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奧妙聲 竹音悠揚 4-4

8月第一個主日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訂的「聖樂紀念主日」, 本報特別連續4期刊登亞洲音樂神學家駱維道牧師的專文,以饗讀者。

 4-4 亞洲聖詩中的基督聲音和意象 


文圖◎駱維道      華譯◎林秀娟

「斷鎖鏈、權力、財富」:公義和人權

1960年代後期,在亞洲詩人中間,表達基督教對人權、貧窮和苦難的聖詩已獲得許多關注。這點可從《亞洲都市新歌》(New Songs of Asian Cities,1972,簡稱NSAC),有許多這類詩歌得到證明。(註1)舉例來說,人對現實和不公義閉上眼睛的傾向,使新加坡的劉撒母耳牧師(Samuel Liew,1942年生)在他的〈我與你何干?〉(What have I to do with you?,NSAC #15,譜1)這首詩歌中發出質疑:

抬起眼舉目環顧,打開耳聆聽哭聲;
痛苦聲音傳耳畔,低低哀鳴:「我在此!」
我主我神遠離我,讓我緊緊閉雙眼!
為何開我眼看見?為何開我眼看見?

反映在印度的人間悲劇,以利沙(Elisha Soundarajan)滿心困惑地質問上帝(NSAC#27):「為何創造此至善,為何寬容人邪惡?」他繼續他的哀嘆:

有人擁家財萬貫,有人卻一貧如洗;
無人服侍貧窮人,所有努力至輕微。
身分、種姓劃階級,家庭榮譽人自傲,
貧窮婦女無選擇,淪落賣身維生計?

這個關注人權的現象,在《響竹》(簡稱STB)這本詩集更為明顯,在「公義、和平,和創造的整全」(Justice, Peace and the Integrity of Creation)這個項目中,就有15首類似主題的詩歌。例如,在〈為何,主啊,為何?〉(Why O LORD, Why?,STB #251,譜2)這首詩歌中,以利沙詢問上帝:

為什麼有人豎立高牆阻隔上帝創造的世界?
為什麼亞當和夏娃的兒女彼此征戰而不是和睦同居?
為什麼有自然災難?
為什麼只有少數人享受埋在地底的財富──例如,石油和鑽石?

在表達對上帝的懷疑以後,作者反過來問我們:

這一切是否是因為我們貪婪的罪所導致的?

他勸勉我們要放下自私自利,為上帝的國度在我們心裡掌權禱告。這首詩歌的最後一節是個簡單的宣言:

捨己放下自私心,上主旨意地上成。
上帝國度翩降臨,上主掌權作君王。

但是,要放下我們的自私自利是很困難的事。這首詩歌挑戰我們思想一件事:我們是否太常未經思考、有口無心地說出主禱文,以致失去了它的深刻意義和衝擊。

「與人們一起在基督裡活著」

基督的命令是選擇當窮人。(註2)窩勒斯(Bill Wallace)所寫的詩歌〈奧妙聲竹音悠揚〉描述基督在受苦人們的中間,歌詞這麼寫著:

看基督……居陋巷破爛草屋。
當釋放窮苦基督,斷鎖鏈、權力、財富。

如果我不曾去過印尼、印度和菲律賓,我就無法了解窩勒斯所描述的悲慘狀況,在亞洲有太多苦難了!在菲律賓,更多悲慘事件,肢體變形的孩子被放置在十字路口,引人同情施捨金錢。令人悲傷的是,其中許多可憐的孩子受控於犯罪集團,被當成牟利的搖錢樹。

歐卦蒂(Ron O’Grady)寫了〈與人們一起與基督活著〉(Living in Christ with the people,STB #202,譜3)這首詩歌,描述基督是一個窮人,飢餓、口渴、受壓迫,是被社會遺棄的人、是奴隸、是乞丐、是找工作的人,受到羞辱,極度痛苦。要為這樣悲傷的文字譜上音樂,幾乎不太可能!但是我回想起1971年在峇里島時,曾學了一首歌〈Meon Meon〉,對我來說,那旋律聽起來有些悲傷。我摘取這首歌的第1個樂句(phrase),把它改編成新的聖詩(1980)。這首歌的音階是3 4 5 7 1,再次採用皮洛調音系統的音階(pelog tuning)。伴奏是爪哇的甘美籃(gamelan)的簡化版,在其中,高音部分的壺鑼(kettle gongs)預示了接下來的主旋律。

在這樂譜上從第1小節第4拍後半可看見先現音(anticipation), 在人聲旋律前面的半拍(八分音符)開始:壺鑼G音(bonang G)在第二小節的第1拍預告了人聲G音(vocal G)。這個先現音原則繼續貫穿整首歌,只在不同地方做一點小改變,其他更大、或更低音的銅鑼則根據爪哇的音樂風格演奏出主旋律的輪廓。

這首聖詩以對耶穌的禱告結束,祈求耶穌堅固我們的心志對抗不公義、又與人們同住。歌曲名稱TONDO,其實是菲律賓馬尼拉市最貧窮的地區,也是煙霧山垃圾堆所在的地方。這首聖詩是最寫實的一首歌,描述基督如何與窮人一起受苦。

儘管亞洲有各樣的困難,窩勒斯挑戰我們「勤分享主愛深恩,高聲唱應許佳音」(Let the age of sharing dawn, sing the promised gospel hour)。只知道問題並不足夠,我們被鼓勵「要採取具體行動,去分享、去揹負彼此的重擔、去改善他人的生活。只有藉著這些行動,我們才能夠高唱應許佳音。〈耶穌釋放自由服事〉(Jesus Christ Sets Free to Serve,STB #247,譜4),是1985年舉行的亞洲基督教協會首爾大會(Christian Conference of Asia General Assembly,Seoul)的主題曲,以韓國傳統樂器沙漏型杖鼓(changgo,如右圖)為伴奏,宣告:「上帝啊!我們的主,幫助我們關心他人、分享我們的恩賜、揹負我們的重擔。」

「整全、平靜、成長和價值」:整全的基督救恩

窩勒斯的聖詩以禱告作為結束:

願上主聖靈大能,吹大地氣息新生;
賜文化、萬物、眾生,價無限、整全、豐盛。

這個禱告呼應了窩勒斯前面的歌詞,「勤分享主愛深恩」,這使人回想起耶穌事奉的開始,祂在猶太會堂所講的第一篇道(路加福音4章18~19節):「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

在窩勒斯這首詩歌的英文原文中,結尾反映了基督以整全的方式來談論救恩的意義:求上帝賜下文化、動物、植物、整全、平靜、成長和價值(giving cultures, creatures, plants, wholeness, stillness, growth, and worth.)。1992年,在首爾舉行的「普世教協會議」(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Convocation),主題是「公義、和平,和受造物整全」(Justice, Peace, and the Integrity of Creation)。在上帝眼中,所有這些概念都一樣重要。和平和公義經常在我們的口中,卻不代表我們真正關心或實際為它們奮鬥。

在〈基督是我們的和平〉(Christ is our peace,STB #262,譜5)中,茉瑞提醒我們,和平離我們並不遠。然而,和平並不是輕易地唾手可得;她說:「凡與基督同行者,也要與祂同流血。」這就類似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說的:「當基督呼召一個人,祂命令他來、並死去。」(註3)犧牲是通往和平的道路。茉瑞下了結論說:

使人修睦和平者,必得著真實財富;
醫治疾苦受傷者,必得身心靈康健;
真誠相信虔心者,必得平安如泉湧。
但願我們深知道,唯獨藉此得存活。

我們面對嚴重的生態問題,除非我們保護和分享有限的資源,否則我們無法公平地對待所有人類,更不用說上帝所創造的大地和其他受造物。除非我們維持上帝創造的完整,否則我們無法自然和睦共處,也無法與上帝和睦共處。

窩勒斯的詩歌〈自然是基督身體〉(In nature as in Jesus,STB #233,譜6),哀嘆人類違反了地球的生態,他說這個嚴重性就像是分割基督的身體、衣服(約翰福音19章23節)。窩勒斯這麼寫著:

自然是基督身體;眾生真實合為一。
拈鬮分基督外衣;扼殺大自然之歌。

就我們與自然、耶穌和人類同伴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挑釁的觀念。不幸的是,卻道出一個事實:

為貪慾、財富、權勢,人類毀上帝創造;
無情殺戮施殘暴,黑暗時刻罩大地。

這是我們必須向上帝祈求赦免的時刻了!好讓我們的心、手和頭腦中,能滋長出保護上帝創造並保存自然資源的觀念。

茉瑞的〈輕輕觸摸大地〉(Touch the earth lightly,譜7)(註4),是2011年「美加聖詩學會」(The Hymn Socie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的主題。在這首聖詩的歌詞中,茉瑞邀請我們採取積極的行動來觸摸和看顧地球。再一次,我以印尼的皮洛調音系統的音階 3 4 5 7 1來譜寫這首歌的音樂。

結論:在受試煉和喜樂時向上主唱新歌

在研究解析窩勒斯的〈奧妙聲竹音悠揚〉後,更深入察看亞洲聖詩,十分具有啟發性。首先,亞洲聖詩告訴我們,基督道成肉身,也成了亞洲人,以亞洲人的方式生活、工作和思考。其次,上帝賜給亞洲獨特的美麗聲音,不同於地球其他地方的音樂風格。第三,在貧窮和苦難中,上帝啟發了許多亞洲詩人和作曲家運用他們的恩賜,在上帝國的應許中表達他們的信心、信靠和盼望。在耶穌受背叛和前往各各他之前,耶穌向門徒保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節)

在受試煉和喜樂的時刻,向上主發出歡欣的讚美聲和唱新歌是基督徒的特權,也是責任。當我們歌唱時,讓我們不要忘記窩勒斯這首歌的提醒:亞洲詩歌或聖詩的重要性,不但用來傳遞觀念、信息,也用來傳遞「太過深奧以致言語不能表達」的新啟示。 (本系列完)

 附註 

1. New Songs of Asian Cities, ed. I-to Loh, Urban Rural Mission (Tokyo: Christian Conference of Asia, 1972).
2. 這個措辭首次用於1960年代後期的拉丁美洲,反映整本聖經的趨勢,顯示出上帝和基督對貧窮人和邊緣人施恩惠,例如,登山寶訓。
3. Cost of Discipleship (London SCM Press, 1948, 2001), 44.
4. 首次出現於In Every Corner Sing (Carol Stream, II.: Hope, 1992)。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