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凡嘉義報導】嘉義中會朴子教會迎接設教120週年,號召120位信徒手抄聖經、2年讀完一次聖經,並以音樂做為感恩禮拜主軸,8月10日邀請西羅亞盲人合唱團舉辦紀念音樂會,11日感恩禮拜則邀請社區的海飛茲樂團擔任司琴,一同見證、分享上帝的恩典。

早年崁前、朴子、古林等地信徒若要聚會,必須跋涉數里路前往牛挑灣教會,遇雨天則更為不便。經陳璧玉、蔡超2位醫師及蘇格蘭宣教師甘為霖奔走,牛挑灣教會於1899年拓植朴子教會。

湯孟宗牧師。(相片提供/朴子教會)

朴子教會出身的退休牧師湯孟宗以「勿忘初衷」為題證道,回憶兒時鄰近庄社來朴子聚會情景。當時禮拜日沒有愛餐,各個家庭自行挑著米與菜,在禮拜堂周邊就地生火煮飯,吃飽後進行第二場禮拜,再彼此道別、相約下週再見。信徒可謂風雨無阻,除非生病才會缺席。

湯孟宗指出,教會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許多信徒是受難者,在流淚中,教會背起十字架同行,提供安慰與幫助。當嘉義中會推動沿海醫療傳道,朴子教會也培育最多醫師,成為嘉義地區的醫療中繼站。響應倍加運動,1961年拓植古林教會,牧師靠著一台腳踏車在石子路上來回奔波,顯見朴子教會是宣教的教會,120年來充滿上帝賜福。

不過湯孟宗也引以弗所教會為鑑勉勵會眾,不要因為走太遠、走太久,而忘了起初的愛心與理想。不要因奉獻及事工自滿,忘了罪人的身分,當重新悔改認罪,求主赦免。

教會講台後方有12個象徵使徒的盾牌木雕,長老蔡尚賢表示,盾牌上的鋸子、十字架、長茅、剝皮刀等,都是使徒遭受的刑罰,提醒教會的使命。蔡尚賢的舅舅吳哲雄即白色恐怖受難者,從小在教會成長,就讀台灣大學政治系時,遭逢四六事件而遭槍殺;長老黃祐聰的阿公黃媽典,曾擔任第一屆朴子街長(今市長),卻在二二八事件時遭槍殺。

使徒象徵。(攝影/陳逸凡)
使徒象徵。(攝影/陳逸凡)

近10年來,朴子教會因整建教會拆除舊有設施,發現內部早已腐朽不堪,經歷更新與重生的困難。蔡尚賢分享,基督徒或許看起來光鮮亮麗,內心一樣需要清理,從中學習人的不完全,「教會後面必須加上ing,永遠是現在進行式,沒有所謂完成的事工,不管硬軟體皆如此。」朴子教會順利籌備120週年慶,是上帝很大的恩典,「有吃苦,才知道恩典的甜。」

朴子教會傳道師林光世則分享,透過教會整建的過程,其實也感受到許多神蹟,包括近期政府進行下水道工程時,看似難以協調的每個環節卻巧妙配合,在籌備慶典的過程中,也有許多信徒不計較個人付出,全心投入教會事工。

感恩禮拜當天,教會特別準備「i拍拍」,讓信徒現場拍攝與教會合影的大頭貼,深受長輩歡迎。愛餐席開35桌,包括子會及鄰近教會都派代表參加,一起為朴子教會120歲慶生。

(相片提供/朴子教會)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