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濱石穗米 無毒耕作帶動原鄉產業

(相片提供/長光教會)

【陳逸凡台東報導】東美中會長光教會成立台東縣原住民族夏娃綠岸全人關懷協會,今年承接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成為協助教會開發產業的窗口。7月22至29日受邀至台東市音樂聚落鐵花村設攤,銷售自有品牌「石穗米」,推廣友善無毒耕作的在地長濱米。

(相片提供/長光教會)

長光教會牧師Fuyan Suda(張培理)受訪時表示,「夏娃綠岸」是阿美族語「東海岸」的意思。長光教會幾年前在教會現址後方購置一片約一甲二的土地,計畫建設為關懷中心,目前與多元就業開發方案配合,作為觀光體驗農場,種植經濟蔬菜,並搭配體驗活動。

長光部落舊名為「石坑部落」,品牌「石穗米」即意謂「石坑的稻穗」,也讓人聯想到世界名畫《拾穗》。去年開始收購友善耕作小農信徒的稻米銷售,數量約2000公斤;今年除了收購小農稻米,亦號召社青下田耕種,臉書專頁「石穗故事館」則成為主要訂購平台。

Fuyan Suda笑著說:「因為我們自己的農田不噴灑農藥,所以雜草很多,差點長不出來,稻米產量不多。」在收購的部分,石穗米限定收購友善耕作的稻米,加上農戶也會保留部分農作自行銷售,因此數量十分有限。

(相片提供/長光教會)

由於長光部落幾乎全部的族人都是基督徒,因此長光教會的福音事工,把目標設定在落實社區照顧工作,透過與產業結合,再次把教會的門打開,不僅讓教會成為社區信仰中心,也成為資訊交流的中心,提升社區的生活品質。

此外,透過產業推廣計畫,也能夠創造就業機會給社區青年,不僅讓年輕人能夠留在部落工作,信仰上也能得到牧養與培育。Fuyan Suda說,長光教會雖然位於人口外流嚴重的偏鄉,甚至必須到外地才能就讀高中,但正因為推動產業事工,讓長光教會成為東海岸少數有社青團契的教會,這也是推動產業所帶來的附加成果。

不過Fuyan Suda坦言,產業事工也有發展瓶頸。若要使用公部門資源,必須按照規則進行,目前石穗米的銷售仍無法達到收支平衡,而公部門的補助以自主經營為終極目標,因此補助金額會逐年減少,依照目前盈餘來看,計畫仍須持續修正調整。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