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與上帝圓一個編織夢

有些夢想,當初不能圓,隨著時光流轉,如今成真, 得以回應上帝的愛,以一雙巧手拼湊、編織生命的光芒。

Photo credit: Leonard J Matthews on VisualHunt / CC BY-NC-SA

有些夢想,當初不能圓,隨著時光流轉,如今成真,
得以回應上帝的愛,以一雙巧手拼湊、編織生命的光芒。


(照片來源/王麗鐘、瑪亞‧﹒鄔茂)

拼布小知識
拼布在許多國家都有長遠歷史,印度或中國都有類似的拼布服飾。據說十字軍東征時,騎士盔甲裡穿的也是這樣縫製的衣服。17世紀清教徒將拼布帶入美洲並流傳各國。1970年代,美國「藝術拼布運動」展開,拼布從原本實用功能,變成一種創意與能量的藝術表現,傳達當代文化活力與多元性。1972年日本引進拼布並發展出自己獨特風格,大都以手工縫製,有別於美式機縫。1990年台灣引進日本教學系統與材料用具,拼布藝術逐漸形成一種風潮。

一個長遠的拼布夢

文圖◎王麗鐘

認識我的人,或多或少都聽過我那一直無法圓滿的拼布夢。一直以來,我以為這個夢圓不了,其實內心也好不容易順服下來了,豈知,上帝在我人生最低谷時,又帶著我繼續編織這個夢……

 夢想的開端 

事情要從剛結婚時開始說起,在一次因緣際會下,我和一位日本太太學做拼布。那是第一次,我看著手中的小小布塊,被拼接成一個可用的杯墊,陸續又做出許多不同的作品,自用送人兩相宜。很喜歡手作過程那種專注與成就感,如今想來仍是愉悅,也因為老師誇獎我有天分,從那刻起,我的拼布夢就開始了。

我相信人因夢想而偉大,因此,開一家手作店就成了我的夢想。我也努力朝著這個目標前進,甚至取得日本拼布教學資格證書。但是,後來因為工作太忙碌,孩子也還在就學階段,每天要忙的事很多,久而久之,我的拼布夢就在現實生活中被擱放一旁,當初的夢想越來越模糊,也漸漸被淡忘了。

日子飛快,一轉眼,三十多年已過!我的人生也起了莫大的變化,上帝帶領我轉了一個大彎,我從職場早退、進入教會全職服事。雖然服事忙碌,沒時間再做拼布,但想做拼布的渴望從未消失。夢想不能繼續,喜歡的心也無法禁止,收藏不同的布料成了我新的慰藉。二十多年的累積,家裡的拼布工作室已然成了布的倉庫,雖然,我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專心做拼布。

 峰迴路轉,再續拼布夢 

就在我的拼布夢漸去漸遠之際,上帝卻給了我一個機會。有天我做了一個環保提杯袋要給自己用,做好之後,心裡卻響起「義賣」二字,起先不懂,後來明白這是上帝的提醒,於是開始號召教會青少年牧區的同工,一起為建堂義賣製作提杯袋。

感謝主!就在製作提杯袋的過程中,雖然趕工忙,心中卻有著莫大的滿足,感覺上帝在對我說:「妳的手藝天賦就是要拿來被我使用的!」原來,我的手藝不只是用來滿足自己,而是要讓上帝使用才有意義。

一直以來,我以為上帝早已忘記我心中的渴望,我也順服這種安排。因為生病,手中的服事和工作被迫戛然中止,一切看似歸零。生活開始進入治療的日子,時而軟弱,時而堅定,每一日只能靠主恩典前行。治療期間,我不斷告訴自己,順服上帝為我安排的生命季節,凡事不要勉強。

夢想無法繼續,有什麼關係呢?上帝若不幫助我,也沒有用啊!只是喜歡手作的渴望一直隱約在內心攪動,連住院期間都想要動手做點什麼。然而,這也見證了上帝的奇妙,因為少有人在住院期間還用手作來度時間的,甚至連主治醫生都驚嘆信仰在我身上產生的莫大能力。感謝讚美主!

 上帝之光,帶著希望前行 

我的治療之路走來順利,因我相信上帝的醫治最完全,這是恩典之路。日子繼續,治療持續,上帝與我的拼布故事也仍進行著,只是我不自知。2019年最後一次標靶治療後兩天,全家到大鵬灣東方渡假飯店過年。大年初二那天,在逛園區時我感覺沒體力,被老公用輪椅推回客房,心裡感到很沮喪。回到家,躺了兩天,體弱身虛,心中軟弱,坐在客廳,內心與上帝對話。

我問上帝:「這樣的我,祢要如何使用?」(上帝沉默不語……)

那天,瞥見中庭的陽光灑進客廳,晴空萬里,但我卻像個廢人,動不了!「廢人」這樣的負面想法進入心裡,我突然警覺,豈可如此看待自己?同時,上帝的意念也進入我心,彷彿問我:「當初,我以什麼呼召妳?」

我想起自己當初蒙召的經文:「作外邦人的光……」那是出自以賽亞書42章6節:「我──耶和華憑公義召你,必攙扶你的手,保守你,使你作眾民的中保,作外邦人的光。」想到自己是第一代信徒的身分,如今得以在教會被上帝使用,這是多麼奇妙的恩典。大病縱使讓我軟弱,但我相信上帝一定有其美意,而且上帝的旨意甚好!

那個下午,上帝用這光重新溫暖我心,我豁然開朗,好像更明白了些。心中的圖案出現,一道道光芒發出,我當下急欲用拼布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感動。那天,也不知從哪來的力氣,找布、配色、裁布、拼接,一切順利,如有神助。很快地完成了這一道道光芒四射的圖案,與我心中看見的畫面相符。這光,是以上帝為中心發出的,一片片地拼接,有如我的人生小故事的串連。

初步完成,端視著它,我好感動,因上帝用這圖案告訴我,祂並沒有忘記我說出或沒說出的禱告與夢想,我全部的心思意念及渴望,祂都知道。

這幅光芒四射的圖案是以上帝為中心,也串連著創作者的生命故事。

 在上帝的拼布花園裡飛舞 

為了完成這幅作品,我拿著布到拼布店配線,準備壓線。店中的拼布老師大為稱許,說這圖案一見就讓人聯想到光。極美!她問我這個圖案的緣由,我簡略敘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告知我還在癌症治療期間,也在上帝的醫治中。

接著,拼布老師突然問我:「願不願意透過我們的店參加拼布展?」原來4月份在台北有個拼布展,她正在負責收集作品。我的故事令她很感動,她建議我寫成參展故事,收錄成拼布故事集。我懂了!原來,上帝要做的事,比我想要的更大、更美!

我感謝讚美主,主使用我自以為的軟弱來成就祂的美事。我何其渺小,但上帝卻提升我,透過參展過程來使祂得榮耀。這事使我知道,我的人生故事因為有祂才更榮美、更完整。

如今,我完全明白,如果我的夢想中只有我自己,根本毫無意義,但因為有上帝同在,祂為我安排每個時刻,不論我的夢想有沒有實現,我深信上帝早已帶著我飛舞在祂和我的拼布花園裡,祂引我在光中前行,我要讚美祂,歸榮耀給祂!

有關拼布夢的故事至此,我不知道這個夢會作多久,但我確信,我的人生與上帝同行的日子,還要繼續走下去。

莎歐莉小故事 
莎歐莉的創始人城美紗緒(Misao Jo)是一個熱愛編織的人,1970年代、當時年約57歲的她,觀察到周遭許多婦女及身障朋友的特殊需要,因而啟發她開創了莎歐莉(SAORI)織造法,她的生命熱情與對弱勢族群的關懷,吸引許多人前來學習。莎歐莉編織藝術,強調個人獨特的創造力和自由表達,沒有規則,也不強調技術,重視內心的默想,旨在讓編織者沉浸在編織過程中,透過手織作品來表達自我,這種織法近來也被應用在特殊教育和藝術治療上。

編織莎歐莉,不能少了祢

文圖◎ 瑪亞‧鄔茂(泰雅爾中會牧師)

猶記小學和國中時都會被問:「你未來要做什麼?」作文課也總少不了要寫「我的願望」。老實說,當初的回答早已忘記,當初的願望也早被拋諸腦後。家中長輩從未限制或規定我們將來一定要做什麼,但記憶最深刻的,是母親給我們的信仰榜樣與勉勵:一定要堅信主耶穌基督!感謝上帝,讓我擁有這樣的母親,她將一生所淬鍊出、最珍貴的價值觀傳承給我們,為我們樹立人生的方向。我的編織夢也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要用我的生命來回應上帝的呼召。

 夢想織路,有主同行 

從神學院的學習,到後來進入教會牧養,一直到現在待聘階段,在這段生命歷程中,我深切體會到:信仰是要教導我們學習用主的眼光來看待他人,天地萬物都是上帝的精心傑作,互為生命共同體。因此,學習主耶穌基督的榜樣、成為和平之子,這是上帝對我們的呼召。但是,這該如何實踐呢?

自從十年前開始接觸來自日本的織造藝術莎歐莉(SAORI)之後,我就成了莎歐莉忠實的愛用者。後來更拜師學藝,成為日本莎歐莉總公司在台灣第一位代理人Yuri老師的學生,成為莎歐莉的正式學習者。在兩年內,我由初階晉升到中階,一直到完成高階的學習,進而通過日本莎歐莉認證講師的考試,過程相當辛苦。但辛苦總是有代價的,如今我得以在部落大學、社區大學擔任指導老師,分享和推廣這門編織藝術。
在這段學習的過程中,不只累積了經驗和智慧,更重要的是,莎歐莉追求自由、啟發的創作過程,豐富了我的牧養生活與信仰層面。此外,也因為不斷創造與構思的需要,我學會將心中的負面想法拋諸腦後,隨著歲月的淬鍊,用自己獨特的作品來回應生活面對的處境,展現個人獨特的信仰生命。就這樣,在這條編織路上,上帝一步一步帶著我往夢想前行,回應祂對我的呼召。

 莎歐莉尊重每一個生命 

莎歐莉強調一切事物都有其尊嚴,因此,每一幅布料都是織布者透過編織、試著將其心思意念表現出來的獨特作品。

莎歐莉創辦人城美紗緒(Misao Jo,1913~201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享年104歲。莎歐莉的誕生是因為有天她想要為自己編織一條和服腰帶,卻發現傳統的小型織布機必須按照每一行制定的紋路來操作,妨礙某些族群的人學習手工織布,特別是小孩、老年人或身障者。於是,她自己研發了莎歐莉織布機,利用輕鬆的腳踏板,再加上一個繞線器,讓織布者可以跟隨自己的節奏,編織出獨一無二的作品。因此,當我們認為怎樣才是一塊「好」布、強調工整完美的價值時,莎歐莉要體現的是自由,且接納缺陷而編織出的獨特之美。

使用莎歐莉織布機,不須強記技術。事實上,對傳統編織理解越少,越有利織布者去自由探索與創造。「SAORI」是一項嶄新的織造技術,「Sa」源於日本禪宗對「差異」(さい,sai)這個詞彙的理解,代表的是一切事物都有其獨特尊嚴;而「ori」(織り)指的是編織。莎歐莉強調的是創造力和自由表達,沒有規則也不怕「不完美」,不強調技術,重視織布過程本身以及織布者個人生命的表達。

莎歐莉的突破不僅在於容易操作的織布機,更重要的是其背後想要表達的哲學。莎歐莉織造法沒有所謂的「錯誤」,任何顏色、圖案和物料,都是織布者獨一無二的表達。城美紗緒主張織布者要突破傳統規矩、工整的織布模式,改用新的思維,懷抱著孩童般的好奇心,透過盡情的探索和冒險來突破固有的想像,在過程中可以無拘無束地表現自我,進而享受親手編織、感受紗線交疊的整個過程。

由於莎歐莉重視織布者的原創精神,強調自由編織,所以能夠讓織布者有更大的發揮空間,編造出屬於自己的作品,並在過程中尋找和發現新的自己,勇敢自信地展現美好的生命特質,以欣賞、支持和接納的眼光接納彼此。

 共融的團體生活 

團契生活是指上帝與人或基督徒與基督徒之間的親密關係,這是基督徒最基本且重要的教會生活。在團契內,信徒相互交往、分享和建立關係,也增進基督徒和慕道友共同追求信仰的信心和連結,促進團體情誼。在基督內聯合的行為與活動,天主教稱為「共融」。莎歐莉創辦人城美紗緒在50年前也以相互交往、分享和建立關係,實踐「共融」的精神與生活,強調任何人都有享受編織之樂的權利,她就是以這個信念發明莎歐莉織造法和織布機。

這種包容的特質使得莎歐莉很快在世界傳開,也被廣泛應用在身障團體、醫院的藝術治療和專注訓練上,吸引時裝設計師、藝術家、手工藝人和任何想要體驗它的人注意。城美紗緒所創立的「SAORI工作坊」,是一間關懷身障者的手工藝教學教室。她透過工作坊鼓勵身障者透過手工紡織,發掘自己的感情、思維和潛能,省思個人的生存價值。城美紗緒說:「在工作坊裡,視障、智障或肢體障礙的織布者,努力將他們的獨特性交織在獨一無二的顏色和花樣中,我看到每一個織布者的眼睛裡都綻放著耀眼光芒。」她也為他們舉辦表演,讓世界看到他們透過織造所綻放的生命光輝。香港聖雅各福群會近年來也引入莎歐莉,配備織布機和紗線,讓復健的人可以盡情表達藝術情感和能力。

城美紗緒也希望大眾透過手工織造來操練默想。父母可以帶著子女一起學習,除了促進親子關係外,也能讓孩子透過勞作練習靜心,親身體驗默想及手作之間的關係,用獨特的視野和體驗看到生命中獨特的美,讓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都可以發光。

莎歐莉的特色與主旨是最吸引我的部分,因此,不論是身為使用者、學習者、宣導者或教導者,每一個階段我都享受其中。當編織出來的作品受到愛用者喜愛、為他們的生命帶來力量時,我心中的滿足是無可比擬的。我最大的夢想是透過莎歐莉來陪伴、扶持社會邊緣者並向他們學習。我努力分享莎歐莉,希望帶領更多人展現自信獨特的生命,共同委身在生命的關懷上,照顧世上弱勢族群,培養他們獨立的力量,為這個世界盡一份愛與義務,來回應上帝對我的呼召。

編織方法簡單易學的莎歐莉深受民眾喜愛,男女老幼咸宜。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