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讚上帝之美 管風琴樂音悠揚

太平境教會全台最老 柳原教會師徒制教學 艋舺教會演奏推廣 傳承聖樂教育工作

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擁有全台最老的管風琴,為美國製,共20支音栓,現今仍於主日中使用。(相片提供/太平境教會)

編按 :每年8月第一個禮拜天,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訂定的聖樂主日。管風琴,是專門為教會服事所製造的樂器,在今年第30屆傳藝金曲獎中,多位入圍出版類專輯獎的演奏者及團體,都與教會管風琴有淵源。《台灣教會公報》將以連續兩期新聞專題,揭開管風琴的神祕面紗,訴說這樣「貼近上帝的樂器」在台灣的故事。

【陳逸凡專題報導】2018年暑假,台南中會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舉辦「2018盛夏管風琴‧風雲會合」音樂營,以連續6天的音樂饗宴,記念太平境教會管風琴設立40週年。這不僅是全台灣第一台管風琴,更是仍在禮拜中服役的樂器。

太平境教會的管風琴為1880年由美國福克與海斯汀斯管風琴造琴廠(E. & G. G. Hook and Hastings)製造,原置於猶太會堂,輾轉移至幾間教會後,1963年美南浸信會宣教師施麥哲(E. Stanley Smathers)牧師居中協助聯繫,捐贈給東海大學。1964年7月由美國軍艦運載來台,為最早抵台的管風琴。

管風琴運抵台灣後,原置於東海大學體育館,因環境不利保存,導致琴體及音管受損嚴重。時任太平境教會牧師王南傑透過台南神學院院長蕭清芬得知施麥哲有意將琴轉贈教會,經長執會議決通過,加上全體兄姊踴躍奉獻,共募款62萬元裝設。1978年10月8日上午主日禮拜舉行「管風琴感恩、奉獻、讚美禮拜」,並持續使用至今。

太平境教會禮拜事工部部長黃雅琴長老表示,聖樂的教育與傳承是教會生活很重要的一環,也是教會的責任。40年前,管風琴裝設在太平境教會的時候,是台灣第一架名副其實的「教會管風琴」,不只是演奏廳的樂器,而是真正為了服事與敬拜而設立。

今年第30屆傳藝金曲獎入圍者、台灣神學院老師陳毓襄指出,管風琴是專屬於教會的樂器,許多學習其他樂器的人可能會希望自己成為演奏家,但是學習管風琴的人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在教會服事,使會眾透過管風琴更加貼近上帝。目前全台灣僅有台灣神學院及台南神學院提供管風琴主修課程。

陳毓襄分享,當年她立志學成後要返國服事,在國外看見每一個學習管風琴的同學,都有很堅定的信仰及服事心志,「因為他們從小就是這樣長大的。」她內心深受震撼,感受到上帝透過管風琴帶來的力量,她也期盼將這樣的風氣帶回台灣,讓台灣的青少年有機會感受到相同的力量。

協助太平境教會安裝管風琴的技師張朝任,亦受邀前往音樂營回顧當年往事。他說,當年約莫17歲,還在樂器公司當學徒,由於國內熟悉管風琴的專業人才不多,除了協助太平境教會安裝外,也曾協助台灣神學院。

張朝任說,管風琴結構複雜,包括由錫跟鉛製造的大型金屬管,小至跟筷子差不多大小的木頭,內部還有羊皮等零件,移動時需經拆裝等程序。太平境教會管風琴1880年由美國製造,經歷5次遷移,期間難免零件遺失,包括台神及太平境的管風琴,有部分零件就是他親手複製的。

當年施麥哲帶領安裝管風琴,由於台灣高溫潮濕,很多零件因為保存不當受損,太平境教會管風琴還先運送至施麥哲位於屏東的住處維修。張朝任也一同在屏東住了8個月協助維修,每週都會騎摩托車往返台南、屏東進行零件運送及安裝事宜。

由於太平境教會管風琴設置於開放式場地,內部容易累積灰塵,張朝任說,每次進行維修保養,鑽進管風琴內,都像從礦坑出來一樣全身烏黑。他是來自屏東鄉下的孩子,鋼琴跟管風琴他都不認識,但是上帝安排他來照顧這一台琴,這台琴已經一百多歲了,「未來就算我們都不在了,這台管風琴還會繼續在這裡唱歌。」

本期新聞專題也將介紹柳原教會及艋舺教會的管風琴,訴說他們的身世與故事。

管風琴小知識

【林婉婷專題報導】普遍認為管風琴誕生於西元前3世紀,由埃及亞歷士山大城的古希臘工程師克提西比奧(Ktesibios)所發明,當時是利用水力控制風箱。希臘羅馬時期,管風琴多用於娛樂,後來基督教發展,約4至5世紀期間,開始將管風琴引入教會,只是當時教會音樂多是人聲,引來許多神學家反對。伴隨著教會音樂由單音模式轉為複音模式,8世紀時,第一座教堂管風琴建於德國亞琛主教座堂(Aachen Cathedral)。從此,管風琴在教會的地位逐漸提升,並於16、17世紀的巴洛克時期達到高峰。

管風琴的發聲是使琴鍵對應的音管塞打開、氣流通過並吹響音管。早期管風琴需要人彈奏外,還需要人協助鼓風,後來發明馬達、鼓風機,又加上蒸汽機、電力等科技發展,管風琴產生傳統機械式、電動空氣壓縮式或電動氣動式等形式,音色呈現與彈奏速度等各有差異,但也產生不同美感。

談論管風琴規模常以音栓與音管數量作為描述。音栓控制音管、調配音色,使管風琴能模仿管弦樂器效果;為了不同樂曲與效果會有不同配置法,縱使是同一首曲子,也會因為不同座琴而作調整。音管則依照發聲原理和產生音色區分,例如哨管(flue pipe)呈中空狀,氣流衝擊風管上唇使空氣柱振動發聲;而簧管(reed pipe)是空氣振動簧嘴板的簧片,再帶動共振管的空氣柱發出聲音。

關於管風琴的趣聞,除了樂器本身的特殊與特色外,還有演奏家的故事。例如經常於影視作品懸疑、驚悚、反轉等橋段聽見《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BWV 565),學界普遍認為作者是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由於是一般人認識管風琴的名曲目之一,樂譜也被改編成不同樂器版本。此曲莊嚴、神祕、充滿戲劇張力,與一般人對聖樂的印象不太一樣,然而這也反應音樂家個人的神學認識與信仰歷程,故「音樂家如何在作品中感受並回應上帝創造」,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資料參考:維基百科、《科學人》2004年第30期8月號〈管風琴的大鳴大放〉)

教學傳承 栽培司琴人員

│台中中會柳原教會│荷蘭製,17音栓│

【洪泰陽專題報導】音樂學者納德爾 (Nadel)曾說:「音樂的起源就是為了人與超自然界的溝通而形成。」宗教空間與音樂一直扮演著相互對應的關係,音樂更是基督教禮拜中不可或缺的靈魂。音樂的功能,不只是將音樂植入於某種宗教場域或特定空間,更是反映出一部分的宗教性結構、型態與思想。

1995年,台中中會柳原長老教會為了慶祝教會設立百週年,決定為教會主堂購置一台管風琴,更成為慶典活動主要事工。時任柳原教會管風琴籌設小組召集人鄧仰光長老表示,當時有神學院教授建議牧師洪伯宗,教會的主堂空間與高度相當適合購置管風琴,可讓敬拜氛圍更有別以往。基於此,柳原教會的管風琴籌設小組展開了相關工作,期間更獲得七星中會中山教會長老張景峰,以及管風琴演奏專家、東海大學音樂系教授羅芳華的協助。

另外,當時荷蘭管風琴廠商負責人剛好在台灣推銷管風琴,更親自到教會勘驗場地位置,好更貼近空間的需要。鄧仰光表示,後來因種種考量,決定採用來自荷蘭管風琴廠佩爾斯(Pels & Van Leeuwen)的機械式管風琴,共有17支音栓。1998年12月正式啟用,因當時教會會友皆對管風琴陌生,還是由羅芳華幫忙驗收,並主持首次管風琴示範演出。

管風琴設立完成後,除了硬體設備,要讓管風琴在禮拜中發揮效用,還必須由會友配合司琴事奉。一開始,由羅芳華指導,加上曾在日本學習管風琴演奏的黃金鈺協助司琴,教會其他司琴同工則是從零開始學習如何彈奏管風琴,最終琴聲得以在禮拜中發揮功能,帶領會友敬拜。

鄧仰光表示,現在的教會司琴同工也展開傳承,教導教會中有音樂恩賜的青年與青少年彈奏管風琴,使管風琴事工繼續傳承下去。他說,如果到外地參與禮拜,聽到鋼琴伴奏的聖詩頌讚還會感到很不習慣,耳朵已經被管風琴給寵壞了!

目前擔任管風琴司琴主責同工的執事呂慧玲表示,教會管風琴當初是為了主日崇拜設立,是要榮耀上帝,而不是榮耀自己。由於主日崇拜非常莊嚴,每次準備曲目,無論是聖詩、前奏、後奏,或是各種教會節慶、婚禮、告別式等場合,都必須非常用心的挑選曲目,並且反覆練習。

呂慧玲表示,管風琴需要練習雙手分奏、眼睛拆譜,還有腳踏鍵盤,一首曲目下來,不但要彈奏還要拉音栓,可說是手忙腳亂,非常辛苦也相當花時間。她說,彈奏管風琴,少不了體力、耐力和壓力,需要用犧牲奉獻、無怨無悔與謙卑的信心來準備,而完成司琴後,更是要將榮耀歸給上帝!

談到管風琴教學事工的點點滴滴,呂慧玲表示,要栽培一個學生學會彈管風琴的過程非常辛苦,除了不厭其煩反覆教學,耐心講解、辛苦陪伴,還要鼓勵他們克服適時加入腳鍵盤的練習。但是當學生成功完成司琴時,作為老師,心中歡喜雀躍的心情是無法形容的,很高興又有一個生力軍加入管風琴侍奉團隊。

偶爾也會有好不容易栽培好的學生,因為工作關係或是人生規劃離開教會,對於呂慧玲來說,難免感到有點洩氣。正因為要栽培一個管風琴學生,是非常不容易的工作,她不諱言表示,這或多或少影響到再次栽培一個新人的心力與勇氣。

對於未來的期待,呂慧玲說,管風琴好好保養的話,使用百年都沒有問題,希望教會裡符合彈奏資格的學生能夠有不怕辛苦的心志,願意犧牲花時間練琴來服事。她表示,好的管風琴樂聲除能夠豐富禮拜內涵外,也具有提升教會崇拜敬虔氛圍與聖樂教育的功能,協助會友以更豐富的聖樂來敬拜上帝。

錄製專輯 獲傳藝獎入圍

│台北中會艋舺教會│德國製,21音栓│

【邱國榮專題報導】音樂家演奏來自德國管風琴大廠純手工打造的台北中會艋舺教會管風琴,錄製成《只為了祢》,悠揚的樂音呈現出古典與近代的知名曲目,更有台灣作曲家改編創作,並入圍今年第30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專輯獎項。

第30屆傳藝金曲獎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為了介紹《只為了祢》,特別派錄影團隊至艋舺教會禮拜堂、錄製一支介紹影片。影片中,透過多個不同角度的畫面呈現管風琴,讓大眾一睹這台極具現代感優美外型的管風琴。

艋舺教會音樂總監戴忠毅長老表示,艋舺教會是加拿大宣教師馬偕開拓創設。馬偕喜歡唱歌、喜歡用各種樂器與合唱團讚美上帝,認為用音樂讚美是接近上帝很重要的一支鑰匙,因此設教迄今,教會非常重視音樂事工。2002年,艋舺教會決定裝置管風琴,在禮拜中用管風琴豐富優美的聲音,齊聲讚美上帝。對於《只為了祢》專輯入圍傳藝金曲獎,他指出,這可以讓愛好音樂的民眾,感受到艋舺教會這台管風琴的優美,同時也能讓更多人聆聽欣賞管風琴。

根據台北中會月刊《北中月報》226期的詳細介紹,艋舺教會的管風琴是由德國克萊斯管風琴廠(Klais Orgelbau),歷經兩年半以純手工建造而成,極具現代感的外型,是琴廠專為艋舺教會禮拜堂設計。為了搭配教會整體建築物,正面特別設計成小半圓弧形,整台琴共有21支音栓、23組共計1251支音管(含149支木質音管和1102支金屬音管),整台琴高5.7公尺、寬6.7公尺。

艋舺教會的管風琴不僅外型具備現代感,內裝也設計成可搭配電腦音栓程序的裝置組合,總共有4大組群,可設定1024個單位。樂手彈奏時,藉由手腳設定、操作配備的MIDI系統,就可以錄製彈奏,要製作專輯也沒有問題。

至於這台管風琴的音色設計,是採用德國巴洛克風格,同時亦具備法國浪漫派的巧思,搭配艋舺教會禮拜堂現有空間音響效果,音色自成一格。彈奏時,樂音柔和、溫暖、豐富,悅耳有力。

主音管彈奏出來的音色高貴渾厚帶有威嚴的特性,笛音管華麗清晰,簧音管則明亮沉穩。每支音栓的音色都具有獨特個性,容易調和在各種大小樂團合奏之中,因而適合於各色各樣傳統與現代管風琴音樂藝術的表演,更能於崇拜中,引領會眾安靜心靈,為敬拜上帝的最佳樂器。

這一台1251支音管的管風琴造價與保養費用不斐,但艋舺教會並未因為維修不易,就將它束之高閣,僅當作教會的裝飾,反而經常使用它。重視音樂的艋舺教會,目前有3位固定的管風琴樂手,輪流在主日禮拜擔任聖工,彈奏管風琴,以樂音帶領會友親近上帝。此外,艋舺教會不定期舉辦的音樂會,其中表演內容絕對也少不了管風琴演奏。

竹節設計 彰顯風土特色

│高雄衛武營音樂廳│德國製,127音栓│

【林婉婷專題報導】作為世界最龐大的樂器、以及最古老樂器之一的管風琴,不同座琴展現各自的造型、材質、大小、音色等設計特點,在兼具聽覺之美的同時,也滿足視覺享受,甚至德國的管風琴製作技術與音樂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世界已知最古老且仍可使用的管風琴是約1435年建在瑞士錫安聖母院的燕巢式管風琴;規模最大是美國紐澤西州大西洋城市政廳中心演奏廳的管風琴,有多達1477個音栓、3萬3112支音管;規模最大「教堂管風琴」是美國加州水晶大教堂的管風琴,有287個音栓、1萬6000支音管。

台灣約有30多部管風琴,其中最「年輕」的管風琴位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該管風琴有127個音栓、9085支音管,除了是全台灣、也是全亞洲目前最大規模的管風琴。而台灣規模最大的教堂管風琴則在台北中會大稻埕教會。

衛武營音樂廳的葡萄園式座席設計,能讓不同高度位置的觀眾享受到同樣良好的樂聲與視野;管風琴由德國克萊斯管風琴廠(Klais Orgelbau)承製,在2018年10月10日舉行的開幕暖場演奏會,還邀請管風琴的協助建設者、台南神學院教會音樂系副教授劉信宏演出。在聽覺上,面對舞台的左手邊可以看見主管風琴(symphonic organ),音色和呈現是法國浪漫主義風格,而右手邊的回聲管風琴(echo organ)則採用德國巴洛克風格,兩者音律互相配合、增加音樂層次。在視覺上,屋頂垂掛的照明、收音、可升降反響板等,讓人聯想到榕樹與樹鬚。而管風琴外觀模擬竹節設計,不但符合台灣在地風土特色,為炎熱南台灣增添清爽感受,也與衛武營戶外「榕樹廣場」設計感十分搭配。

不過若想看見真正的竹管風琴,就要拜訪位於菲律賓拉斯比耶市的聖何西教堂(San Jose Church),那裡有世界唯一的竹管風琴,是19世紀初期西班牙宣教師所建造,乘載歷史與藝術意義,現已是菲律賓國寶。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