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疼佇咱中間(上)

巴克禮誕辰一七O週年紀念/文字傳道奉獻主日 

巴克禮誕辰一七O週年紀念 文字傳道奉獻主日 


巴克禮相關相片取自《為愛航向福爾摩沙──巴克禮博士傳

疼佇咱中間(上)

◎虛吾

不少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追本溯源之後,會發現濫觴及沿革並不簡單。好些我們如雷貫耳的人,追根究柢之後,會發現我們的認識其實仍流於片面。

來自蘇格蘭的巴克禮(Thomas Barclay,1849~1935年),在台灣教會史寫下重要的篇章。人們津津樂道他在台灣一甲子的事蹟,包括:立書獻身文、創設台南神學院及聚珍堂、在日軍兵臨府城時斡旋求和、翻譯白話字聖經、增補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1830~1877年)的《廈門音英漢大辭典》等。

相較於巴克禮的豐功偉業、高尚人格,他的思想不是那麼受到關注。這耐人尋味的現象,多少和他向來含蓄自抑、罕提個人經驗有關。他總認為,言說的焦點應是耶穌基督,而非傳道者。但他既然留下學校機構、傳播媒體、翻譯聖經等影響深遠的遺產,他的神學思想、教育理念當然有窮究的價值。如此一探究竟,可讓我們對前人留下的腳蹤有更清晰的認識,我們也可以藉此檢視,自許承其遺緒的我們,是否還跟隨他的腳蹤?

開恩可憐罪中人

若要探索一個人的思想,外在事蹟固然是討論的依據,呈現內在思維的言論、文字,更是不可或缺。巴克禮一生最早的文獻,毫無疑問是寫於16歲時、卻於過世之後才為人所知的〈獻身文〉。從中一窺他的信仰、思想,可知他在弱冠之前已有獻身心志,往後的歲月不斷實踐、淬鍊,使這份誓約禁得起時間檢驗。

後人很難不被巴克禮持續的事奉折服,也常以此為主題宣揚、謳歌。但觀諸〈獻身文〉,我們看到他對自己的認識,乃是「像稅吏捶胸痛哭」,同時又對蒙恩的把握如此深刻:「我到祢面前是藉祢愛子的名,是依靠祂的義。」這份蒙恩罪人的自知,貫穿了整篇〈獻身文〉。他的獻身充滿了敬畏和卑微,唯誇主的恩典和榮耀,唯願自己合乎主用。

巴克禮的傳記作者萬榮華(Edward Band,1886~1971年)論及〈獻身文〉時曾說,巴克禮絕不敢說自己已經完全遵守這份獻身契約,但同世代的人卻能替他見證,他在上帝的幫助下,信守了這份承諾。

今時的我們很難想像,這是一個16歲少年對自己是罪人的認知,畢竟現代觀念會認為罪惡感過於深重,有礙身心健全。但我們若對蘇格蘭教會史有點概念,便知道加爾文主義對蘇格蘭的影響。在得救上,加爾文主義格外強調對自己的絕望(self-despair)及上帝救贖的能力。從〈獻身文〉可以觀察到,少年巴克禮深受加爾文主義影響,而他以一生的年歲,證明他到老也沒有偏離。

巴克禮16歲寫下〈獻身文〉。

勿讓虛假入主家

1875年,巴克禮踏上福爾摩沙這塊遠離家鄉的島嶼。他是在台灣的第5位英國宣教師,列在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1864年10月抵台)、李庥(Hugh Ritchie,1868年5月抵台)、德馬太(Matthew Dickson,1871年2月抵台)及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1871年9月抵台)之後。

抵達遠東的巴克禮發現,在馬雅各等人殷勤工作10年後,福音的種子已然在這裡落地,但距離成熟還有一段距離,「真誠但無知」是他對當時信徒的評語。信徒缺乏基督徒生活,而且信心不穩的狀況不時可聞,致使他在保羅的哥林多書信尋找解方。更嚴重的是,信徒中有人認為教會是社會群體的一種,目的是增進彼此的福祉,致使他必須不斷提醒,他們是屬於永生上帝教會的一部分,乃基督的寶血所贖、蒙召成聖。後來的張源春祈禱水事件,更讓他憂心,所傳的究竟是否為純正福音?抑或徒有基督教會之名?宣教本質是宗教性,還是政治性?這些關乎教會純淨的問題,縈繞在初來乍到的巴克禮心頭。

為此,巴克禮慎重提醒,勿為了推動宣教進程而便宜行事,否則將使之後的工作更加艱難。這樣的觀察促使他不只關懷未得之地,也將眼光放在教會群體,教導信徒,傳道的內容當有「信靠、悔改、認罪、得救」四項。從他留下的數據,可知當時的宣教工作不只對外宣揚,也包含內在的懲戒及教導,避免人們因福音以外的動機加入教會。甚至當時的洗禮審核,巴克禮下了艱難的決定,駁回部分人的申請。這種決定對希望人數多多益善的今日教會而言,可能感到詫異,但對於維護基督身體的真實、純全,卻不是不能理解。

巴克禮博士(前左三)和台南神學院學生攝於校園內。

唯獨聖經證真道

除了謹慎檢視受洗申請,巴克禮等宣教師還有更積極的作為,即以馬雅各設立的傳道者速成班為基礎,設立神學校(Theological College),亦即現今的台南神學院,由巴克禮擔任首任校長。當時宣教師們認為,設立神學院培養本地傳道人,是扶植教會自立、恆久進步不可或缺的,但受限於當時普遍教育水準不高,宣教師必須教授相當於小學程度的課程,如四則運算、天文、物理等。

曾受教於巴克禮的潘道榮、高金聲,憶及他的教學是以羅馬書為中心,強調因信稱義,尤其要求學生應當熟悉羅馬書1~8章,即得救依據的論述。今日我們依然重視傳福音,但我們認識的福音,是否仍和前人相同?從巴克禮一段對學生的稱許,可以一窺他對基督福音的理解:「他們在傳福音。他們不只除掉偶像、證明上帝的獨一性,或說明基督教和儒家的相近;他們更闡述耶穌的生與死,頌揚祂是唯一能拯救世人的救主。」

在設立培養傳道人的神學院方面,巴克禮和活躍於台灣北部的加拿大宣教師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有志一同,只是巴克禮的工作不僅止於此,更進一步將焦點投向一般信徒。

抵達台灣不久,巴克禮便意識到信徒自己讀聖經的重要性,認為是教會健康、活潑的祕訣。他按當時普遍的教育程度及使用語言,開始推廣較漢字易學易用的白話字,於是創辦聚珍堂、發行《台灣府城教會報》(今《台灣教會公報》)。即使1895年碰到台灣政權更迭,巴克禮仍不改初衷,因為學習日文的困難更勝於漢字,為了顧念平信徒,仍繼續推廣白話字。

今時有人肯定巴克禮對保存語文的貢獻,從聚珍堂、翻譯聖經、增補《廈門音辭典》的結果論,這確實是巴克禮的深遠影響。然而他的動機,乃是建立一個研讀聖經且熱愛聖經的教會,不必完全依賴傳道人闡釋,能夠以母話誦讀並理解聖經。

或許有人會想,巴克禮的理念是因為當時傳道人供不應求,信徒需要自立自強,這固然是客觀現實,但更為根本的原由,是加爾文主義有別於信義宗、天主教,鼓勵平信徒自己讀聖經、明白信條,甚至參與教會的政策和教義,故此格外重視提升信徒素質。加爾文主義認為,愛上帝不僅要盡心(heart),更要盡意(mind),前者是情感的活動,後者則是理性的活動。

從巴克禮自身的經歷,他很清楚不僅神學院或傳道人要懂神學,一般信徒也要明白神學,以及純正福音對生命的價值。在巴克禮家族寥寥可數的傳家寶中,有一本1762年版本的《基督教要義》(Institution de La Religion Chrétienne),書末寫著巴克禮曾祖父的名字,他的職業是鞋匠。顯見在巴克禮成長的環境,平信徒思考神學並非罕見。巴克禮離世後,人們也在他的書架上看到這部經典。

一九一一年台灣宣教會議,巴克禮與宣教師們。

先賢雖遠足跡留

巴克禮的言行、事奉充滿了加爾文主義的精神。他對自己是罪人的深刻認識,讓他一方面全然奉獻,一方面也知自己無任何可誇之處。他不為教勢表面興盛滿足,而是盼望教會有從主而來、真實而活潑的生命。他不僅栽培傳道人,也為提升平信徒的信仰素養而盡心竭力。

今日宣稱繼承巴克禮腳蹤的我們,是否真實跟隨他的腳步?是否在律法和聖靈的光照下,認識自己全然敗壞,唯基督的救贖使我們蒙拯救、稱義成聖?是否期盼教會有基督長成的樣式(以弗所書4章12~13節)?渴慕純淨的靈奶、思想上帝的默示,是否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前人已按著他得到的呼召、恩賜,完成他的事奉,留待我們想念、效法、留心他們的結局(希伯來書13章7節)。

參考資料

1.《為愛航向福爾摩沙──巴克禮博士傳》,潘稀祺編著,人光出版社,2004年4月。
2.《福爾摩沙的巴克禮》(Barclay of Formosa),Edward Band著,楊雅婷譯,台灣文學館,2015年12月。
3.《基督教預定論》(The Reformed Doctrine of Predestination), Loraine Boettner著,趙中輝譯,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9月。

 

愛在文字裡

◎黃以勒

2018年下半年,我接下了台灣教會公報社的出版主任一職,成為出版部5人團隊的一員。一般人聽到「出版部」,大概都會直覺聯想到書籍的印製,對公報社出版部門來說,書籍儘管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的工作遠遠不只如此。我們還必須設計、製作所有公報社出品的教會用品與文創產品,以及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漢語出版社的代理業務,並接單客製各教會記念冊、個人委託印製與經銷的書籍。

在迄今未滿一年的時間裡,我因著經驗不足,有許多從犯錯中學習的機會,也有更多同工一起打拚、努力而獲得甜美果實的喜悅。編書不若辦報,後者在固定、高壓的週期中處理即時發生的事件,就像速食般提供足夠的熱量,但營養並不全面。編書則是預備一頓多道式的美食,需要花更多時間仔細品嚐不同食材滋味,並按照上菜順序慢慢享用。

姑且不論「制訂出版方向」這麼大的議題,每本書的誕生,自封面設計、紙張選擇、排版、字體開始考量;內容方面,則需檢視目錄順序、邏輯,並適時提供作者修改建議,以及校正讀者最在意的錯字問題。接著還有印刷品管、行銷方式,以及大家不願說穿的利潤預估,都需要文美編完美的配合。

若大家關注公報社近期出版的書籍,會對我們2018年10月出版的《從加爾文到今日改革宗傳統》留下深刻印象。我們試圖從封面紙張,就藉由觸感將讀者帶進內容的氛圍,因此首次嘗試布紋紙燙黑金。今年2月《海外建造家吳威廉:他的傳奇故事,我的旅行書寫》是一本傳記兼旅遊小書,我們也特別以更耗損紙張的裁切方式將書籍「瘦身」,並加上高週波書套,呈現出旅遊書容易攜帶翻閱的特色,同時也手繪彩色插圖,讓傳記不再枯燥。

許多教會兄姊在公報社選購精美程序單、奉獻袋、卡片等教會用品,這也是由出版部負責設計、印製。當然還有每年年底最重要的月曆、週曆手冊等,也是出版部的重點工作。可以先跟大家透露,明年(2020年)公報社的月曆與週曆手冊會有一些不同的設計方向,內部對於這些改變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希望推出之後能夠得到大家支持。

過去公報社代理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及漢語出版社書籍,並非由出版部負責,2018年將這部分業務轉移至出版部。如此一來,出版部等於同時集合三家出版社之力量推出書籍,希望能夠不只截長補短,更能相輔相成。

今年適逢巴克禮170歲生日,出版部想著要出一本跟巴克禮相關的書,想著、想著,還沒有什麼頭緒。但某天我拖著疲累的身子下班時,手頭還有許多該校對的稿子得帶回家挑燈夜戰,瞥見靜靜擺在台南門市一隅的復刻版印刷機,這才突然理解,其實我們出版的每一本書都跟巴克禮有關。正是因為他的到來,開啟了我們的文字事工。

愛就在文字裡,在每個閱讀而受益的人身上。偶爾,在網路上讀到一些書評或心得,提到哪些書籍帶給自己的啟示與幫助,或是躲在門市角落看著消費者拿起某本書、某項文創產品,愛,也回到了出版部的心裡。

公報社2018~2019年出版新書

書籍訂購請洽台灣教會公報社書房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1條評論

  1. 蔡百銓《耶穌傳奇:改革殉道與追求公平正義》尚未出版

    附錄18 追求公平正義,找到了基督教精神!

    行公義,好憐恤,謙卑與神同行。 —舊約《彌迦書/米該亞》6:8b

    凡是不行公義者,就不屬於神。 —新約《約翰/若望一書》3:10b

    基督教是否蘊涵其他宗教罕見的特殊精神?追求公平正義![1]
    中國前政協委員劉亞洲將軍說:「宗教決定文化,文化決定民族性格,民族性格決定民族命運。」[2] 信哉斯言!東西文化與命運不同,宗教信仰必然是個關鍵因素。[3]
    尋找基督教的特殊精神,花費我將近一輩子歲月。早在1960-70年代就讀高中期間,我就思索歐美先進國家進步與富強之奧秘,直覺認定那是因為信仰基督教之故。我到中台神學院聽演講,參加英文查經班與以馬仵斯聖經函授學校,但是因為學校功課太重而未用功。…………………..
    http://classic-blog.udn.com/tsaichallenge2020/111964721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