往訪視,告訴居民活動中心也屬於不安全區,請大家以後不要在那裡避難了。

至於遷村,慈濟於舊九棚國小蓋的大愛園區即將落成,該園區原是為安置1995年海棠颱風受災戶而建,政府打算一併安置88災戶的八瑤部落,但多數族人因有疑慮,不願前往。前部落重建委員會主委張清茂表示,部落已經在很偏僻的地方,九棚永久屋更是深僻,平時上課、工作已路途遙遠不便、油耗量大,「現在還想把我們推往火坑裡。」當地不安全、聯外道路逢雨就斷。況且永久屋靠近漢人居住地,恐有生活習慣無法融合、難以保留部落完整性的問題;此外,空間小,土地所有權也屬政府,屆時發展空間、生活適應,必產生問題。目前僅7戶申請。

遷村攸關族群命脈,八瑤上、下部落約90戶族人,期待就近集體遷移。過去雖曾選出幾個地點,但終因土地問題不了了之,而政府提供的地點,常都是面積太小、距離遠或低窪,族人不願盲從。張清茂說,縣府和鄉公所現在除提出「九棚國小永久屋」選項外,已不再和族人進行協商了。「與其浪費善心人士的財力,不如好好為部落找個適合遷居的地方。」張茂清說,他也曾為大多數留在部落的族人,爭取過原地修繕的工程,盼保障生命財產,但公部門至今無回應。

面對災情持續惡化,政府在重建、遷村及避災上毫無相應作為,居民說:「大概就是因為我們人少,所以就不受重視。」黃麗英對此心有戚戚,「還是希望他們自己能夠組織起來。」她說,由於部落僅屬屏東縣長樂村下的1個社區,當地並無地方政治領袖,平時在部落者多為老人、小孩,長期習慣仰賴公部門,不曾為自己的權利抗爭過,如今社區發展協會倒了,居民更像散沙,缺乏向心力。

部落缺乏組織性,連帶影響防災工作,黃麗英有鑑於族人在政府忽視及缺乏領袖帶領下,仍無法像其他部落,建立一套有效的避難機制,「若沒有人帶,只好先從教會來帶動。」教會平時已著手進行訓練防災志工、儲備物資、提供安置空間,並對各長老進行災時的區域責任編組,在6月10日的豪雨中發揮果效。面對颱風季將屆,儘管中會及其他教會團體人物、力有限,無法提供太大協助,黃麗英仍感謝上帝讓許多民間團體前往關心,雖無奈,也只能勇敢面對、努力防災。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